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对速度轮滑双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曲科宇  曲新艺 《冰雪运动》2003,(1):52-53,81
通过对速度轮滑双推技术(double-push)的历史、动作要领,以及双推技术和传统的技术相比的特点和优越性进行简要的阐述,为广大速度轮滑爱好者及运动员掌握双推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钢架雪车运动员不同推橇阶段支撑期冲量特征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17名国家钢架雪车运动员推橇阶段的运动学(速度与制动期、推进期时长)和动力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冲量)。结果:1)与第3步相比,推橇20 m处的制动期时长更长而推进期时长更短,制动力和垂直力峰值更大而推进力峰值更小,水平制动冲量更大而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更小;2)在第3步和20 m处,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与速度均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50, r=0.624, r=0.615, r=0.850, P<0.01);垂直冲量与第3步速度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62, P<0.01);水平制动冲量与推橇20 m处速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36, P<0.05)。结论:对于我国优秀钢架雪车运动员来说,较大的推进冲量和净水平冲量对推橇阶段的速度极为重要,且在推橇加速阶段产生相对较大的垂直冲量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推橇速度,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最大速度阶段制动冲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滑步推铅球最佳推力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步推铅球与原地推铅球是有差别的,滑步推铅球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是由预先速度、推球速度和推力角共同决定的、本文根据速度合成和斜抛物体运动规律计算表明,滑步推铅球的最佳推力角约为45°,运动员要以45°的角度猛力推球才能获得最佳投掷  相似文献   

4.
分析探讨了羽毛球推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步法移动的训练方法,指出要提高推球质量、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是基础,提高移动速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搏击项群训练与监控系统,可对拳击、散打、跆拳道等搏击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定量分析、诊断与评价。该系统含有3个子系统:单片机主控系统、单片机辅控系统和计算机人机交互系统。单片机主、辅控制系统之间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计算机与单片机主控系统之间采用串口数据通讯技术。使用该系统可获取运动员一次性打击的力量、速度、冲量、爆发力参数以及运动员连续打击的最大力量、速度、爆发力和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参数。为教练员客观、准确评价与诊断搏击运动员技术动作,合理制订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作者的体验,对速度轮滑双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双推时浮腿的落地时机与落地占的相互关系、双推滑行中的双支撑、上体摆动及几个关键角度及重心移动问题.由此得出结论,正确掌握和运用上述要领是提高运动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推球技术是网前技术中具有进攻威胁的一项常用技术,合理的使用推球技术能提高青少年选手的前场技术。 一、正确的推球技术动作 (一)技术概述 推球是把对方击来的网前球快速推击到对方的后场两边底线,球飞行的弧线较低平,速度较快,能给对方造成回击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以女子专业轮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收集不同速度滑行过程中的足底动力学参数。目的是揭示速度轮滑双推技术的特征.为正确理解速度轮滑双推技术动作,寻找更先进、省力的轮滑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在一个单步滑行中,随着滑行速度的增加,足底压力中心的变化轨迹在x、y轴的位移变化幅度减小,快速滑行中双推技术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最大峰值压力主要出现在足跟区或第一跖趾关节区,最大峰值压力区也是压力变化率最大区域;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与技术动作具有一致性;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是影响速度轮滑蹬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赖寒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65-67,71
利用奥地利WEBA Spon公司的Rower Expert Light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4名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分析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与推桨更加迅速,但推桨速度增加得更快.桨频的增加会使得拉桨速度加快但并没有伴随着拉力的显著增加,而拉力的大小对于艇速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在相同桨频下,较小...  相似文献   

10.
赛艇划桨动作是由提桨(入水)——拉桨(划水)一按桨(出水)——推桨(回桨)四个部份组成的,这也称为一个划桨周期。其中,拉桨是桨叶在水中划水作功的过程,它产生推功赛艇前进的动力,其余三个动作(以后简称推桨)则是组成一个划桨周期必不可少的过渡动作。在每个周期中赛艇前进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图一所示赛艇划桨周期的速度曲线图,是以专用的电子仪器于一九八三年十二  相似文献   

