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尿液检体评价运动强度可行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大、中和小强度跑台间歇运动时尿总蛋白、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溶菌酶、淀粉酶、乳酸脱氢酶、尿乳酸和肌酐的排泄率变化规律和特点;分析了应用上述指标评价运动强度的可行性;指出应用尿溶菌酶排泄评价大强度运动是既简便而又灵敏和可靠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耐力训练对尿蛋白排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竞走运动员训练期间安静和运动后尿总蛋白、尿白蛋白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排量的变化进行了连续测定,初步探讨了上述各指标与机能状态、运动强度、时间和运动量等因素的关系。另外,测定了一次训练课前后静脉血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变化,以了解竞走训练时运动性蛋白尿这些调控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学男生1500米、女生800米跑前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尿IgG)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剧烈运动能使ALT有轻度或中度升高,是不可忽视的肝外因素;运动后尿中三项指标均有明显增加,说明运动性蛋白尿的产生主要为肾小球及肾小管混合型.无需药物治疗尿蛋白可逐渐消除,说明该负荷量出现蛋白尿属于生理性.  相似文献   

4.
力竭游泳对鼠肾超微结构的影响和尿蛋白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鼠长时间力竭游泳后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测定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尿中总蛋白、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排泄率变化。结果显示:力竭游泳后肾小球滤过膜(GFM)、肾小管皮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缺血损害改变;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P<0.01);尿总蛋白、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的排泄率均升高(P<0.05);其中以白蛋白排泄率升高最明显,且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呈正相关(r=0.66,P<0.05)。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与尿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运会前的三次高原训练和平原强化训练以及达标赛和八运会比赛,分别进行了运动后和晨尿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1)尿异常的发生率以PRO、URO为较高,可作为尿检测的敏感指标,来评价运动负荷的科学性和身体对训练的适应能力。(2)尿液PRO和URO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关系(r=0.71,r=0.85)。(3)PRO值的高低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同等训练强度,PRO的排泄量高原显著大于平原。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省中长跑运动员参加 8运会前的 3次高原训练和平原强化训练以及达标赛及 8运会比赛分别进行了运动后晨尿的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 :1)尿异常的发生率以蛋白质 (PRO)、尿胆原 (URO)为较高 ,可作为尿检测的敏感指标来评价运动负荷的科学性和身体对训练的适应能力。 2 )尿液 PRO和 URO与运动强度之间高度相关 (r=0 .71,r =0 .85 )。 3) PRO值的高低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 ,同等训练强度时 PRO的排泄量高原显著大于平原。  相似文献   

7.
徐娟  尚久华 《游泳》2002,(2):18-19
尿白蛋白 (Alb)和(2微球蛋白 ((2-mG)的放免测定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肾脏病的早期诊断 ,可鉴别诊断肾脏损伤的部位 ,为目前肾功能早期改变的最灵敏指标。尿Alb在肾小球轻微损伤时即刻增高 ,尿中(2-mG浓度增高则表明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 ,可早期发现肾小管功能障碍。将此方法和原理运用于游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尿蛋白排出情况的分析 ,旨在找出游泳专项运动员尿蛋白的排泄规律 ,并探讨尿蛋白的发生机制。一、对象和方法(一 )受试者 :齐齐哈尔游泳专业队运动员23名 ,其中男8名 ,女15名 ,平均年龄14.2±2.1岁 ,平均训…  相似文献   

