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国际体育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十四五"时期构建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及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等,回顾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结合福柯知识-权力理论,分别从话语内容、表达形式、概念使用与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现存困境,构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构建经历了起步阶段、转型阶段与突破阶段。主要问题包括:(1)话语内容:学术视野与视角存在局限性;(2)表达形式: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脱离;(3)概念使用:概念与理论创新性不强;4)路径选择:学术研究成果与话语传播不畅。建议:(1)话语内容:拓宽体育学术视野,树立话语先机意识;(2)表达形式:正确处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关系;(3)概念使用:注重核心概念提炼与理论的持续创新;(4)路径选择:学术界与媒体协作推广学术话语传播。  相似文献   

2.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高校体育工作者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应当承担起光荣责任,发挥好高校体育功能,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笔者分析了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工作实践后认为,体育工作务实创新重成效,必须从"发挥思政优势,营造活力团队;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兼顾课内课外;借助体育竞技,带动群众体育;加强协同创新,承办品牌赛事;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体育科研水平"等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阐释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题,进一步推动体育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了“中华民族复兴与体育新使命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肩负起新的使命,为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展开了全面研讨。研讨会以体育治理现代化、先进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学科与专业建设、体育研究方法论创新为主要论题,围绕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动项目协会自治、体育产业政策执行、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中华武德文化建设、体育一流学科建设、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应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幼儿体育教育发展、体育人文研究哲学方法论、“自我民族志”与体育口述史的理论创新等具体论点展开了研讨,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观点,取得了高层次的学术效益和学术影响力,为丰富与繁荣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体育人类学在中国蓬勃发展,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基础问题的探讨,以及以人类学的理论思辨或经验个案展开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通过将中西体育人类学各自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中国体育人类学在学术队伍与学科对话,前沿理论、方法的借鉴与生发,以及研究领域的定位三方面仍可进一步强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宜在既有基础与特色之上,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加大对都市体育现象的关注、提升研究的应用价值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深水区,各产业面临着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结构优化的改革趋势中,这一市场趋势促使我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而体育事业也走向了产业化、市场经济化、大众服务化的发展道路。立足于我国体育经济学专业研究动态,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新时期当下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热点来挖掘出体育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研究深度。旨在从理论、学术的角度,对当前体育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以此推动体育经济学研究进入到精细化、科研化的阶段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范式理论揭示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现实样态,探寻30年来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症结,提出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新路向。第一,范式理论作为科学阐释的理论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论,能为当下学界同仁们理性反思体育概念研究的现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论。第二,范式缺失使我国体育概念研究陷入困境,面临深刻危机。主要表现在:共识难达,虚假繁荣;界限模糊,标准丧失;规范缺失,无所是从。第三,超越困境,化"危"为"机"的良方在于重建体育概念研究的新范式。主要策略有:依托专业学会组建、充实研究团队;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平等对话的原则上凝聚共识;恪守学术规范,提高研究质量,保障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7,(3):1-8
把握学术发展脉动和走势、占领国内外学术领域的制高点、发挥引领学术潮流作用一直是学术期刊奋斗的目标。《体育与科学》杂志于2017年3月11日举办了以"学术期刊引领力"为主题的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对杂志发展及其在体育学科建设中如何有效发挥学术引领力等重要问题进行学术对话。专家们建议期刊要坚守学术本真,传播体育学术价值,肩负"顶天立地"的学术使命;坚持跨界性、思想性与开拓性的传承,走出具有独立风格的创新发展之路;加强人才队伍和期刊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灵活的商业模式,构建良性期刊体制创新机制,助力学术引领;坚持走数字化出版转型与融合的信息化和"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之路,提升学术质量和竞争力,引领规范学术风尚,构建本土体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促进中国体育学的繁荣与发展,推动中国体育学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性反思当下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现实样态,剖析其面临的实然困境与潜藏危机,试图探寻30年以来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症结所在,力求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寻求体育概念研究新的理论突破点和创新点,拓展体育概念研究的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学术积累缺失,质与量失衡;理论解释乏力,存在硬伤;理论影响力有限,生命力脆弱,是长期以来体育概念研究陷入困境、面临深刻危机的症结所在。超越困境,化"危"为"机"的主要策略则在于:依托体育专业组织,集聚合力,优化研究团队;平等对话,尊重差异,凝聚共识;以规范求质量,以规范促创新。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体育供给侧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体育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新时代背景下,国民体育需求与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均衡化、高端化、外向化等新的特征。