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监控研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备战 2 0 0 0年第 2 7届奥运会期间 ,采用血乳酸、肌酸激酶等指标对国家游泳队优秀运动员进行了训练监控 ,对磷酸原训练、有氧训练、高原训练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1 测试对象与方法1 .1 测试对象国家集训队 4名运动员 ,省市队 4名运动员 ,年龄 1 7~ 2 2岁 ,训练年限 6年以上。1 .2 测试方法测试采用国产“一峰”牌 M— 2 0 0型划艇测功仪。 M— 2 0 0型测功仪可进行定距、定时测功。本训练计划设定为定时模式 1 min训练 (模拟水上 2 5 0 m训练 )。测试中 ,测功仪观察频率、功率和划行距离的变化 ,自动计算并显示平均桨频和平均功率。从赛前训练第 1 6周开始 ,进行8周的训练 ,每周安排 1次测功仪训练 ,1次水上 2 5 0 m计时训练。测功仪训练的组间歇为 1 5~ 2 0 min,桨频为 6 0桨 /min,运动员的心…  相似文献   

3.
男子400 m跑各阶段速度合理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敢 《体育科学》2000,20(5):40-42
为了解 40 0 m跑各阶段速度分配的合理性 ,对广州体院 2 0 0 0届田径专选 36名毕业生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结果发现 :(1 ) 4 0 0 m跑 4阶段 (4× 1 0 0 m )跑时强度分别按最大强度的 85 %、90 %、93%和 1 0 0 %训练 ,其运动成绩较好 ;(2 )训练年限短及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 ,更适合用以上方法。通过 40 d的训练 ,运动成绩比实验前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罗彬 《体育科技》2003,24(3):15-17
赛前训练控制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环节之一 ,对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女子10 0m栏铜牌获得者曾小玲的赛前训练控制进行探讨。根据个人特点 ,采用大赛前六周训练控制 ,赛前安排时间较长 ,减少运动量 ,降低专项强度 ,大幅度减少机体总的负荷量 ,结果在 2 0 0 1年第九届全运会上跑出了 12″91的好成绩 ,一年时间提高 0 .5 6s ,取得女子 10 0m栏季军。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与尿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运会前的三次高原训练和平原强化训练以及达标赛和八运会比赛,分别进行了运动后和晨尿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1)尿异常的发生率以PRO、URO为较高,可作为尿检测的敏感指标,来评价运动负荷的科学性和身体对训练的适应能力。(2)尿液PRO和URO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关系(r=0.71,r=0.85)。(3)PRO值的高低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同等训练强度,PRO的排泄量高原显著大于平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抗阻训练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情况,以安徽省优秀男子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抗阻训练。结果表明,在通过8周抗阻训练后,开始准备阶段,运动员血清CK的活性与正常人无差异;在肌肉肥大训练阶段和肌力训练,血清CK活肚在第1周、第4周都大幅度上升,与准备阶段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强度为大强度,符合训练目的。随着机体对训练强度的适应,第2、3周和第1周(P〈0.05)、第5周、第6周和第4周(P〈0.05)相比CK活性逐渐降低,说明机体对训练强度产生一定的适应。力量耐力训练阶段,第7、第8周CK酶活性和准备阶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为一般强度,机体适应该强度。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是借助高原气候和训练负荷两个因素同时对运动员的机体产生作用 ,以求达到更高的训练效果。一般的海拔高度为 180 0~ 2 2 0 0m。缺氧是高原气候的主要因素 ,还包括大气压、湿度的降低 ,以及温度变化等。注意事项是 :(1)运动员一般初上高原时机体的植物性反应较大 ,随后变化趋于减小 ,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训练负荷作相应的调整 ;(2 )持续时间一般为 2~ 4周 ,过短会造成作用不足 ,而过长 ,则由于对高原气候已初步形成适应而无必要 ;(3)由于下山后机体工作能力水平具有波浪型特征 ,因此必须准确选择下山时间 ,以确保工作能力水平的…  相似文献   

8.