8.
力竭运动导致大鼠运动性尿蛋白排泄率升高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量大鼠力竭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 50 min时尿中总蛋白(TP)、尿白蛋白(Alb)、尿2微球蛋白(2-AIG)、尿-谷氨酸转肽酶(r-GT)、N-乙酰-D氨基葡萄糖甘酶(NAG)排泄率,肾脏组织及肾线粒体膜自由基代谢变化及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运动导致肾脏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变化特点及对肾脏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影响,以期能进一步阐明运动性尿蛋白排泄率升高的发生机制。Winstar雄性大鼠45只,体重 230~260 g,随机分成 3组,每组 15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力竭运动结束后即刻组(B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急性运动对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影响以及它们在运动后蛋白尿生成机制中的作用。本文观察了大鼠大强度间歇负重游泳运动后PRA、AⅡ浓度的变化及尿总蛋白(TP)、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_2-mG)排泄率变化。结果发现:①急性运动可导致PRA、AⅡ明显升高(P<0.05;P<0.01),运动后尿TP、ALb、β_2-mG排泄率也有明显增加(P<0.01)。②PRA-AⅡ与尿ALb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运动后蛋白尿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补充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肾脏滤过屏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过度训练组(OT)、过度训练+补充谷氨酰胺组(OG).检测各组大鼠尿液总蛋白、白蛋白和β-微球蛋白含量和观察各大鼠肾脏滤过屏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电镜下,过度训练组大鼠肾组织出现毛细血管球系膜增生,基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肿胀、融合,裂孔不清晰等变化;OG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匀一致;足细胞排列有序,偶见足细胞足突有轻度融合现象,裂孔大小均匀一致.与C组相比,OT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皮质醇水平显著增高,尿液中的TP、Alb、β2-MG含量显著增高;与OT组相比,OG组TP、Alb、β2-MG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补充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的肾脏滤过屏障形态结构有维持作用,降低了过度训练大鼠尿液TP、Alb、β2-M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运动性尿蛋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运动负荷引起的蛋白尿,目前多数人认为是一种生理现象,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尿中反复、大量出现尿蛋白,是肾脏的病理损害还是机能失调?需要进一步了解尿中蛋白质质的变化及量和质的关系等。近年来,由于电泳技术的发展,对尿蛋白的组成有了进一步认识。最早的有Slater等用纸上电泳方法测定各种病理性尿蛋白中含有全部血清蛋白成分。Ch.deVane St cyr 等则用免疫电泳研究了各种肾病性尿蛋白成分的变化。国内也有  相似文献   

12.
不同运动强度对肾上腺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观察在 3种不同运动强度下 ,大鼠肾上腺原癌基因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尿总蛋白 (TP)排泄率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研究运动强度对肾上腺C -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以及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在运动性疲劳、恢复及机能评定中的意义。结果表明 ,运动强度越大 ,肾上腺C -fos蛋白表达增加也大 ,且运动后恢复期恢复时间越长 ,肾上腺C -fos蛋白表达量越大。研究中第 4次C -fos表达测定都比第一次测定显著升高 (P <0 .0 5 )。在尿TP排泄率早已恢复的情况下 ,代表肾上腺结构、机能状态的C -fos表达却持续升高 ,表明利用肾上腺C -fos蛋白表达来进行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判断及机能评定时 ,应注意肾上腺C -fos蛋白表达的时间特性。  相似文献   

13.
游泳运动员在比赛时尿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蛋白是研究运动量和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重要生物化学方法之一。在研究游泳与尿蛋白的关系中,关于游泳比赛时尿蛋白变化的报道很少,对尿蛋白排泄量的规律性尚缺乏研究。我们在第二届全运会游泳比赛中,观察了前8名运动员在连续参加剧烈的预、复、决赛时,在身体负担量和精神负担量都很大的条件下尿蛋白的变化。目的在于帮助教练员了解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参加大型比赛时身体机能状态,探索运动性蛋白尿排泄的规律性。为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和应用尿蛋白这一指标提供参考。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参加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游泳比赛男子自由泳、蛙泳、蝶泳和仰泳每项各种距离的运动员,每次赛后测定尿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21名北京女足一线运动员赛前准备期5vs5训练课进行生理及生化指标检验(全程心率采集、组间乳酸、次日晨尿的尿十项检验),并与北京队与国内一线队伍的模拟比赛数据相比较分析,对5vs5训练模式的运动强度进行量性分析,探讨5vs5训练模式对足球专项体能的训练效果,从而达到优化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运动引起尿中蛋白质增加的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7年德国学者Vonleube最先报告了一些士兵在行军和野营训练后出现蛋白尿。近几十年来,随着蛋白质研究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蛋白尿做了许多定性、定量的研究及机理方面的探讨;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可用以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运动强度、运动量等, 以指导运动训练。正常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蛋白质在150毫克以下,大部分在40~80毫克范围内。运动时尿蛋白可能比平时增加数十倍,并无阈值。  相似文献   

