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自然之道     
顺应自然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也就是说,人作为生存在浩瀚自然界的一分子,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即所谓天人台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就是说人体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有着神奇而微妙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顺应自然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也就是说,人作为生存在浩瀚自然界的一分子,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即所谓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的人体养生法.文中强调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它体现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之中,人必然要顺应这一变化才能达到"天人相应”.古代养生学家认为:在春夏二季宜注意调养人体生长之气,以使心肝的功能旺盛,而秋冬二季宜注意调养人体收藏之气,以使肺、肾两脏的精气充足,这样做是符合四时(季)阴阳变化这一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刘彦骅 《武当》2008,(12):50-50
在易医和养生文章中,常见“天人相应”这个词。所谓“天人相应”,指人是“天地合气”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四季转换,气候变化,日月运行,地理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同时,人体也具有调节机体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医学和传统养生学都能正确的认识“天人”关系,从而为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所用。  相似文献   

5.
四时养生法     
刘祥 《武当》2001,(2):49-49
一年中的季节变化,寒暑往来,雾露雨雪,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精神活动等发生改变。《素问&;#183;四气调神大论》早就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明确指出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均受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影响,保健养生必须顺应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历来重视时令养生。按照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相应观点,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顺应天地大自然的规律,才能顺利生长。  相似文献   

7.
悦剑 《健身科学》2013,(5):35-35
历代医家都认为人中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急救穴位,那为什么刺激此穴可以令人起死回生?其中又有何奥秘之处呢?命名:大家都知道人中穴的位置在人的鼻子下方,鼻唇沟中间靠上的部分。这个位置可谓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可它又为什么叫"人中"呢?原来,人中上面是鼻子,人体通过鼻子吸进自然界的氧气,然后在人体内走一遭再通过鼻子排出去,因此鼻子是通天气;而人中的下面是嘴,嘴巴可以饮食地上的水谷,这也叫通地气。天在上,地在下,人正好居于天地之  相似文献   

8.
大脑是人体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器官.养生首先要健 脑,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得防止脑功能衰退.防止脑功能 衰退的最好办法就是勤于用脑,而懒于用脑者,久而久之就 会出现脑功能衰退."用进废退”是自然界的普通法 则.实践证明,人用脑越勤.大脑各种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越多, 形成的条件反射也就越多.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说过 :"精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振则生,生则足.” 明朝高濂也曾在《遵生八笺》一书中指出:"精 神不运则愚,血脉不运则病.”意思是说大脑经常不 运用就会愚蠢,血脉不运行或运行不畅则会生病.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庄子·知北游》里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素问·举痛论》也说:百病生于气也",强调的都是"气"之于人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中医养生保健以养气为首务,讲究以气养生,认为以气养生有延缓衰老、祛病延年的功效。那么怎样养气才能获得健康和长寿呢?  相似文献   

10.
郑清 《武当》2012,(5):51
道家丹宗九品法分三元,实则理本一贯,分言之,天元大丹、地元神丹、人元金丹;合言之,初成金丹、中成神丹、上成大丹。周天本是道家丹鼎门秘法中的显语,它从古代天文学中借用而来,周指周而复始的太极运动,即循环过程;天泛指广博,即宇宙天体。这样,小周天内循人体这个小天地,是内贯体内二十四部大脉的内在境界,因其注重体内的气感,强调在天人相应的过程中自动调整,又因初学下手时周运两仪(任督二脉),故而称为神气周天。而大周天则周运三界,是天地人三才合一,并外循宇宙这个大天地,融贯天地间的  相似文献   

11.
张绍堂 《武当》2000,(4):2-4
天人万物是一个整体,同受大自然的普遍规律主宰。这一普遍规律古人称之为“道”。“道”者,道理,规律也。“一阴一阳谓之道”。《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可见阴阳及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无不是阴阳运变的结果。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进一步指出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本。古人主张取象于天,并动用阴阳八卦五行之理探索宇宙万物。故《太极拳论》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学说是太极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命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习武者非常重视养生之道,健壮的身体基础是高超武功的前提。武林前辈从天地间万物生化的整体背景上去考察人的生命活动,要求习武功者顺应自然四时的变化,调和生理与精神的关系,沟通人体各部的联系,使人体处于天人相应、内外一致的最佳状态。中华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融入一些儒、释、道、医家的功法,众多拳种的杰出代表人物也结合本拳特点创编了多种功法,而五花八门的套路,也不约而同内外结合地向内求,意守丹田,讲究调身、调息、调心,追求松静自然,以收到不同程度的多种功效。  相似文献   

13.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5,(7):16-17
练习心意拳,要懂得“中和之道”。所谓“中和”之道,乃阴阳和合也,阴阳均衡,二气得调之谓。人在天地之间,能秉承天地之气,则能得中和之气。古人有:“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并且还说:“天下万物,同一和气。”而人则是“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14.
道起源于中国。用太极图表现较为明确的哲学观念,是我们祖先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及人性认识的高度概括,是万物生变的本源和法规,是中国文化的精义所在。老子在《道德篇》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养生者认为遵循这一基本法则,体现了阴阳和合,天人感应,合乎人体内外环境的自然规律,才是长生之道。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9,(11):145-147
一、张藏本《孙武兵法&#183;卷五&#183;奇正第四十五》原文(图4) 奇正第四十五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阴阳是也。代兴代废,四时是也。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有名之徒,莫不可胜。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  相似文献   

16.
从古代传统养生典籍中,概括瑜伽传统养生理论中的几种观点和学说,旨在为现代养生理论提供参考依据。 1 整体观学说 1.1 天人整体观 瑜伽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大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天地、阴阳、四时、宇宙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无不产生影响。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大系统中的统一整体,天体间的万物在其生长衰亡的过程中,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要使瑜伽养生学在此大系统中求得自身平衡和发展,应该是顺应其规律,为自身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杜子宇 《武当》2005,(11):14-16
李派太极是依“人天相应”之情而精“人天合一”之功,造化养用真益。“相应”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即知人知天。所谓“知天”就是详明无极而太极的自然真体和真机、真常和真在。无极、太极是我们祖先对自然大道精深理念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也正因如此,才让后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有其独特的立意与通盖.它蕴涵着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并依附于道家的阴阳学说,练形于外而运化于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太极”本来是指"气”的原始状态.<朝秘正义>中说:"太极请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分羊传>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起造天地,天地之始也.”就是说太极是一个无限大的混沌之气,也叫"太和”之气.它包裹天地八方,生成万物,并赋予万物生机.  相似文献   

19.
阴阳学说,是我国最早的哲学思想。最早的阴阳观念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后来被《周易》引入自然哲学对立统一的范畴。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就是说,阴阳生克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因此,人的养生活动同样是受阴阳总规律制约的,人的寿与夭决定于机体的阴阳状态。阴阳和(相对平衡)则寿,阴阳离(相对不平衡)则夭。如《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如《荀子》曰:“阴阳大  相似文献   

20.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植物繁盛,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专家提醒,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与夏气相通应,是说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功能最强。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具体到膳食调养中,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夏日炎热,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因此,保证胃肠功能正常,选用食物滋养补益,抵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