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科技人才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吸收国外发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和提升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管理学与心理学中激励理论对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启示;然后,总结与梳理了国外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在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1127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文化环境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正向显著影响;创新文化环境在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影响不受创新文化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青年科技人才需求特征的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结合中科院实施"创新2020"的总体规划,通过对青年科技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借鉴相关激励理论,着重探讨了个人发展空间、研究氛围、团队科研项目和经济收入这4个需求因素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作用,并对建立与完善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创新环境的本质而言,管理体系的构建作为基础要素,对科技人才创新环境的培养奠定基础。而从激励因素角度出发,激励机制对于科技人才创新环境构建提供有效途径,最终达到推动人才培养环境逐步走向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清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导向性、针对性、时效性的科技人才激励模式,以助力企业稳步迈进综合激励新阶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同步激励理论建构分析框架,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基于280份问卷调查结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职责分类、不同年龄段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20~30岁的科技人才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41~50岁的科技人才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31~40岁的科技人才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创新实施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高级技能型人员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且偏向于物质激励。由此得到启示,新时期国有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分级分类为原则,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岗位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以“物质+精神”双轮驱动构建精准化、多样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同步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工程,建立高效有序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构建互动式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校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高校科技人才有效激励的途径,准确把握激励的量与度。  相似文献   

8.
白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0):1482-1490
科技人才称号的管理与使用,事关科技强国建设战略大计。近年来,科技人才称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广为诟病,引发全社会对诸多科技人才称号管理问题的深沉担忧。因此,系统研究科技人才称号的历史渊源、内涵本质、异化问题,进而找到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回归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历史看,科技人才称号因科技人才计划实施而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存在合理性。从内涵本质看,科技人才称号是特定科技人才计划的入选身份标识、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赋予杰出科技人才的学术荣誉,更是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但现实中因科技人才称号使用标签化、终身化、商品化、权力化问题异化了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需进一步优化人才计划顶层设计、实施人才项目精细化管理、改革人才评价制度体系、强化人才责任使命担当、重塑社会人才价值观念,以回归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发挥科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昀鋆 《学会》2014,(11):11-21
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往往与社工机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机构吸引力不足有关。因此,如何有效地察觉社工机构激励机制的特殊性,从而建立科学、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是社会工作机构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以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为视角,尝试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激励的必要性、特殊性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激励机制进行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人才价值观认同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科技人才最根本的隐性因素价值观入手,结合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利用Rokeach 的“价值观调查”量表探析了科技人才对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之要素的认同程度,并深入分析科技人才价值观结构、实现路径,旨在为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探析与科技人才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有效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发挥我国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笔者拟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结合科技人才对激励方式的需求调查,实证分析一些企业人才激励的成功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人才激励方式对策建议,以期为科技人才激励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妍 《今日科苑》2010,(8):137-137
本篇结合需要型激励理论和学校生活实践,构建新型教师激励机制。需要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两个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学校的激励机制不能太过单一,要注意教师需要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另外注意学校人际关系的优化,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以教师为本的激励制度就一定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军队科技人才战斗力与降低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成本为目标构建军民融合式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模型,求解并分析非对称信息下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通过因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特定条件下,最优激励系数是地方高校风险规避度、波动方差的减函数;(2)最优激励系数是军队科技人才战斗力水平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两种努力程度互补水平的增函数;(3)最优激励系数是单位努力成本的减函数。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文中的主要结论,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民营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入手,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与玛汉.坦姆仆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等理论,对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最终以上述统计分析为基础,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和需求,提出了推行全面薪酬战略和知识资本化制度、注重个人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的设计、提供健康和谐自主的工作环境、创新激励机...  相似文献   

15.
李杨 《科学中国人》2014,(7S):55-55
本文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需求满足程度和需求期望分析,得出管制员目前的五种需求满足程度都处于低水平状态。最后,设计出空管安全激励机制,有助于减少人的因素对空管安全工作的影响,对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效率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相当迅猛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然而在这些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缺乏的情况,同时人员的流动性大,导致人才流失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长远发展。究其主要原因,还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现阶段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逐渐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陈妍 《今日科苑》2010,(10):88-88
本篇结合需要型激励理论和学校生活实践,构建新型教师激励机制。需要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两个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学校的激励机制不能太过单一,要注意教师需要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另外注意学校人际关系的优化,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以教师为本的激励制度就一定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山西晋商人身顶股制不仅具有西方经典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的特点,同时凝聚了现代人力资本管理精髓,对现代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加企业人力资本的使用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人才在江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业强省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江西省科技人才发展在总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人才政策和科研投入为人才助力和创新加速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人才招引难、留人难,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人才创新载体、人才生态环境、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江西省现有科技人才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从科技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就如何加快推进产业与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邓聚龙教授的灰色关联理论,结合西藏科技人才现状对影响西藏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各影响因素对其关联程度。分析结果显示选取的影响因素指标具有科学性,对西藏科技人才开发作用明显。其中每万人大学生人数作用最大,其次是科研经费投入、专利授予数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