1 前 言徐妍玮 2 0 0 2年已经 1 8岁 ,处在生长发育即将结束的阶段 ,其心肺功能的提高在发育上仍有一定的潜力。 2 0 0 4年的奥运会还有 2年时间 ,有必要结合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比赛要求。采用心率、血乳酸、肌酸激酶、血尿素等指标对最大摄氧量训练进行训练监控 ,促进了徐妍玮有氧能力的提高 ,为亚运会创造了良好的竞技状态 ,并为备战 2 0 0 4奥运会奠定了基础。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1 研究对象徐妍玮 ,一般情况 :身高 1 72m ;体重 69kg ;入队时间 1 998年 ;项目 :5 0m自由泳、1 0 0m自由泳、2 0 0m自由泳 ;健康状况 :良好、无疾病…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训练和持续性训练对大鼠腓肠肌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丽萍  冯照军 《体育与科学》2004,25(1):64-65,72
对大强度间歇训练和持续训练大鼠腓肠肌肌球蛋白Ca2 + -ATP酶活性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1) 6周训练后 ,两训练组在安静状态下 ,腓肠肌肌球蛋白Ca2 + -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 (P <0 .0 1) ;2 )运动后即刻 ,与运动对照组相比 ,两组腓肠肌肌球蛋白Ca2 + -ATP酶活性显著下降 (P<0 .0 1) ;3 )在安静状态下 ,持训组肌球蛋白Ca2 + -ATP酶活性略高于间训组 (P >0 .0 5 ) ,而运动后即刻间训组显著高于持训组 (P <0 .0 5 )。研究结果提示间歇训练的效果优于同等强度持续训练。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 8所业余体校 2 0 0名从事田径业余训练的青少年在 1年训练中的运动伤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剖析 ,发现青少年田径训练中运动伤病率较高 ,同时找出了他们在田径业余训练中的伤病种类、伤病项目分布等规律 ,以及伤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提出了避免和减少运动伤病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外竞技游泳训练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武山  甘清瑛 《体育学刊》2005,12(2):111-114
通过对目前我国游泳技术训练、力量训练、训练平衡、训练监控和训练分期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是我国游泳训练的薄弱环节,这一情况实质上反映了我们认识落后;我国对训练平衡问题重视不够,导致训练结构欠合理,影响训练的整体效果;我国游泳训练监控系统比较薄弱,应着重改革训练体制和机制,提高训练监控的科学化程度;能量模式和机能模式是游泳训练小周期划分的两种主要模式,应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遵循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两种模式,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传统高原训练、HiLo训练及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三种比较热门的训练手段,每种训练手段都为国内外教练员所广泛采用。本文从历史角度、训练方式、负荷以及其运动生理学基础几个层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以期为为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和教练员进行深入研究和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学生课余田径训练是一个完整、复杂、多层次的教学过程。大学生在校以文化课学习为主。课余时间训练,其训练特点既不同于专业队,也有别于少年体校。因此,探索课余田径训练的规律性,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最佳模式,是迅速提高运动成绩的有力举措。本文在高等院校课余田径训练的运动员选材、训练时间安排、运动负荷、训练周期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我国青少年赛艇训练所存在的问题,从青少年阶段的训练为我国赛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跟踪记录法对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量偏大,负荷强度偏高,训练内容安排和成年赛艇运动员一致,方法手段单一。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还在于青少年赛艇教练员自身理论知识不足,对项目本质规律认识不够,以及相关体育科研工作者对青少年赛艇训练特点的研究不够造成。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征及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阐述了少年儿童身体力量训练的特点,提出了少年儿童力量训练的原则:逐渐增加负荷和超负荷的原则,负荷顺序的原则,专门性原则,合理的训练间隔原则,稳定肌群优先发展的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整体控制的训练负荷的原则,及身体力量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力量训练方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细化与发展,力量训练经过了传统力量训练到电刺激训练又向具有时代性的振动力量、核心力量和功能性力量训练方向发展,新兴力量训练方式的出现使得教练员在力量训练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各种力量训练的优缺点及针对性,以致在训练中盲目追求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而忽视针对运动员所需力量提高的要求。本研究目的在于阐述几种力量训练方式的产生及应用,分析几种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在针对提高运动员力量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教练员在力量训练中选择适宜的力量训练手段,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冬奥会10个月的训练中,共进行了299次课的训练,其中力量训练课53次,陆上有氧训练课98次,技术训练课122次,其他训练课为26次,比赛为7次(23次出发)。在负荷安排上强调了有氧训练,降低了平均训练强度,使高强度训练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训练手段上,减少了最大力量的训练,增加了腰腹力量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技术是速滑项目的训练重点,应该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冰球运动是世界上对抗最激烈的运动之一.良好的体能水平是冰球运动员合理发挥技术,巧妙运用战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良好的体能训练方法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总结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冰球运动员体能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冰球运动体能训练采用功能性训练这一新型体能训练方法.阐述了冰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具体训练方法.在当前的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功能性训练是一种新型的体能训练方法,希望能尽快应用于冰球运动体能训练之中.为我国冰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运动训练的全面化转向专项化、个性化的训练理论创新发展趋势及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的确立,专项训练的涵义发生了改变,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比赛中生理的适应能力,并且还体现在比赛外在环境的应变能力,即心理适应能力。而模拟训练同时具备以上功能,在特定时间内具有专项训练的性质,是连接“专项训练”与“以赛代练”训练法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比赛日益增多,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革,如训练周期观念更新,更加重视专项训练,训练负荷以强度为主,高度注重恢复训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