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慕课、微视频为依托的翻转课堂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基于疫情期间对在线教育实践创新的迫切需要,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以翻转课堂和TBL教学模式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协作对话、课后评价3个方面对翻转课堂+TBL教学法进行了设计和应用.针对大规模在线...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文章根据世界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大学发展现状,提出了大学物理课程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而提出“慕课”教学模式。何为“慕课”?大学物理与慕课结合的优势在哪里?以及这种新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做了详述。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21,(6):9-12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体育改革,为高校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机遇,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普修课已成必然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足球普修课技术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大学普修课技术传统教学"足球游戏"运用存在缺陷、学生难以形成自主技术练习的习惯等问题。基于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足球普修课中,从学生、教师、学习小组三个主体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总体设计并指出课程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高学生对足球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15,(Z1):39-40
慕课,成为当下教学领域的研究模式,作为教学下面的体育术科教学,也可以运用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主要通过搜集慕课相关文献加上自己对学校情况和体育教学的理解,完成这篇慕课教学模式在体育术科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希望对研究慕课在体育术科应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慕课与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应用过程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把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规律,还可以理清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林辛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56-157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可保障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可行性,接着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最后总结了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建议。本文主要探讨体育教学中该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所得结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教育技术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依托。体育领域有关翻转课堂理论研究增长迅速,但实证研究却凤毛麟角,翻转课堂能否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以及引入后的效果如何,还需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论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厘清翻转课堂内涵、基本特征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分析了翻转课堂与传统体育教学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并论证了该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教学实效。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具有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最优化、教学平台二元化、学生学习自主化和个性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和全面化等基本特征;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2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融素质教育于第一课堂为指导思想 ,首次明确了基本体操作为独立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进一步丰富了基本体操教学内容的内涵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创立了“分数积累”式的考核方法 ,建立了“基本体操注重教学专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 ;总结了该模式在应用中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郭野 《当代体育科技》2020,(3):202-202,204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教育与"互联网+"的紧密联合呈现出"互联网+教育"新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下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得高校教育进入新的变革发展阶段。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教育"、翻转课堂的涵义,结合MOOC特征及翻转课堂的优势,充分认识翻转课堂给武术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尝试构建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武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期为促进高校武术课堂建设和武术课堂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慕课(MOOC)的视野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慕课这一新时代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阐释,对当前的高职院校篮球体育教学课程现状进行梳理。在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有效利用慕课这一课程教学模式来促进当前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融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篮球课程教学模式于一体,截长补短,充分发挥慕课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当前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11.
慕课课程中的翻转课堂实践于日语课堂教学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改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能力,高校行政服务于教师,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前都进行大量阅读,为课堂做充分准备;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需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要求师生充分利用精品课程、QQ、微信等平台进行交流。如此,翻转课堂实践于日语课堂教学之中,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日语水平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慕课的应用设计进行研究,从体育慕课的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等出发,设计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体育慕课模式,并将体育慕课应用于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慕课的探索及应用旨在联合各大体育高校构建"体育慕课网"并建立"体育慕课库",以期促进解决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传统体育课堂时间有限、人数受限且不可重复等问题,也为全民健身开启一条免费获取体育运动与健身知识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3.
王秀丰 《当代体育科技》2020,(9):111-111,113
在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背景下,本文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效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寻找出翻转课堂和体育教学之间的相同点,实现两者之间相互连接,促进高效体育教学早日实现现代化。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然后根据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高校体育和翻转课堂进行无缝的衔接和融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依据慕课视野,借鉴各种文献资料和深入探索的方式运用慕课教学模式加速体育教学课程的创新过程,同时将慕课模式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采用吸取优点的方式,将慕课视野下的教学价值凸显出来,以此促进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9,(1):10-11
文章对慕课概念及慕课的主要特点予以简单阐述,同时对慕课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困境也进行了分析,并从师资力量、丰富体育形式、改进体育教材等方面就如何提升慕课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建议,望借此推动慕课教学形式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已经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与趋势,基于此,聚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体操教学现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有序性、开放性、个性化、高效率的应用原则,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的应用,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9,(4):5-7
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优势进行探析,结合其优势及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适用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热潮,体育教学改革的目光逐渐投向体育课堂与信息技术的双向融合研究。本文通过结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借助广东省“双融双创”项目下的网络社区,尝试构建起中学体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以教学课例对翻转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实构思及介绍,最后对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做了反思并给出了建议措施,以期为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教学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5,(6):11-12
<正>随着近些年来各种课堂模式的开展与盛行,导致当下的教育态势发展早已不能停留于过去课堂上师传生受,布置家庭作业,回校检查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譬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回家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前置性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综合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良效;又如慕课教学模式下,大规模、开放的、网络课程吸引着学生,可以享受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课作为新的教学形式在教育行业中得到普遍使用,这也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文中以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堂上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体育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奠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