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能源利用过程碳减排途径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梳理总结山东省在CCUS政策和标准、示范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和人才及专利方面的现状,分析当前山东发展CCUS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完善CCUS政策支持与标准规范体系、加大CCUS示范项目支持力度、培育创新主体等战略力量、加强技术攻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该技术成本高昂,因此本文从能源成本角度,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0-2019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以江苏、河北、甘肃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CCUS对省域碳排放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CUS的实施使三省的碳排放效率增加;采用CCS实现相同的碳捕集比例,江苏省碳排放效率增幅及经济效率降幅均最大。采用地质利用方法,在270元/tCO2捕集成本下,河北与甘肃的经济效率略有增加,而江苏省的经济效率则略有下降。CCUS的实施对各省碳排放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影响与各省单位能源成本、GDP和碳排放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与工业(主要为煤炭)的生产与消费国,化石能源与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CO2减排形势异常严峻.中国承诺"3060目标",如何实现现有化石能源与工业的规模化碳减排与碳中和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碳减排必须依赖众多创新技术,如节能增效、低碳能源、碳汇等技术,其中,CO2捕集、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与托底技术.同时,经济、安全与规模化的碳封存技术是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大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专家简介:储伟,1965年出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5年获北美催化协会J.Kokes Grant奖;1995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CS评优。2013年12月份获得国际ENI Award环境保护大奖提名(意大利ENI公司是世界500强前100名)。研究领域方向为纳米碳材料(碳纤维、石墨烯)、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清洁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油气转化、氢能、锂电池、电容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封存(CCUS)高效技术、催化燃烧和尾气治理技术及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的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对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面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文章提出通过能源变革,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的电力脱碳与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以及能源需求侧的能源利用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6.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带来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科技是支撑碳中和目标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在梳理碳中和相关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碳中和的战略行动和科技布局特点,发现:各主要国家通过立法监管、能源战略、技术路线图、碳市场等政策行动全面推动碳中和目标;在科技方面,重点布局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变革性绿色低碳技术,抢占未来绿色工业革命科技制高点。文章针对实现碳中和的“减排”和“增汇”两条根本路径,围绕“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再造低碳产业流程”“生态固碳增汇/负排放”三大方向提出了需要重点布局的14个重要科技问题研究,以引导超过70项关键技术突破。在分析碳中和国际行动和关键科技问题基础上,围绕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顶层设计,强化面向碳中和的科技研发体系,建立零碳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前瞻部署生态固碳等负排放技术,以及加强系统性解决方案在碳中和行动中的应用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碳中和战略科技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思维发达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过程也是思维劳动的过程,是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解题的过程。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思维科学应该为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提供思维方法和思维理论的支持,让中国也出现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中松博士。思维科学研究应该为中国成为科学发现大国、技术发明大国贡献一份力量。只有深刻地认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把握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理论。科学发现与技术…  相似文献   

8.
徐爱春 《现代情报》2011,31(3):71-74
如何高效地实现区域化科技技术共享与服务是当前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在研究了网上技术市场优缺点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技术共享与服务平台。平台采用轻型J2EE三层框架体系结构,整合了邮件、即时通讯、短信、智能搜索等子系统,实现了技术信息供求发布、技术信息收集与推送、项目交易等功能。通过近3年时间运行,平台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9.