11.
橄榄球运动集力量、速度、智慧和团队精神于一体,极富挑战性、刺激性和观赏性.运动员运用擒抱、扑倒、掌推等动作进攻和防守,身体对抗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2.
跳马对运动员的灵巧、速度、弹跳力、推撑力及身体的控制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身体训练应当着重发展运动员手腕、肩带、腰腹以及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增强踝关节的力量,提高助跑速度,弹跳能力和推撑能力。我队跳马好的运动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选材时就具备了较好的力量素质(特别是爆发力)过去曾获跳马冠军的梁志刚,入队前就能在吊环上停住各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赛艇实船测试系统对男子轻量级赛艇选手进行单人双桨实船划桨测试.测试发现:随着桨频的增加,拉桨与推桨速度同时增加,但推桨速度增长得更快,转桨角度和拉桨幅度呈减小趋势,拉桨力略呈下降趋势;最大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的绝对值都呈增加趋势,但负加速度的持续时间和其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在减少;运动员左右手拉力的不平衡以及最大力产生的位置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对于航向的保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联盟竞技场     
在进行英雄分析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下提亚马特本身的特点。简单来说,提亚马特有三大优点:一是能够提高清兵的速度,使出了提亚马特的上单英雄在快速清了兵线后再来到野区收大幽灵、三狼或双石像,这些野怪的收入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另外,如果双方上单英雄无法单杀对方的话,比拼的就是推线的速度。推线快的一方不但可以持续给对方上路一塔施压,还能抽出时间来断兵或是到中下路支援;而推线慢的一方要么放弃上路兵线和防御塔,要么被困在塔下。  相似文献   

15.
在推铅球技术中,经典的奥布莱茵式大概是最好的和应用得最广泛的技术了。而类似投铁饼的旋转推球法,作为一种优秀铅球技术类型又给运动员以选择的余地。那么第三种可供选择的技术就是“退步推”了,这种优越的铅球技术的奥妙是动作连贯且能获得合理的出手角度。爆发力等于力乘以速度,所以在投掷圈中的移动速度是很重要的,应尽可能发挥出最大  相似文献   

16.
《电子竞技》2013,(3):116-117
电子竞技杂志微博——我们只关注电竞一份用心,一份收获——感谢每一个来关注电子竞技杂志微博的朋友们《电子竞技》杂志腾讯微空间更精彩噢!http://t.qq.com/cea-cn本刊腾讯微博:http://t.qq.com/cea-cn腾讯微博互动版块电子竞技杂志:你玩英雄联盟遇到最奇葩的速推理由是什么?网传最奇葩的速推理由;速推,我家老婆要生了.‘速推有几种原因,1、己方优势较大,为表演数次推迟进攻,不是打野就是闲晃;2、对战双方势均力敌,为了安全起见,双方都萎缩防守,不予进攻;3、己方处于劣势,为快速解决战斗,破釜沉舟最后一击期待奇迹翻盘’熊猫包子:某群看到截图,高考最后一天中午,某人匹配,他队友说,快点推,一会还要考英语霜之哀伤的眼泪:我见过的:网吧有两波人要打起来了,速度推!旌旗连城浊酒倾觞:某次一队友间歇式挂机,在我们快要受不了的时候,他吼了句:速度中推,斗地主决赛要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大家知道,铅球在我们诸多训练项目中最枯燥,最单调,同时它的投掷技术也比较复杂。先后经历了原地推技术,侧向垫步式推技术,背向滑步式推技术和背向旋转式推技术。因而在铅球训练方面就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我们知道影响铅球投掷成绩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所以我们在技术训练中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下面我就从技术训练的角度来谈一下如何提高和改进铅球出手瞬间的速度,角度和高度(注:在下面分析中均以背向滑步式右手推铅球为例)。旨在为铅球技术训练,尤其是给我们基层训练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红 《体育师友》2008,(2):12-12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原地推铅球技术口诀是:蹬、转、挺、推、拨。其运动原理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通过加速度获得最快出手速度。其运动机制是速度力量,产生的效果是沿身体冠状轴与垂直轴的综合转动。  相似文献   

19.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跳马运动员完成的女子跳马冢原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踏跳、推手和第二腾空等关键技术阶段.踏跳阶段要快速有力,蹬离角小于90°;快速撑马,在侧倒立部位推离马,推离角在90°以内;推手后立即转体,转体动力是头、肩带动两臂向胸腹前屈抱,转体速度是完成该动作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关节中心速度误差主要来自解析操作误差,来自解析中的关节中心移位,导致运动环节的长度变化。这个变化引起关节中心的速度分量与环节转动的运动学关系不协调。这种不协调要想解除,只能建立变形体力学模型,并使模型能反映解析操作误差,才能使环节运动协调。本文建立的平面运动可变形环节模型,经过推证和用实际解析数据检验,证明是能解出关节速度误差并给出速度误差判别公式及环节角速度公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