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彭有武 《体育师友》2011,34(4):34-36
从备考的概念、意义出发,重点对训练与恢复过程中应激反应性的生物学效应的本质与过程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与阐述,并从生物学效应的角度阐明了训练与恢复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指出恢复对于训练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备考阶段的训练计划、内容供体育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与运动训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一氧化碳(NO)对人体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发挥作用。本文阐述了运动训练中NO 的变化及其机制,NO 对骨骼肌血流和氧代谢的调节,NO 对运动训练中冠脉血管的作用,与NO 有关的体育锻炼对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影响及运动训练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恢复过程的标准定义,其基本思想是一次负荷后的间歇。在组织生物学的恢复过程时,这一运动上的定义被大大发展了。它包括一系列的问题,它们与标准的恢复过程并无多大联系,但基于组织的原因和简便起见,于是就用了一个共同的名称加以称呼。我们今天是这样理解恢复过程这个概念的:1.对因负荷过重而产生的运动性疾病的预防;2.恢复;3.训练过程中的调节;4.运动创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关于"训练强度可以超过比赛强度"的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学效应的角度对训练、比赛负荷强度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与分析 ,指出了两者的本质性差异 ,得出在同等负荷方式下 ,训练强度不可能超出比赛强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高原训练在世界范围内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恢复仍然是高原训练的难点这一,因此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本文将国内外高原训练常用医学生物学的恢复手段、训练学恢复手段以及心里学的恢复手段作一综述,供上高原的教练员参考,也供各高原训练基地在建设高原训练疲劳恢复室时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出发,阐述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机理研究现状、对机体产生的生理效应及对其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参加全程拉力越野训练的速滑运动员,采用几项生物监测指标和临场观察,收集了全程各段训练后运动员一些生物学参数,旨在探讨自行车拉力越野训练这一手段所产生的运动训练效应、生物学机制,并概述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专项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 ,称为恢复。在恢复过程中 ,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 ,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持续一段时间再降回到原有水平 ,即完成了一次训练负荷后恢复的全过程。在一定范围内 ,运动负荷越大 ,消耗越剧烈 ,恢复过程就越长 ,超量恢复也越明显。正是由于运动训练能引起超量恢复效应 ,使得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并为之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 ,运动训练中的恢复 ,并不是满足于回到先前水平的恢复 ,而是要追求超量恢复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超量恢复训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一级以上优秀短跑运动员超量恢复训练实验的跟踪研究,证实了合理利用超量恢复训练原理对发展短跑运动员速度能力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明确了短跑运动超量恢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原训练”的生理基础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有关“高原训练及其研究”国内外均有一些报导,但对“高原训练”一词的概念与内涵未见真伪探求。本文从生理学角度和中度海拔环境中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阐述了高原训练的实效性并介绍了仿高原训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Imoove动态平衡测试训练系统,让下肢有伤病的运动员在三维动态不稳定平台上,保持身体稳定,做出抗干扰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为期8周的组合动作康复训练,测试分析三维动态不稳定平台开展康复训练的效果。康复训练后,运动员的协调性、平衡能力有所提升,特别是协调性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为优选康复训练方案、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的康复个案,探讨康复训练对踝关节撞击综合症的干预效果。在为期16周的第一期康复治疗结束后,队员的力量、稳定性、核心稳定性和FMS测试均呈现良好的状态,运动员可以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在为期16周的第二期康复训练结束后,运动员的各项身体能力都有所提高,有效的保障了正常的比赛和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飞轮等惯性训练(以下简称"飞轮训练")因其特殊的离心运动和抗阻运动性能而受到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重视。通过飞轮训练对运动员和大众人群的损伤和康复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理清了飞轮训练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影响其背后的生理机制,进一步探究改善肌肉萎缩、预防损伤和神经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飞轮训练最早用于预防航天员太空失重环境下的肌肉萎缩问题,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竞技体育和康复领域。影响飞轮训练的生理机制包括肌肉过度牵拉产生的牵张反射、神经系统动员的效果和肌腱复合体的效果。飞轮训练在改善肌肉萎缩和老年人生活表现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在预防运动损伤、提高损伤后的康复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29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显示:87%患者功能恢复正常,10%患者功能基本恢复,3%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同时指出膝关节损伤后的治疗和康复,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很好的效果,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与膝关节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治疗手段及康复训练的时机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运动体能康复训练是结合康复医学与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针对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在伤病恢复期(康复期)通过康复医疗与体能训练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其受伤部位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维持、恢复运动员的竞技体能,使其能顺利返回训练场和赛场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6.
体能康复训练是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后,如何采取与专项相适应的训练方式成为体能康复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要符合篮球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在伤病恢复期间通过体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伤病的快速康复;体能康复训练能够增加踝关节本体感觉、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专项运动表现力,并能够有效预防踝关节的二次损伤;在体能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康复评估测试,达到科学实施体能康复训练手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田径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训练周期的变化 ;训练负荷的变化 ;强化专项训练 ;重视恢复的作用 ;运动员的职业化对训练系统性的促进作用 ;加强了训练的科学化以及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袁鹏 《体育科研》2011,32(5):20-24
康复性体能训练通过改善生物力学结构的失衡状态,能够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伤后功能的恢复,已在临床骨科疾病康复和运动员伤后恢复方面发展迅速.本文以马拉松运动员的康复体能训练为例,介绍常见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如何介入康复体能训练的各个过程,怎样保障康复性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等动训练对促进运动员膝关节术后肌肉力量恢复的应用价值,采用了美国产CYBEX770等动力系统对3名膝关节术后运动员进行膝关节肌肉4周力量恢复训练。结果表明,等动训练后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明显提高,提示等动训练对促进运动员膝关节术后肌肉力量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产妇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瑜伽、普拉提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动作等创编了一套产后康复体操,旨在帮助恢复产妇身体形态,降低腹直肌分离指数等。通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效果显著,说明该套康复操对产妇集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建议国家、社会及家庭能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产妇尽早进行产后康复锻炼,帮助产妇更好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