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层面分别阐释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研究认为:体育高考是出于对学生体质的关照,可提高对学科的重视度,利于学校体育地位提升,是长期教育设计的基本策略保障,是体育学习评价的国家层面的辅助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政府、社会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将体育纳入高考体系是当前一种比较热门的看法。“体育纳入高考”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研究法对当前热议的话题进行正反观点比较分析,促使人们对“体育纳入高考”问题有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高考加试体育"是近两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对学校体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能是一个"牛鼻子"的问题。自去年山东省将在2012年高考加试体育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在一线体育教师中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但最近山东省高考加试体育的决定和政策又有了变动,同样也引起大家的关注。把体育纳入高考有什么意义;高考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把体育纳入高考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存在哪些具体的障碍与困难(包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应当如何去解决;高考体育应当考什么和如何考才会可行和有效?本期栏目针对以上论点对高考加试体育进行专题讨论,以便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高中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学校体育工作实施不利的现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政策、条例、通知、意见等,但效果皆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高考将成为有效遏制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一项有利举措.研究对考试及高考的内涵、体育纳入高考的合理性、体育高考的指导思想、方向选择、考试内容、体育占高考总分与分数等级标准制定依据、以及体育纳入高考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辨析,以期为体育尽快成为高考科目并顺利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而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又是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将“进步度”纳入高校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次来优化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而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又是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将“进步度”纳入高校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次来优化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体育纳入中考已有多年的经验,中招体育加试的各项制度、内容以及考核形式越来越成熟,那么我们若想让体育在高考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制度、体系上去借鉴发展逐渐成熟的中考体育加试,全方位考虑,这样是否可以更好的发展学校体育,进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呢?近期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探讨体育进入高考的必要性,推进过程中障碍的解决预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推动体育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东体育高考改革情况,本文介绍了体育高考的功能与落实措施,重点阐述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单向维度与多向维度、政策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策略,实施这些发展性评价,有助于发挥体育高考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陈琦 《体育学刊》2002,9(6):12-14
终身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空间,要突破原有的只重视运动技术、运动能力的评价体系,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确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对大中小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指标和权重有所侧重,切实提高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传统体育教学评价的不足,提出了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从学生的选项、教师的评价、评分体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与新的教学模式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本刊第六期以"山东省高考加试体育"为例进行专题讨论"高考加试体育"的意义、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存在哪些具体的障碍与困难,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怎么考和考什么、标准如何制定也是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各地市中考体育的考试制度和办法在不断完善和改革,势必对高考体育加试可行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期栏目再次对高考体育加试、中考体育的相关稿件进行专题组稿,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学习评价现状和特点的分析,构建了一个评价结构合理、易于实践操作的学习评价体系。本学习评价体系不仅解决了分数与运动成绩提高难易程度相适应的问题,而且将学习进步幅度也纳入了学习评价体系中,使学习评价更加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13.
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探讨说课及体育说课出发,认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说课已经成为体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其意义在于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校本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学生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改变学校体育学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环节.基本设想是教材中单独成为一章,纳入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板块,最后提出了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的基本设想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构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体育资源、文体活动、产业贡献、科学成果、保障体系、组织管理、社会成效7个因素集。最终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水平属于"欠可持续发展"。建议:1)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纳入地方发展规划;2)制定科学评价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3)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运用资料法、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体育资源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高校体育资源在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存在运行经费短缺、安全综合防治机制缺失、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建议: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完善体育教师服务全民健身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统筹建立校园体育活动安全综合防治机制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校地共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考核目标,建设高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纳入政府民生实事,推动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纳入政府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课程以“模块”为基本单位,对学业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阐述了模块评价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其实施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实施体系的新构想。目的在于找出一套既切合实际又可操作性强,既具有人性化又具有弹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之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高中体育课程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这是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以及“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基础之上,对学校体育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要求.这一消息引起体育在线学术论坛(tiyuol.com)网友的强烈关切并进行讨论,体育纳入高考能否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能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能否保证实施的公平和公正,成为大家集中探讨的问题现选择部分文稿予以刊载,版面所限,部分文稿刊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法、评价分析法,阐述现行高考体育测试的形式和要求对中学体育教育的影响,提出正确处理高考体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茗 《体育学刊》2012,(5):85-88
我国高考的目的是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改革,有利于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保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提高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但也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新课程提出应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评价中,这一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关键还在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是否能真正理解评价的作用,能够真实、准确地评价自己与同伴[1]。由此可见,自评与互评在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笔者试从学生主体性评价方式的构成要因分析,并简要阐述其在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