彭巍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201-206
区块链与司法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作出的技术应用创新,本质上是区块链自身的技术特征与我国司法的价值追求的内在契合和相得益彰,包括数据真实与司法公信相契合、智能合约与司法高效相契合、数据可信与司法便民相契合、分布式共识与司法分权相契合。区块链技术与我国司法制度的深度融合使司法区块链完全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块链技术,无论在技术抑或是理念层面都根据社会主义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作了调整和改进。过去理论界对于区块链技术在法律层面可能引发的应用风险和监管盲区的认识,对我国的司法区块链都不再成立,但我国司法区块链建设还需解决自身引发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是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与生物、电子信息、计算机模拟、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等明显特征。在此基础上,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重点与内容是以重大前沿性技术研究为基础,研发与农业节水相关的重要关键技术,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非径向的SBM模型测度了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并分析了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分解,从技术进步效应、效率追赶及“创新者”区域等角度探索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主要结论有:2000-2011年间的全国二氧化碳平均排放效率仅为54.9%,效率偏低,相对于效率前沿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全国二氧化碳生产率MLPI指标平均增长率为0.62%,增长率较低,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丁毅  宋革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34-35,55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也日益增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大气中CO2含量显著增高,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本文根据CO2地质处置的机理和措施,结合徐州地区地质实际情况,探讨将CO2气体处置于深部含盐水层、深部不可采煤层和深部含水灰岩层三种场所的反应原理和具体措施,以及可能的处置地点。  相似文献   

13.
以半经验分子轨道的AM1方法计算出分子热力学参数,研究了二乙烯三胺吸收二氧化碳过程的热力学。二乙烯三胺吸收二氧化碳包括两个过程:靠分子间作用力的物理吸收和形成甲酸胺的化学吸收。在两个过程中,一个二乙烯三胺吸收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在热力学上最为有利;氨基甲酸分子中羟基氢离子的电离,在质子受体(如水分子)存在下更为有力,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碳减排状况,为现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改进提供经验依据。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存在碳减排效应,并采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PSM-DID等方法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转型的传导路径,最后分析试点政策的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1)试点政策显著降低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碳减排效应;(2)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转型都是试点政策实现碳减排效应的作用路径,绿色技术创新在降低试点地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中分别发挥了12.38%和5.51%的作用,能源结构转型则分别发挥了3.74%和0.47%的中介效应作用;(3)北京的碳减排效应在6个试点地区中最强,其次是上海和天津,湖北和重庆的整体碳减排效应较弱。研究结论为更好实现“双碳”目标、同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的主要启示包括,要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减碳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预测中国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基础上,量化设置了运输结构优化和交通技术进步影响参数,设计了基准情景、结构优化情景、技术进步情景、低碳情景,测算了中国交通运输的碳减排潜力。研究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交通运输碳排放明显回落,若疫情逐步有效控制,交通运输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到2030年,中国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减排潜力为8.20%,结构优化的减排潜力为7.08%,低碳情景下减排潜力为14.45%。低碳情景下,公路民航运输碳排放显著下降,水路城市客运碳排放微降,铁路运输排放上升。公路、民航运输的减排潜力为23.71%、10.43%,公路民航领域是交通运输行业减排的重点领域;水路运输、城市客运减排潜力为2.76%、4.40%,技术进步可以抵消结构优化带来碳排放增量;铁路低碳情景的碳排放高于基准情景增加20.08%,是由于结构优化使得铁路货运周转量大幅提升,远超过铁路技术进步带来的减排效果,但对于交通运输系统整体起到了最优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用扩展的环境生产技术函数,分析FDI、经济系统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工业化水平对中国碳足迹强度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分析检验证实,结果表明:流入FDI规模与中国碳足迹强度呈现U型关系;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以及研发投入加强都将改善中国对外开放经济系统的环境生产技术;工业化进程加剧了中国的碳足迹强度。基于此,从改善中国碳足迹角度提出低碳发展路径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交通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占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比重不断攀升,使城市发展面临排放增加、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根据济南市交通工具现状、技术水平等变量建立LEAP模型,测算实施CNG\LNG清洁能源计划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实施CNG\LNG计划到2030年可减少约1200万吨CO2排放,约占未实施CNG\LNG计划交通行业排放的45%,减碳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V2G(Vehicle-to-grid)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双向互动技术,随着低碳交通的提出和发展,V2G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本文就V2G技术双向互动、高效协调、互利共赢等特点做了全面介绍,对电动汽车(V2G技术)促进CO2减排、整合可再生能源、平衡电网峰谷等一系列节能降碳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V2G如何为电动汽车车主创造经济效益。最后,文章从技术创新、终端市场培育、政府导向等方面对V2G技术的发展将引领一场传统汽车工业的低碳革命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