16.
优秀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后尿蛋白与运动强度高度相关。其运动后尿蛋白的恢复随强度增大而减慢。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大强度比赛后15分钟尿蛋白阳性率100%,4小时后尿蛋白阳性率仍有65%。  相似文献   

17.
间歇跑是许多运动项目的选手经常采用的主要训练手段,因此有关间歇跑的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渐多。本文有别于其他在实验室条件进行的研究,在运动场上进行与平时实际训练相一致的实验。文章分析了10×30米和5×60米两种间歇跑的运动强度,以及运动前后的心率、血糖及血乳酸、尿—17酮和尿蛋白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间歇跑虽然运动量、强度和总时间都一样,但由于每次的跑距和间歇时间不一,所以仍存在较大的能量代谢差异。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女子举重队58、63、69 kg级运动员共 10名,均为运动健将。取冬训某周的 1次大运动量训练课进行监测,练习形式包括抓举、挺举和深蹲等,运动强度达 95%~100%,运动时间共 2 h。练完后用日本产尿十样仪测定尿蛋白(PRO),用德国产REFIOFRON全血分析仪测定血液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UREA)。 通过运动后15 min,2 h,次日晨尿液变化,发现PRO与运动量关系密切,运动后15 min最少者为  相似文献   

19.
业已确认,剧烈的体力活动和精神、情绪激动时都会使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升高。Galbo(1981)研究发现,以30%Vo_2max的强度运动时,血浆儿茶酚胺含量没有变化,尔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呈线性的增加,而儿茶酚胺中尤以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肾上腺素的增加幅度。冯美慈等(1985)报告中发现,体操运动员比赛后尿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比赛前,而训练课后尿中儿茶酚胺的排出量也增加,比赛后与的排出量间无明显差别。冯氏还发现,比赛中发挥得较好的运动员,其尿中肾上腺素的排出量较低。陈吉棣等(1982)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心率指标为服用β-阻断剂和未服用β-阻断剂冠心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康复运动强度。方法:35名服用β-阻断剂和40名未服 用β-阻断剂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在活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其间记录每级负荷时的摄氧量、心率、血乳酸和自我用力感觉,并持续监测12 导联心电图。利用Pearson线形回归建立峰值心率的预测公式,据此提供不同年龄服用β-阻断剂和未服用β-阻断剂冠心病患者的适宜运动强度。 结果:(1)服用β-阻断剂和未服用β-阻断剂冠心病患者的峰值心率(117.9次/min和138.1次/min)分别只达到“220-年龄”这一方程预测的最大心率 的75%和88%;(2)服用β-阻断剂和未服用β-阻断剂冠心病患者在其90%峰值心率时出现了心肌缺血和无氧代谢加强的征兆;(3)服用β-阻断剂和 未服用β-阻断剂冠心病患者的峰值心率预测公式分别为161.2-0.74年龄(r=0.78,P<0.01)和194.1-0.88年龄(r=0.76,P<0.01);(4)本研究为不同 年龄的服用β-阻断剂和未服用β-阻断剂冠心病患者提供了适宜的上限运动强度和下限运动强度。结论:为了能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损伤风险最 小化,服用β-阻断剂和未服用β-阻断剂冠心病患者的适宜运动强度应在其峰值心率的70%~8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