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体育教育     
G807 20030108新世纪立体型家庭体育教育模式可行性探讨[刊,中,I]/张亚辉(开封大学)//体育文化导刊.-2002(4).72-73参8(TY)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教育观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体育教育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构建我国新世纪体育教育体系结构模型,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1.构建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体系的社会背景(1)国际化、信息化社会要求扩展体育教育的内涵外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体育教育必须挖掘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学校家庭和社会才有可能起到互为一体的效能。(2)工业化、都市化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必须向社会和家庭延伸,形成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体育教育体系,才能担负起增加全民体质,提高全民…  相似文献   

3.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与国家、民族以及人类社会的兴衰都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由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庭体育教育对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有利于形成单位、社区、家庭体育共同发展,老中青少幼都积极参与的全民体育运动新格局。1 家庭体育教育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的起点,往往是在日常家庭生活的活动中,是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  相似文献   

4.
开展家庭体育,推动全民健身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体育已深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感染性、固有的继承性、天然的连续性,具有健身健美、娱乐、文化和增进家庭凝聚力的功能。家庭成员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家庭生活环境与社会背景,是影响家庭体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所能全部给予的,这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结果,本文首先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解读了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在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体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体育课程一体化缺乏衔接性、基层社区没有权利、家长面临的教育压力都是阻碍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难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横纵衔接的体育课程、下放体育权利到社区、改变教育观念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家庭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 ,探讨家庭体育的发展趋势 ,分析家庭体育在现代社会中对调适家庭成员、教育子女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等方面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保障因子、课堂教育因子、家庭教育因子、社区教育因子是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因子。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质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家庭成员的健康、和睦与社会的发展稳定息息相关,家庭体育将逐渐成为人们未来休闲生活的新潮流。而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家庭成员体育锻炼意识的基础,笔者就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等诸多关系的探讨,对二者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家庭也会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结构变化的一个层面:家庭人员结构简单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成员关系的日趋平等、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之间的转换、家庭闲暇时间的增多,中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作用不可忽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即家庭教育。学生按照体育教师在学校旨意、在家庭及社区等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达到掌握与运用操作性知识的目标,并有反馈而进行的活动即体育家庭作业。体育家庭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潜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在努力和分享的经历中,延伸体育课堂学习,充实闲暇时间,并起到调节与改善家庭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是青少年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我国的学校体育应该向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延伸,才能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要求之一.”其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在此背景下,以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为核心取向的,基于社会生态观的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健康促进理论为我们建立“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重要社会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不同群体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梳理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作用路径,发现:(1)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身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青少年、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2)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区环境(体育活动设施、社区学校条件)、家庭因素(家庭物质环境、家庭成员身体活动行为)、久坐行为、超重或肥胖、锻炼动机(锻炼意图、自我效能)等因素对个体身体活动产生影响。(3)当前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与身体活动关系的研究存在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混乱、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身体活动的理论构建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体智能”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新审视21世纪高校体育创造教育目标,刨造性技能教育、终身性知识教育和远程性人教育,将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健康服务的群体。构建体智能创造教育模式,为高技体育教育尽快与素质教育接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体育模式的构建,得出以下结论:要转变学校、家长、社区的传统观念,加强对健康的认识,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结合,共享体育资源,建立有效的体育管理机制和体育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4.
构建学校与社区相结合的体育教育网络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体系社会背景和基本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体育教育体系的模型。该“模型”呈现高效能的“立体式”开放性的系统网络结构,既能增强学校体育的活力,又能激发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效能,体现了与国际体育教育改革同步发展的时代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了解构建新型高校体育资源的要求,以及对现有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全面分析全民健身科学化、合理化地开展条件,要求高校体育资源服务于社会,为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进程服务,提出构建体育资源市场化组织管理机构,发展高校与社区合作,建立产业型高校体育资源发展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现代化强调的是在人一生中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的是一种与社会需要紧密关联的体育教育。因此,在思维上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构建一个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性体育教育体系,促使学校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生活、社区文明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以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1030-1034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生存、健康、人格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内在关联,构建高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提出培养的模式和实践组织。研究认为:生存、健康和人格是大学生开展体育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生活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培养模式、校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信息化教育模式和多学科融合教育模式,依托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生活、课外群体活动与竞赛、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家庭体育生活、社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组织形式,促使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探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背景、价值和路径,旨在为“双减”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延伸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功能;有利于实现三位一体的全视域体育教育。为了最大限度挖掘体育联动发展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提升生命健康认知,树立正确的家校社共育意识观念;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置;依托“双减”大背景,搭建家校社体育联动平台;构建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联动发展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218课题组张耀辉教授设计的《家庭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调查问卷,对浙江省西南地区287个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家庭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中的作用和局限主要来自:家庭成员体育健康观念、家庭成员榜样示范作用、家庭成员接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水平、家庭成员与学校的沟通等。  相似文献   

20.
儿童和青少年良好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形成,都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综合教育影响的结果,中国体育的发展需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内涵与意义出发,分析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结构变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促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功能的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