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可有效获得地下数米到数千米地层的电性参数。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铁路、公路等隧道勘探,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的基本原理、特点、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结合地质、钻探等手段,成功解释出了蜈蚣山的隧道岩性分布和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依据物探资料布设了验证钻孔,经验证物探成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是隧道勘察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马跃  赵虎 《内江科技》2012,(10):20+4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CSAMT与MT结合的双源型电磁法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的物探系统。本文介绍了EH4电磁成像系统的原理、特点、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通过对新娄山关隧道DK173+620~DK178+240段进行勘察,结合其它手段,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位置;岩溶、软弱带及富水带的埋深和规模。同时说明,该方法可对隧道的软弱层、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赋存进行超前的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电气化铁路工程随之增多。由于电气化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需敷设通信光缆及电缆线路,而这些线路一般都埋深在铁路沿线地下1m左右的位置,从而使得通信线路很容易受交流牵引网的影响。为了确保通信设备能够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电气化铁道通信线路进行必要的电磁防护措施。基于此点,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电磁防护技术,进而分析了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影响的主要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电磁屏蔽方法是抗干扰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屏蔽体上的孔洞又是造成电磁泄漏的主要原因。对孔洞的电磁泄漏的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泄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电磁位置跟踪器系统误差导致的参数失真问题,结合已有的参数解算方法,对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姿态矩阵正交化方法。基于电磁位置跟踪器的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实验所需的硬件模块。实验表明,该正交化方法有助于提高姿态参数的稳定性和降低姿态参数之间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利用瞬变电磁法在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的应用研究,并对瞬变电磁法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反演处理,获得该区的电阻率断面图,进而分析研究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矿层位置及矿层走向。将研究结果与该地区实测钻井资料进行比对可知,砂岩型铀矿矿层位置分布情况基本相同,进而利用瞬变电磁法在该地区进行扫面工作,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生产工作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7.
采样后的瞬变电磁信号数据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造成数据处理时分辨率较低,进而出现异常解释信息,影响后续工作进程,因此,必须选取合适的方法对其讲行去噪处理.本文集中对三点指数逼近非线性平滑去噪、基于小波阈值的信号去噪、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信号去噪、基于小波包的信号去噪等方法及效果进行比较,对瞬变电磁法的去噪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磁辐射及其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磁辐射污染直接影响环境及人体健康。本文对电磁辐射、电磁污染的概念进行了介绍,讨论了电磁污染的分类、危害,讨论了进行电磁环境检测的方法,并提出了进行电磁辐射防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卿志  刘铁 《今日科苑》2007,(16):152-152
瞬变电磁(TEM)测量工作由于电频噪声的影响,使得测量精度降低,严重时会造成有效信号的失真,给数据处理和解释带来麻烦。本文对电磁噪声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采用"8"字型小线圈在强外界电磁噪声地区进行岩溶注浆检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陈中剑  杨庆新 《大众科技》2006,(6):23-24,15
电磁声发射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可以用来对导电薄板进行损伤评价.该技术通过对被测物品的局部施加一个电磁场,使其产生声发射响应,从而对缺陷位置进行定位.文章首先介绍了电磁声发射技术的原理,然后用有限元法对电磁声发射技术的耦合场进行了分析,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坪宝地区有黄沙坪、宝山两个大型Pb、Zn(Cu)矿床,由于矿山长期开采,前几年矿山的铅锌资源已处于危机状态。但通过近两年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开采铅锌矿的开拓系统深部,又发现或找到了厚度较大、质量较好的铅锌(铜)矿体及大规模的矽卡岩型(铁)钨钼多金属矿体。文章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区内成矿地质背景、铅锌矿控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背景及成矿模式,对坪宝地区深部铜铅锌及钨钼资源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初步确定了区内深部找矿靶区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的资源科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云甲 《资源科学》2005,27(1):14-19
在论述我国矿产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内涵及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基础上,讨论了现代资源科学在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我国矿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往往都源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研究中需解决的不少问题正是资源科学关注的领域,运用传统的地矿学科知识与思维难以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迫切需要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作指导,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综合性研究,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等特点,决定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张玉韩  侯华丽  沈悦  董延涛 《资源科学》2018,40(9):1716-1729
中国贫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如何统筹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及其他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是当前实施开发式扶贫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功能区划角度出发,选择贫困程度较深、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的乌蒙山片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对矿产资源丰度、生态环境指数、交通优势度、缺水程度、工业化水平等要素进行了分县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用判别分析法将乌蒙山片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三种功能区类别,并针对各功能区特点提出了差别化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扶持政策。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乌蒙山片区实施开发式扶贫提供决策支撑,对其他贫困地区同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矿产储量估算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产储量估算过程及软件开发新技术的调研,对传统储量估算(断面法、块段法等)和地统计学储量估算及可视化做了详细研究,实现了基于COM的集三维建模、储量估算为一体的可视化储量估算系统,该系统已经对某矿区数据进行了储量试算,结果与勘探报告一致。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鑫汇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矿石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磨矿细度及最佳的药剂制度是实现矿物回收的关键。本文就进一步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影响双矿集团生产的地质问题,建立以三维地震、无线电坑透、直流电法仪为基础的地质构造探测技术,采取有效的手段有针对性做好矿井地质工作,促进煤矿安全高产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矿山表外资源可利用性技术经济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5年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矿山表外矿资源可利用性技术经济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首先对矿山表外矿资源利用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然后在对矿山生产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地运用成本效益比较法、边际分析法和机会成本分析法 ,建立了矿山表外矿可利用性临界品位计算的数学模型。模型突破了只有在矿山生产能力有富余时才能利用表外矿的分析观念 ,导出了在生产能力满负荷时的临界品位计算公式 ,从而为更充分地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了分析、评价依据。该研究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江西某露天铜矿山表外矿资源可利用性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其分析结果对此矿山表外矿利用决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并且 ,这一应用成果为模型的推广提供了操作案例。  相似文献   

19.
在描述鸡冠山镁石矿业项目区的基础上,确定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防治措施布设原则,对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弃渣场、矿区道路、临时堆土场防治措施进行了典型设计,并说明了植物栽植方式及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土地资源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从浙江省的实践上看,如果对矿山开发影响到的土地资源有预期地规划布局,则往往能取得十分显明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尤以建筑石料和水泥灰岩露天开采矿山最为显著。本文通过对余杭区露天开采矿山的土地开发利用研究,认为合适的规划布局和采用夷平式开采能有效提高矿地资源转型效率,同时能最大限度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此从区位条件和法律法规条件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我省露天开采矿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为手段、以土地资源利用为目的"的矿政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