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乒乓球运动员,如果说有哪项技战术需要练上几乎整个运动生涯的话,那应该就是“发球抢攻”了。在当今乒坛,不要说进攻型选手必须练,哪怕是打削球的防守型选手,也肯定照练不误。施佳乐为我们展现的是发球抢攻技战术的建立过程,他的计划是侧身正手发下旋接正手位抢攻。  相似文献   

2.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0,(11):105-107
提到“发抢”这个词,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发球抢攻是战术体系中最重要得分手段。本篇为各位球友介绍的“横板正手发下旋球后接侧身抢攻”,是横板打法中最常用的一个套路。尽管它具有很强的威胁性,但很多业余球友在实战中运用后,不仅未能确立进攻优势,反而被对手看破用意,反客为主。比如有时发完球刚刚准备侧身抢攻时,被对手直接摆短或劈长到正手大角度,难以上手:有时侧过身后却发现来球是一条“追身”的路线,在拉球时难以发力,只能勉强搪塞:有时抢攻后被对方轻易地防回来,自己难以连续进攻,找不到下一板进攻的击球点。  相似文献   

3.
高颖 《体育世界》2011,(7):83-85
为了系统分析2010年德国大众杯邀请赛男单决赛中波尔技战术的运用情况,运用录像观察法、三段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波尔在比赛中的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相持阶段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特点,为如何采用有效对策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有效指导左手乒乓球运动员训练。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4,(10):90-95
本期名将赏析我们为大家带来三组关于丹羽孝希的发球抢攻技术,这三组图不是比赛中拍摄的,从实战角度讲可能对抗性相对差一些,但这种示范技术图更加清晰,更能体现技战术的细节,更方便大家对照自身,取其精华。第一组是丹羽孝希发球后的侧身抢攻。这板球势大力沉,如果再加以落点的配合,效果绝对上乘。  相似文献   

5.
一、郭跃发球技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在乒乓球的技术中,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它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战术打法,形成不同的发球战术组合;可以为了配合下一板的抢攻,选择自己最合适的站位和发球方式,使球落到对方台面的不同落点。郭跃属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前三板极具威胁,特别是为配合第二板发球抢攻,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世界杯女子单打决赛丁宁发球轮和接发球轮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丁宁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左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丁宁的打法积极主动,在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直接抢攻的能力很强,但抢攻落点较单一,相持阶段多为主动相持,反手技术是其相持段的主要得分手段,正手相持能力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7.
张玉杰  范婷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574-577,621
运用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许昕在2012年卡塔尔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上对战江天一比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许昕在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许昕的三段得分率都达到了优秀水平,在发抢段和相持段的使用率比较高,特别是在发球抢攻段,许昕的进攻非常积极,得分率达到了86%;在接发球抢攻段,许昕的得分率为50%,达到了优秀标准,使用率(33%)也较高,但是他的接发球技术比较粗糙;许昕在相持段得分率较高,但使用率较低。许昕的侧身正手拉斜线、正手拉斜线是其强项,反手拧斜线、正手拉直线、侧身正手拉斜线是其薄弱环节。建议许昕提高其相持段的反手相持能力,增加反手回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观看马琳在比赛中的技术录像,利用分段指标评估法对马琳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马琳的技战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一旦马琳的前3板技术被对手所控制,后面的技战术运用就显得比较被动了。因此,如何运用、处理好前3板技战术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陈梦在2012年卡塔尔公开赛决赛上对战石贺净比赛的技战术特点。研究表明:陈梦在发抢段得分率较低,使用率也不高,在接抢段进攻较积极,得分率也较高;在相持段相持较使用多,得分率较高。她的反手推斜线、正手拉斜线是强项,反手推直线、侧身正手拉直线是薄弱环节。建议:提高在发球抢攻的积极性,提高发抢段的抢攻率,给对方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正手攻球·直板(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身VS不侧身 在现代乒乓球中,像本页图中所演示的这 样侧身攻球,已经非常普遍,但再好的技术也 要运用得当,因此,在练习侧身攻球前,先来 了解一下侧身的利与弊是非常有必要的-- 侧身的利 杀伤力更强 与正手位攻球相比,侧身 攻球时,由于两脚站位的前后差异更大,给了 蹬地转体(特别是腰、髋转动)以更大的自由, 而身体在击球瞬间的同时同向转动,正是发力 的终极源泉,所以,侧身攻球可能达到的杀伤 力更强。这也是"调正手压反手"战术的基本 原理之一:宁可让对方在正手位发起进攻,不 要让对方侧身抢攻。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4,(9):78-79
后面两组是木子和刘诗雯的技战术图解。这两组战术几乎是一样的,我们在这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介绍,本组是从木子的角度入手。木子是女子技术男性化的代表人物,她的反手是生胶。进攻比较凶狠。整体技术质量都很高。图中。木子凭借自己的发球迷惑了刘诗雯,完成了一组教科书式的侧身发球抢攻。  相似文献   

