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对陕西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与健康课被占用、开课不足的情况较普遍;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部分学生家长不太支持甚至反对学生上体育与健康课,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苏州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数学校都能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也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但大部分学校仍无法达到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苏州市中学大课间活动主要采用统一做操和统一跑步形式,活动形式单一,致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受制于场地器材的短缺和师资力量的不足等。苏州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活动内容较大课间活动丰富,但缺乏较规范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吉安市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吉安市重点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吉安市重点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其中课间体育活动和班级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较为理想,学生参与率较高.但是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较集中,分布不均衡,有些项目(网球、游泳等)几乎空白,而且项目选择存在男女差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高,但是参与活动的时间相对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但有多种因素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客观因素主要是升学压力和场地问题,主观因素主要是缺乏合适的活动伙伴.  相似文献   

4.
戴贤宾 《精武》2012,(8):61-62
为了全面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文件精神,我市城区南片大力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本文就对本片的大课间活动从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活动内容、参加活动的态度和影响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以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议。意在提高学校大课间的活动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晋中市小学生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存在的体育课时不足、大课间活动内容单调、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提出以下措施: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为学校开展一小时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运行制度,进一步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6.
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天津市教育局体育卫生处天津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在普教系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体育工作中,特别抓好全体学生受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几年...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等方法。对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参与课外体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校内课间活动有97.78%参与、班级组织体育活动有81.98%参与;有68.3%的民工子弟初中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民工子弟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主要是学校组织和班级组织;参与活动项目以趣味游戏、表演和运动队训练为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明确、积极性较高;男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率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葫芦岛市四所高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从中随机抽取6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葫芦岛市大课间体育开展现状进行着手分析,通过对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动机、项目以及大课间的组织管理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高中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非常有实践性和健康性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策略:着力实现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锚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设计科学的体育大课间运动负荷;确定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终身体育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等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多数中学生喜欢体育,在体育活动中感到愉快;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重要途径,其中应有终身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活动的实践;男女生对体育的喜欢程度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透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讨论了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形成的社会背景及表现形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呈现出六个方面的趋势表现:1)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转变;2)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体育观;3)体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4)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5)学校体育环境开始引起关注;6)体育教师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竞赛是体育的主要特点及基本表现形式,也是高校体育整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推动高校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校内群体竞赛,其着眼点应是全体学生。以竞赛吸引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运动和健身活动,这应是开展群体竞赛的根本利益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进行群体竞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本文重点对群体竞赛的目的、竞赛的组织、竞赛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群体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制度改革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揭示了我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主要原因是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制度内部利益和需要得不到满足,且时常发生冲突,业余体育训练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不协调;论述了应从调整有关各方面利益,满足人们的需要角度出发,对业余体育训练制度进行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5.
少儿体育培训体系包括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其中,体校是主体。本文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改革成果、现存问题,得出结论:体校生存面临重大挑战,传统校发展欣欣向荣。指出在总体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场地条件、提高教练员水平,结合各自具体改进措施,可以改变体校举步维艰的现状,为传统校注入更强大的活力,从而使少儿体育培训体系的发展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太原市中学教师双休日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活动内容以健行或慢跑、羽毛球等休闲项目为首要的选择;活动的时段多选择在双休日的早晨和下午;活动的组织形式大部分为家庭、朋友;工作负担重,生活压力大,运动场地不足,组织形式单一是影响教师参加双休日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教育学意义上审视“体教结合”后发现:“体教结合”由于观念、体制等局限,难以实现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必要促使其向学校竞技体育过渡。学校竞技体育,重心在竞技体育,实体在学校,指的是以学校学生为主体,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现实目标的训练、比赛活动。认为:相比“体教结合”,学校竞技体育的目标更明确,管理更到位,措施更合理,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对21世纪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就加强我国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我国中学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提出了一点见解,目的是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散打教学开展的现状,习练武术散打对中小学生的积极意义进行了理论阐述,以求探究出一套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方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散打教学在中小学开展不够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家长传统观念上的偏见;武术散打教师师资力量缺乏;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缺乏专门训练场地;武术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社会的变化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21世纪社会的变化趋势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认为,以学校为基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综合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体育要担负起历史的任务,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终身体育观念,二要把健康作为体育的重要目标,三要以提高健康水平为重点,四要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五要推动全社会介入学校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