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将其归纳为机械损伤学说、代谢学说(包括能量代谢紊乱学说、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等)、炎症反应学说等不同假说。认为: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的机制仍处于探索之中,应综合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等假说解释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  相似文献   

2.
探讨电刺激对治疗运动性损伤的作用,展望电刺激在这方面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和机制及电刺激对人体作用的综合论述,并结合电刺激在治疗运动性损伤的观察报导,得出如下结论:尽管电刺激研究还不深入,但其在治疗运动性损伤方面是大有前途的,而电刺激与机体酶活性关系的研究,也许就是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螺旋藻对大鼠骨骼肌运动性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螺旋藻对改善运动性损伤造成的肌肉组织学结构异常,减轻肌纤维的变性坏死,促进运动后期恢复等均有较好的效果;②螺旋藻对运动性损伤引起的有氧代谢酶类活性下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恢复正常的Ⅰ、Ⅱ型肌纤维结构比例,恢复有氧代谢酶的活性亦有较好的效果;③螺旋藻对运动性损伤造成的线粒体破坏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运动性脊髓损伤的研究尚不充分,而且对其损伤机制和治疗方法也没有取得较好的研究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受损轴突和神经的再生发挥着重要作用。BDNF转基因疗法将给运动性脊髓损伤的修复和治疗带来巨大的潜力。文章通过分析BDNF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运动性脊髓损伤的病理特征,为制定运动性脊髓损伤的BDNF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缺血修饰白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和C反应蛋白等心脏分子标志物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概述,探讨运动引起心脏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分析心脏分子标志物用于评价运动性心肌损伤的特点和意义。研究表明:理想的评价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心脏分子标志物,主要应具备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和敏感性,其释放比例与心肌损伤程度一致,并有较长的半衰期;心肌肌钙蛋白因具备较高的心肌特异性和敏感性等特点,是评价运动性心肌损伤较理想的心脏分子标志物;在评价运动性心肌损伤时,可首选心肌肌钙蛋白或联合应用其他心脏分子标志物,有助于综合评价运动性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沪两省市194名游泳运动员进行运动性伤病调查,主要从运动性伤病的类型、部位、性质方面对比分析不同竞技水平游泳运动员的伤病表型特征。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运动性损伤较常见,多以慢性劳损为主,损伤部位依次为肩关节、腰背部和膝关节;一般运动员常发生急性损伤,损伤部位依次为膝关节、肩关节和腰背部。两组运动员鼻炎和中耳炎均常见。因此,依据运动性伤病的可能原因与机制,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DOMS症疼痛发生与急性炎症的关系及其治疗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认为,离心运动性损伤和炎症反应诱发了DOMS(延迟性肌肉酸痛).然而,近来的一些研究结果不支持此假说,DOMS起因的观点受到质疑.通过对离心运动性肌节重塑过程及整合钙离子依赖性蛋白水解酶作用的探讨,试图证实DOMS和离心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炎症反应的关系及其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前言 自1978年Dillard首次提出自由基在运动性疲劳、损伤中的作用后,自由基在运动性疲劳、损伤中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我国1986年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起步,从不同角度间接揭示了运动与自由基的关系,并在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抗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胃泌素基因表达及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3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总苷组.应用力竭游泳方法制作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教,检测胃粘膜SOD活性、MDA含量,RT-PCR法测定胃泌素mRNA表达变化.结果 黄芪总苷预防给药可以明显减轻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显著增加胃泌素基因表达.结论 黄芪总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胃泌素基因表达,并参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Z线变化是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所观察到的典型特征。结蛋白是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分布于Z线周围,通过Z线使单个肌原纤维连接起来。结蛋白的特殊功能分布使其成为研究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敏感指标。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总结了结蛋白的结构分布,对运动后结蛋白的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结蛋白的角度分析讨论了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与修复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运动方式不同对膝关节损伤软骨愈合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术后运动方式对关节软骨损伤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兔的膝关节股骨髁深/浅层关节软骨损伤模型,施加不同的术后运动方式,扫描电镜观察软骨再生情况。结果:被动运动最能使浅层部分损伤软骨内的软骨细胞增生及基质分泌,使受损软骨表面的新生填充物接近于正常的软骨结构。各种运动方式对深层软骨损伤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至后期,软骨深面缓慢发生出一层菲薄的结缔组织,但其形态、结构、厚度均远未达到适于恢复关节运动的程度。结论:被动运动促进软骨表面损伤修复的作用最大,再生组织的结构更接近于正常软骨;而对于深层软骨损伤.各种运动方式对软骨增生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浅谈对郑州市区四所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法,对郑州市区4所高职院校400名在校学生运动损伤原因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探讨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调查结果表明,课外锻炼损伤率最高,为53.5%;其次,是体育课,为30.5%。损伤原因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当、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错误等;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男女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如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已经成为一种全民行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注意因多方面不利的因素,而导致的一些运动伤害和意外事故发生。如何主动预防运动伤害和损伤后如何及时、正确的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进行救助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运动伤害的分类、产生的原因、预防及急救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所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足球运动损伤及防治对策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没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缺乏针对性,技术上的错误和运动装备不当是造成普通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因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影响了以后的足球运动。本文将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对运动疲劳所致小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运动疲劳组、NADH正常对照处理组和运动疲劳NADH预处理组.采用反复力竭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小鼠运动疲劳模型;分组处理后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Rodamine123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Annexin Ⅴ/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结果:NADH预处理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较运动损伤组明显改善,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增高,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降低.结论:NADH可减少运动疲劳所致氧化应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可通过提高细胞线粒体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心肌肌钙蛋白(cTn)在临床诊断心肌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血清cTn异常升高的生理、病理意义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总结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cTn的释放规律和右心室(RV)损伤情况,研究探讨了运动后血清cTn的可能来源,以及利用血清cTn评价运动后RV心肌损伤性质的可行性。研究认为:1)一次性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的血清cTn异常升高,可能是由于RV心肌结构蛋白损伤所致;2)一次性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可能导致不同性质的RV心肌损伤,通过结合运动后血清cTn的升高水平和持续升高的时间,可以对RV心肌损伤的性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通过科学调控运动训练来实现对运动损伤的有效控制,对运动负荷与损伤风险间关系的研究成为近些年体育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长期训练使机体发生定向改造以适应专项特征,运动负荷刺激机能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使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风险产生变化,运动负荷与损伤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绝对负荷中,负荷累积与损伤风险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在相对负荷中,负荷变化对损伤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为了降低损伤风险,在训练安排时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较低水平负荷或使用极高水平负荷,以及避免负荷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水中康复操对运动员关节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在运动中关节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康复操锻炼,试验组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深度为1.1-1.5米的水中进行操化锻炼。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效果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80%(P(0.01)。结果:水中康复操的锻炼对运动员关节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体育系学生体操专项身体素质与运动损伤的分析研究,表明二者有接近负直线相关关系。即专项身体素质优的群体则运动损伤率低;相反,专项身体素质劣的群体则运动损伤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大鼠下坡跑运动损伤模型,研究离心力竭运动后不同时刻大鼠骨骼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离心力竭运动所致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机制,为科学运动训练及运动恢复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12h组、24h组、48h组和72h组,以速度16m/min,坡度-16°进行跑台运动,运动100min,休息5min,再运动100min,在不同时刻观察大鼠肱三头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运动后即刻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随后开始恢复,运动后24h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运动后48h已完全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离心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肱三头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随后逐渐恢复,运动后24h明显恢复,至48h已完全恢复,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变化可以间接评定运动后骨骼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