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演变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在南极冰河深处,科学家正在利用世界上最不寻常的望远镜进行一项全新的天文学研究.这种天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光线,而是超新星和类星体中心发出的可怕微粒--微中子.南极地带介子和微中子探测器(简写为AMANDA)没有望远镜,没有目镜,也没有圆顶屋,它由大约700个保龄球大小的玻璃传感器组成.这种传感器可以捕捉到南极冰河1英里深处微中子与原子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微弱蓝光.……  相似文献   

3.
每个夜晚,成千上万的天文学爱好者们都会在他们的院子中将他们的数码相机或望远镜对向那布满繁星的天际。也许就在同时,天文学家们也在用他们设在山顶的高倍天文望远镜注视着同一片天空。尽管天文学爱好者和天文学家们每天都可以获得成千上万的天文图片,但是他们却很少互相交流他们各自获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文中回顾了空间天文学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特点,以及迄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中国空间天文学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空间太阳望远镜的计划。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的历史从某个角度上说就是天文望远镜发展的历史。1609年,大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通过这个望远镜,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还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2000—2010年美国天文学发展规划。它包括5个最重要的 优先领域和为实现此科学目标而推荐的大望远镜建造计划。探讨了中国天文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1 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8.
现安放于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2.16米望远镜,于1958年开始设计,1989年安装落成,是我国第一架自行研制的2米级光学望远镜,也曾是远东最大口径的望远镜。2.16米望远镜的建成使得中国天体物理学研究进入光谱研究的领域,观测能力扩大到了银河系外,被誉为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建造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天文学,尤其是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梳理这段时期中国希冀拥有自己的2米级望远镜发展天体物理学的梦想,再到大跃进期间变成"自力更生"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这架当时技术上难以达到的望远镜的过程,探讨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潮、政治运动对作为基础理论研究学科的天体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6-I0017
<正>[导读]恒星如何在超新星爆炸中分崩离析是天文学最大的谜团之一。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的帮助下,这个谜底终于开始被揭开。据美国国务院网站消息,恒星如何在超新星爆炸中分崩离析是天文学最大的谜团之一。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的帮助下,这个谜底终于开始被揭开。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也正是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的400周年。在过去400年间,从使用两块镜片手制望远镜的“窥天”创举,到大规模、高速度、巨投入的“向宇宙进军”,伽利略及其后继者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专家,他第一个用国内2.16米光学望远镜发现新的类星体,开创了使用国内设备开展活动星系核观测的先河.主要从事活动天体的理论研究、高能天体的观测分析、多波段研究、数据分析技术、天文信息技术以及LAMOST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1LAMOST的立项背景及意义光学光谱包含着遥远天体丰富的物理信息,大量天体光学光谱的获取是涉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诸多前沿问题的大视场、大样本天文学研究的关键。但是,迄今由成像巡天记录下来的数以百亿计的各类天体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约万分之一)进行过光谱观测。其原因是长期以来,一具望远镜同一时间只能记录一个天文目标的光谱,这种状况直到80年代“多目标光纤光谱”技术试验成功才有了转机。一具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同时测量的天体光谱最多可达660条。世界上几乎所有4米以上的望远镜都已采用或计划采用多目标光…  相似文献   

13.
天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主的科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的科学。它既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又沐浴着当代高科技的阳光。从我们的祖先仰望星空的那一刻,到伽利略发明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伴随着接踵而来的各式望远镜的发明以及各种挑战极限的观测技术的产生.宇宙展现给人类的画卷显得越来越壮丽。众所周知,天文观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于2010年6月将放置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海拔3100米Gornergrat的K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口径3米)成功拆卸,并于当年9月运送至亚毫米波观测条件更好的海拔4300米的中国西藏羊八井。目前,望远镜的安装调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将于2011年8月采光,进行试观测运行。以该项目为基础所成立的"国家天文台/西藏大学联合天体物理中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西藏大学乃至西藏地区天文学发展的重要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和动画视频,HubbIe太空望远镜能够望见的各种天体如行星、恒星、星团、星系,甚至整个宇宙的精美图片,这些图片非常令人着迷。“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余聪博士谈到与天文学结缘的初衷时这样说,“天文学是利用物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宇宙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天文研究经常需要处理大量枯燥的数据,但是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现象背后蕴藏的物理规律。为天文现象提供合理物理的解释,这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6.
张蜀新  彭子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70-673,688,689
1科学背景 射电天文学利用射电望远镜在无线电波段“观察”天体。传统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3个主要部分——反射面、接收机和指向装置。来自太空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极其微弱,70年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还翻不动一页书。阅读宇宙边缘的信息需要大口径望远镜,由于自重和风载引起的形变.传统全可动望远镜的最大口径只能做到100米。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1,(1):64-67
在美国,过去在家里的地下室里自己动手磨制望远镜、在院子里观测的业余天文学.是一种很少被人知道的爱好。但现在,它已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业余爱好,大约有30万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美国人是业余天文爱好者。随着望远镜价格的降低、质量的提高,再加上许多望远镜还配备了高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天文爱好者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众》2000,(2):7-7
中国的天文望远镜研制从无到有,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研制2米以上天文光学望远镜和国际一流的天测仪器及太阳仪器的能力。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小型天文望远镜最大的出口国。 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建成了2.16米、1.56米及1.26米红外等三台新的大型望远镜,为我国实测天文学增加了有力的武器,也使我国天文仪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主的学科,虽然它有悠久的历史,但近代天文学,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归结为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成第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开始,他用自己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的环形山、太阳的黑子、木星的四颗卫星和金星盈亏等,并知道天上的银河是由无数的恒星形成的一条亮带,从日心说的提出到大爆炸宇宙学的创立,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天文卫星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坐地观天的方式,实现了对宇宙天体整个电磁波段的观测,并因而产生了空间天文学。空间天文学不受地球稠密大气层的影响,主要利用伽马射线,X 射线,紫外线和红外线4种波段来观测宇宙,是当代科技的重要前沿。美国宇航局为此制定了一个大天文台系列天文观测卫星计划,计划以这4种波段为特征来研制和发射4颗卫星。目前已发射了两颗,即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钱德拉"是第三颗。哥伦比亚号发射"钱德拉"已是竭尽全力了1999年7月23日,搭载着"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