而体育供给侧由于供给主体单一、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方式滞后,存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高、效率不高、效益不高等问题,还无法适应和满足国民的新需要新期待。应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价值追求,深化体育供给侧改革,强化多元供给,提升体育供给能力;丰富产品供给,优化体育供给结构;创新供给方式,提升体育供给质量,推动体育供给向高层次、高质量、高品质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等发展的主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场景理论的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探究乡村、体育、旅游三要素融合的理论逻辑、发展困境与纾解路径。构建“新场景—新行为—新价值”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理论逻辑,阐释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乡村表达性、符号感知性、融合生产性等多维度困境,并提出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纾解路径:深挖文化内涵与乡土特色,感知乡村体育空间;提升具身体验与品牌设计,彰显乡村体育价值;强化创新意识与产业实力,完善乡村体育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学、体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丰富和完善。本研究基于第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相关专题,主要围绕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并从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传播与交流、传承与路径、融合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等专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体育社会科学新学科创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创建新学科极其重要。通过专家调查显示,创建新学科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流,但当前新学科创建少且发展滞后。影响新学科创建的因素包括观念更新、创新思维、跨学科知识量、知识创新、研究能力、新学科形成的内、外动力、体育科学发展需要等。创建对策包括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转变观念提高理论素质,设立重大课题,提供研究资金,加强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培育新学科带头人,加强团队合作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走过了引进与本土化努力、自我创新和调整等阶段。训练学科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和深化,其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运动训练用语逐渐科学和规范,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举国体制支持下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实践直接推动训练学研究的发展;大量引进国外运动训练学研究著作,催化运动训练学的本土化和更新;国内外训练研究与实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增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主旨是通过体育促进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主体是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内核是体育创新主体的自我超越,外壳是全新的体育知识产品,标志是对体育发展的主导作用。相对保守的传统文化、整体较弱的国民素质、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急待优化的学术队伍、粗放的研究模式、极端的科学主义、强烈的泛意识形态思维和淡漠的学术批评氛围等,束缚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应增强批判意识,完善人才政策,优化学术队伍,改进科研模式,提高国民体育科学文化素质,构建高等体育院校创新体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提高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修养。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由《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的"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18年7月6-8日在福建福州成功举办。会议涵盖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与体育治理问题,新时代体育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推进全民健身活动问题,新时代国际体育科学交流与合作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话语体系构建问题等相关议题,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创新与发展进程中的系列论点,进一步加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争鸣与批判,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话语体系,进而促进我国体育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体育与和平的研究多以“奥运会”演变为叙述对象,以其传播价值和外交为主线,这种单一性领域的研究制约了体育和平本身的理论创新和知识拓展空间。为超越该研究范式,众多西方学者重新审视和平内涵与体育和平机理,促进了体育和平理论构建的快速发展,但并未对其内在机理进行阐释。与传统的体育和平研究不同,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在对和平类型进行分类基础上展开对体育和平的理解,基于“范式内合成”的路径展开体育和平理论的机理阐释,认为:体育和平的出场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相统一的结果,是对和平内涵的丰富与路径拓展;体育所提供的接触“阀门”、交往互动的认知“编程”、认同的“指令”完成以及隐喻下的“效应”执行成为体育和平的可操作机制,形成了“接触-交互-认同-隐喻”的完整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资本视角下体育志愿服务研究的国外进展进行梳理和整合,认为社会资本阶级论、功能论和组织论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基于社会资本分析框架下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四个层面的研究表明:持续时间、个体特征、服务类型、组织环境是影响体育志愿服务促进社会资本生成与发展的关键要素。反思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发展之需和已有研究局限后提出建议:深入探索问题致因,聚焦体育志愿者利己性行为分析;保障持续参与行为,深化体育志愿组织治理研究;推进信息网络建设,探索多维协同联动机制;深化理论体系创新,推进社会资本理论的整合与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社会资本视角下体育志愿服务研究的国外进展进行梳理和整合,认为社会资本阶级论、功能论和组织论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基于社会资本分析框架下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四个层面的研究表明:持续时间、个体特征、服务类型、组织环境是影响体育志愿服务促进社会资本生成与发展的关键要素。反思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发展之需和已有研究局限后提出建议:深入探索问题致因,聚焦体育志愿者利己性行为分析;保障持续参与行为,深化体育志愿组织治理研究;推进信息网络建设,探索多维协同联动机制;深化理论体系创新,推进社会资本理论的整合与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用体育产业发展理论,通过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以及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在分析后奥运时代优势体育产业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后奥运时代优势体育产业发展的类型,提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后奥运时代优势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框架,为后奥运时代优势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