13.
瓦尔德内尔接发球抢攻动作解析1.佩尔森侧身位正手发球,瓦尔德内尔站位左半台准备接发球。3.瓦尔德内尔接发球时重心移至右脚准备侧身用正手拉弧圈球。4.瓦尔德内尔调整好重心的平衡,注意他的膝关节,集所有的力量准备发力。2.瓦尔德内尔开始移动步法,寻找正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抢攻战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发球抢攻战术是马琳的主要得分战术;发球站位、手段、方式和落点都过于单一,发球旋转变化多且旋转之间的差异较大。发抢战术套路较多,抢攻意识非常积极主动,正手高抛配合低抛发转不转至对方近网短球,正手或侧身伺机抢冲这套战术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在散打竞赛过程中技战术行动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对2010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前8强和每个级别首轮被淘汰的运动员竞赛中攻守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优秀散打运动员不同技战术使用较均衡,运用技战术手段掌握较全面,表现出竞赛中技战术意识明确,实现技战术手段使用丰富、合理的特征。在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中,中级别运动员在抢攻技战术运用能力上强于大级别与小级别运动员;小级别运动员在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能力上强于中级别与大级别运动员。提出在今后的训练中,小级别运动员应加强抢攻技战术训练,大级别运动员应加强防守反击技战术训练,并把全面掌握抢攻与防反技战术手段训练贯穿于训练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顶尖男子网球选手每局第一分的技战术特征进行探究和总结。结论如下:1)发球及抢攻:外角发球结合抢攻空当的调动是主要战术,内角发球结合抢攻对手反拍位的弱点攻击是次要战术。第二次发球及抢攻战术以中路发球结合击打对手反拍位为主;2)接发球:遵循"球往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的原则。接中路发球的回击变线率最高,一般以回击对手反拍位为主;3)相持段:攻击对手技术弱点是相持阶段的主要战术,纵横调动则是次要战术。击打对手反拍位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均值高达48%;4)得分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正手击球和侧身攻在内的正拍进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两项技术的得分贡献率之和为58%。  相似文献   

17.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王皓、张继科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张怡宁、王楠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她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2,(8):102-103
“正手发球后衔接反手抢攻”是马龙技术武库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依托于他高质量的发球,同时也体现了他反手具备的强大杀伤性。比起侧身抢攻而言,反手抢攻的步法调整要相对简单,动作相对更小。由于马龙自身的连续进攻能力非常强,所以他在拉这板球时往往更注重旋转、落点以及出球的稳定性。即使对方能扛住这板进攻,他也能从容地在第二板衔接中加快节奏,使出球更具力量和速度。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2,(8):100-101
马龙在发球后的正手抢攻力量大、旋转强,往往能够为后面的衔接创造主动优势,形成快速得分。之所以能将这项技术的质量完成得如此之高,在于他在发球后准备侧身抢攻的步法调整得十分到位。首先,他在击球后利用“小碎步”实现迅速还原;然后在判断对方回球落点和速度的过程中,又及时起动了侧身步法,确保在击球前充分移动到位。这两次步法调整的节奏非常合理,脚下很干净,从而保证了身体重心辅助手上击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