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世博会与上海体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法,分析上海世博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体育所产生的重要作用.针对世博会与上海体育互动的目标任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成立相关组织机构,推行"体育与世博同行"系列活动、有目的的举办体育与世博专题推介会、体育赛事对接世博会.借助世博会,加快我国体育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筹办2010年亚运会为背景,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学生就亚运会前高校体育文化的问卷调查分析.论证亚运会的筹办将对广州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认为:2010年亚运会为高校体育文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为大学生对体育核心价值感悟开辟了新课堂等.要避免高校体育文化片面化,防止高校体育文化商业化,预防高校体育文化参与群体精英化.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文化生活情况。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指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而体育设施、体育氛围、学校体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中小学体育与大学体育接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笪丰 《体育学刊》2005,12(5):110-110,117
1运动俱乐部意识问题 若有这样一个试题:运动俱乐部是属于文化性的事情,还是属于体育的事情?这会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答属于体育,二是答属于文化娱乐的性质.因为历史遗留下"体育运动",体育即运动,运动即体育,"体育运动"即体育这样的旧习俗,弄得运动文化与体育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让人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5.
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体育赛事筹办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能够集中反映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与公共体育服务覆盖的各个方面紧密交叉,影响复杂。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七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首批体育现代化试点单位的张家港市体育赛事筹办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归纳体育赛事筹办对地方公共体育服务的各方面影响。研究表明:体育赛事筹办对地方公共体育服务在主客体、内容和供给模式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社会背景下,基于国家文化安全视域,对体育文化安全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我国体育文化安全面临以下问题:体育运动项目的全面西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日渐萎缩;体育运动的物质和制度文化受制于西方经济利益集团现象日趋严重;“物理体育”文化理念与金牌至上原则被无限扩大;体育文化的内核——体育价值观的异化;奥林匹克文化的中国式误读.提出应持的文化态度:体育文化自觉;体育文化多元发展;体育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7.
"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不力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选拔制度的影响、体育文化基础缺失、"全员体育"动员不足等。提出解决对策: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和促进措施,用体育的文化性影响教师和学生,整合基层力量,鼓励校本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游戏的体育:胡伊青加文化游戏论的体育哲学线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文化中总是会不时地反映出游戏与体育之间的密切联系,隐藏在历史深处和文化背后的游戏和体育现象是我们寻找的目标.胡伊青加在<人:游戏者>一书中从文化视角探讨游戏的因素,留下了思想的线索,让我们能够透过文字去寻找其中的体育运动,并探访游戏与体育之间的哲学关系.游戏活动是不可能被拒绝的,体育运动却成为人类拒绝的对象.体育运动必须对自身进行思想追溯,对游戏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就是必要的过程.从胡伊青加文化视角探讨游戏现象,并从社会性活动、身体本能、民族语言、竞争功能、严肃性、西方文明中对游戏和体育进行梳理,试图寻找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  相似文献   

9.
第2~4届奥运会与世博会合办的原因和得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奥运会曾有过与世博会合办的特殊阶段.早期奥运会与世博会合办的原因是借助世博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借助举办国的政府财力、组织力和城市吸引力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合办的得益在于奥运会的宗旨、内容及文化等快速被西方国家和主流文化接受,项目和规则等快速规制化,规模迅速扩大,一些重大问题因世博会而得到改进:女性、团体项目和大众体育首次进入奥运会.以比较学方法归因两者的相互影响,并得出奥运会日益强盛而世博会相对转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主要不是去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去传播新的体育理念、新的体育文化、新的行动方式;运动负荷仍应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必须在它完成的"使命"上进行适当"减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