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团队内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系统论与控制论为基础描述了个体知识转移过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高校团队内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Vensim PLE软件实现了系统仿真,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的团队内知识转移过程,并能为相似的知识转移过程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将系统动力学引入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实施动态仿真,在界定系统边界的基础上,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主要系统动力学方程,旨在利用系统动力学定量、动态预测的特点对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和更新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提出产业集聚效应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集聚效应形成的正反馈特征,分析了人才、技术和资金"流"的因果关系.建立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模型对产业集聚效应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并能够为区域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为背景,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东莞市的产业中涉及的各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在广东省双转移大环境下,分析东莞市产业发展的状况,为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指导.通过vensim软件进行分析,寻找促进东莞市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依赖现有的金融支持渠道却呈现出供过于求的产能过剩现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解决产能过剩现象,恰当的金融支持渠道是关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和逻辑模型,对沪深股市的新能源产业代表品种进行金融支持效率的实证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得出具体金融支持渠道的有效性以及相关程度,从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Vensim PLE 软件实现了系统仿真,并验证了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灵敏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中文化差异视角下的知识转移过程,能较好拟合文化差异对跨国组织知识转移量的倒“U”型影响,并能为相似的知识转移过程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开放量子系统的状态转移问题.利用刘维尔超算符将其矩阵动力学模型转换为向量形式.给定一个耗散的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一个随时变化的外部控制场中,以系统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密度矩阵的误差平方作为性能指标,推导出改进的状态转移最优控制律.在数值仿真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一个热浴中的自旋1/2粒子系统在单个外部控制场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在所提出的最优控制作用下,分别选择本征态、纯态和混合态作为系统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对此系统中状态转移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系统边界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集群演进模型,并给出主要系统动力学方程。然后,对不同假定常量值模拟环境下的输出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碳产业低碳转型动力提升策略问题,借用传染病模型的分析思路,基于SEIR模型构建了的高碳产业低碳技术扩散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anylogic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构建高碳产业低碳技术扩散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随着参数的变化,高碳产业低碳技术扩散平衡点和活跃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当高碳产业低碳技术扩散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一旦有新的低碳技术扩散源,低碳技术将在企业之间不断扩散,并最终进入某一个平衡状态;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时,无论刚开始有多少企业进行低碳技术传播,系统最终将进入无低碳技术扩散的平衡状态。根据仿真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四条对策:(1)多渠道创造低碳技术扩散源;(2)多层次提升低碳技术转移意愿;(3)多方法提高低碳技术转移成功率;(4)多方位提升低碳技术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杨翠兰  吴绍波 《情报杂志》2012,31(8):177-181
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能力对集群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对原有的四维螺旋模型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齿轮式四螺旋模型;其次,探讨了产业集群中单向知识转移和双向知识转移的路径模型和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政府和中介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ERP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财务决策工作中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应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架,探讨如何利用数据析取功能,将ERP财务子系统中已集成的数据信息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为财务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姜松  曹峥林  王钊 《软科学》2013,27(2):6-11
基于1985~2009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与GARCH模型对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及其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显著提高,但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西部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最低的是中部地区;我国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演化中存在"集簇性"、"非对称性"以及长短期演化存在差异的规律性特征。基于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书凯  刘二林  俞葵 《软科学》2016,(11):34-39
运用面板模型,以2009~2013年财政对芜湖市中小企业支持情况为样本来研究财政支持对中小企业后绩效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资金支持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后绩效,提出建立对中小企业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投入机制;不断强化对财政支持资金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中小企业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项目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解决创业企业财务绩效指标的赋权问题和综合评价的简化,在建立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财务绩效评价系统,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对创业板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岭 《科研管理》2020,41(8):95-104
科技企业面临较高的技术创新风险,良好的融资体系可以通过容忍并承担技术试错和商业探索的风险较好地支持技术创新。本文比较了股票市场股权融资与银行信贷债权融资对技术创新风险容忍度的差异,基于52个国家或地区跨国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和债权融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融资具有更高的风险容忍度更能提升企业家风险偏好,因而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有利于支持技术创新;发达国家成熟股票市场比发展中国家新兴股票市场更能促进技术创新;股权融资无论经济上行期还是下行期都能更好的支持技术创新。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提高融资体系风险容忍度、降低股权融资约束、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科技融资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玉琪  扈瑞鹏  赵彦云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73-1679
基于2008-2015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普查数据,利用广义倾向得分模型,刻画金融支持强度变化对不同规模和所有制企业RD支出的动态效应曲线,量化评估金融支持激励高新技术企业RD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中型和小微型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水平、人力资源、科研能力、国有性质及发展年限与其获得的金融支持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支持可有效提升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且都存在边际效应"饱和点",对小微企业RD的促进作用总体优于大中企业;进一步细分企业所有制,发现金融支持对非国有性质企业RD的激励效果更佳,作用范围更广。研究结论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财务状况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在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势克服传统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缺陷,在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这一客观赋权的公司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方法得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建立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收集的5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财务风险状况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竞争力是现代财务学科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中新的研究方向,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了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中的部分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行政职能部门制定宏观管理策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视角研究了企业创新力;从创新系统视角,分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开展创新活动强度两个阶段研究创新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具有较强创新力,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显著。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创新创业孵化、中介服务和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中介服务、人才支持、金融支持、产学研、国际交流等,其中金融支持、国际交流对企业创新力提高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