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技击概念是了解技击本身和建立技击与现代武术关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技击的构成关系,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技击演变提供理论支撑,更将为明确现代技击概念奠定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阐明冷兵器时代军事需求下,技击是由技与击构成的有机体,技为击做必要的准备,击在杀敌的过程中验证技的实效性;技与击在形成于应用的过程中互相作用:形成技为击做准备,击验证技的实效性并更加完善技的循环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从逻辑上将以套路为主要技术对武术套路的传统武术对技击的超越进行梳理,为武术套路的技击性判断提供 新的思路。研究认为,由于对武术技击性定位模糊造成运用纯粹的技击标准来限定以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方式的传统武术、使用技击功能来评价 武术套路,产生对武术技击性的严重误读。首先,技击是技为“击”的实用术,追求“击必中,中必摧”的目的,而传统武术是击为技的验证与注释,形 成在目的上的超越;其次,技击是以实用为标准,而传统武术“打、练、养”多种标准并存形成从评价标准上超越;再者,技击只是纯粹的“击杀术”,而 传统武术受到诸多“戒律”的限定形成从道德伦理上超越;最后,技击讲究“因敌而动”的随机变化,而传统武术套路呈现更多预先规定的程式化特征 形成从形式上超越。认识到这些传统武术由血腥厮杀到文明修炼的4种超越,一方面有利于思考武术套路相关理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从整体上设 计更加符合传统武术特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比数学之数域由自然数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的层层拓展发展,探析了武术技法由最原始的简单实用常用技法,向大量非常规招法,逆向思维、圆融连贯、追求'技击之道'的技法,没有实际技击价值的'虚拟'技法不断演进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图示了武术的分层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CCTV5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下简称WMA,表现出武术技击形态,谈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发展、武术技击技环境土壤的变化和武术技击承载文化传承的角度梳理其形态发展演变轨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民间武术师、收集武术技击的影像、图片资料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来还原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5.
中学体育教材中提出:“为了保持武术特有的风格,将武术教材单独列为一类。”究竟什么是武术的特点?如何在教学中貫彻?本文想談談个人的一些体会,不妥之处,請同志們指正。 (一) 什么是武术的特点?我認为武术的基本特点就是“技击”。为什么这样說呢?根据傳統的解釋,認为:武术者,講武論勇之术也;有的以字义来解释:武者,以威力服人之意。术者,技术,合之为以威力服人之术。这在古代则称之为技击。如管子:“齐人隆技击”,前汉书:“齐愍以技击强”。就是以說明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所谓技击,就是以勇力击斩敌人之技。后世称习练拳术为技击;有的称角觝。所谓角觝,即两相角力、艺术、射卸等;有的称为拳法,即习拳  相似文献   

6.
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暴力美学"的全新视角,对武术进行客观审视.武术的攻防技击美是武术之美的核心,踢、打、摔、拿、击、刺、劈、砍等组成武术攻防的基本要素是原始暴力元素的体现,对人性攻击本能的崇尚和人们的英雄情结是武术彰显攻防技击之美的心理归因;武术技击是"暴力美学"时代武打影视的核心素材;通过对武德的强化、武技的规范、规则的制约、美感的提升等,最大化弱化和消解武术中的"暴力元素",使武术呈现出适度体现"暴力元素"又巧妙消解暴力的二律背反态势;弱化和消解暴力是武术技击美的特质,也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的生存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杜子宇 《武当》2013,(4):18-19
太极拳是武术,讲招法、论技击,不说技击的是操不是拳,不说招法的是舞不是武。武之神来于文,法之妙来于理,拳之绝来于功。所以,道法太极拳是借武生趣、借趣入道、法演太极的"入道之基",是练武通文、明理达道的修身养生功法,甚至被称为"第一要法"。武是养生手段,但不是养生目的。三丰祖师"愿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的慈悲规劝,李老先宗说太极拳"为修身实技,不单以武花小技逞能也。……不单为武备之祖,实为文修之真传也"的至真明  相似文献   

8.
技击概念是什么?是了解技击本身和建立技击与现代武术关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技击的构成要素,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技击演变提供理论支撑,更将为明确现代技击概念奠定基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技击文本文献进行研究.阐明冷兵器时代军事背景下,技击是士兵练就的近距离手持器械的杀敌动作.其具备四要素:一、技击的获取过程是练就的,不是无意间的一个动作就能称为技击;二、技击的使用者是士兵,其彰显了技击的军事特征;三、技击的表现形式是近距离手持器械的动作,排斥了脱手类兵械的使用;四、技击的使用目的--杀敌.最后提出技击脱离军阵束缚以后,其使用者、表现形式和使用目的都出现了多元并存局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技击术,经过太极先辈几百年的技击实践,逐步形戎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它那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妙技,不知迷住了多少武术爱好者。由于近百年来,太极拳不断向养生保健方向转化,追求技击妙技的人少了,技击中能够随心昕欲地使用太极拳法的人更是凤毛鳞角。今天的太极拳爱好者,只能在书本上领略前辈们神奇的太极功夫,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以蔡龙云先生武术技击观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武术技击与艺术展现之关系。以快为主和注重击打效果是武术技击对抗的恒定规律,以及现代武术技击表现的缺失,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是造成武术运动技击本质流失的根本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11.
从武术的本质特点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0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技击是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中国传统武术也应该在体现和保留武术的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寻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套路是武术完整技术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或重要组成部分,其技击功用不能抹煞,其身份应是一种"技艺"而非"演艺";当前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是对古时"舞"性套路艺用的过度放大,是对"诗意的攻防技术"的审美误读,是对西夷强势体育的无原则依附;套路运动发展上出现的偏离,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但背后隐匿的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现在却处在失传或正在失传的边缘。本文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历史形态的阐述及其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强化现代军警格斗技能;发展武侠文艺,推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武术课程教学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外来武术,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与争夺的冲击,提出了武术课程的教学应以"促进健康,传承文化"的观点,以武术文化的传承推动武术课程教学的变革,从实行文化、保健、技击、评价模块教学的角度推动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武术的产生、发展至今已历经数千年,它以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为内涵,以攻防格斗为根本内容,以涵养身心为目的,是一项中华传统的技击术、健身术、修心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查,就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与讨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看法与建议,旨在扬长补短,探索武术发展与传播之路,引起共鸣,各抒己见,为传统武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振兴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虽然每个派别都各具特色,但都是历史的沉淀与凝积,随着人类科技发展,现代社会中武术技击的作用已发生转变。学校是体育的篮,是规范、普及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身为武术教学的传授者,需要反思一下如何使武术技击性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传授,使学生对武术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与积极情绪,使得武术的本质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术团体操是武术作为民族传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武术团体操的编排要迎合主题,反映民族化特色。在内容创编上,要从实际出发,由参加对象、武术类别、图案、道具、场景、音乐等而确定:武术团体操的排练应从动作规格、攻防技击性、整体演练风格入手,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武术套路与技击的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对武术套路的研究,也有利于武术技击的实战应用。通过对它们的关系进行探讨,了解与摸索,最终达到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成为奥运竞赛项目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晓梅 《体育学刊》2002,9(6):69-70
中国武术化与奥林匹克化的差异体现在民族化个性方面;而“人的和谐发展”积极渗透到大众体育之中,则是彼此相关之处。中国武术成为奥运项目的发展策略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即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强中西方体育化的沟通与了解;项目设置;竞赛规则亟待科学化,应有操作性;应把武术竞赛的表演技巧与传统武术化内涵、攻防格斗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在社会现代化的选择下,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提出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传统武术全面的发展、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