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用卡产业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年青  陈万义 《预测》2004,23(1):78-80
研究信用卡产业收益最大化的问题,建立了收益最大化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且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对信用卡行业最优化问题尚缺少科学的系统研究,本文针对该问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信用卡产业最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小型办公审批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业务规则纷繁、复杂、动态、缺乏集中管理机制等种种问题,采用Drools规则引擎技术对业务规则进行封装,从而实现集中管理。结合办公审批需求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状态机的轻量级工作流系统,实现了程序与业务逻辑的分离,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将其集成到办公审批系统框架中。以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为例,将该框架应用其中,实践证明该研究成果是可行的,并能应用于其它中小型办公审批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急速发展,信用卡消费行为的风险评估已成为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风险预测的研究常采用单一的BP神经网络算法,但该算法存在一些固有缺点,如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收敛速度较慢等,这些缺点会影响风险预测的效果.针对单一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将BP神经网络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它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础,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并通过数据集的实验证明该混合算法要优于单一BP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有效提高信用卡消费行为风险评估中的检测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测井模拟器考核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一般考试系统的组织结构存在试题库结构冗余、组卷效率低下、难以保证培训考核效果的问题,引入变种的遗传算法思想,来设计和实现测井模拟器考核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并探讨了具体开发流程和实现。通过实验表明应用变种遗传算法后明显降低了系统冗余度,提高了系统自动组卷的成功率和收敛速度,取得了满意的组卷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务管理中的排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根据目前高校排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解决方案,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排课系统中的资源冲突、课程优化问题。实验证明遗传算法能够简化程序的复杂度和生成最佳课表时间,并且易于学习和应用,能够在理想的时间内找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6.
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智能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科研项目立项评审的智能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工程的部分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及其在科研项目立项评审的应用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实际应用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智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材料申请审批系统实现了材料申请审批的网上办公,对企业提高行政效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材料申请审批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关键技术,通过对该软件的应用效果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材料申请审批系统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遗传算法源自生物自然选择与遗传机理,是一种随机搜索与优化方法。因该方法可实现对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工程领域,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基于对遗传算法有关理论的描述,阐述了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侯丽萍  石磊 《科技通报》2012,28(5):159-162,166
根据遗传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各自特点,在遗传算法框架上,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中跟随蜂选择\搜索策略,代替遗传算法中的变异操作,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跟随蜂选择\搜索的混合遗传算法,并应用到0-1背包问题中。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论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福 《科技广场》2004,(7):100-102
随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风险及其防范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历史,并论述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当前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形式。最后就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与信用的内在关系,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基本信用信息采集系统、信用评价与查询系统、信用动态跟踪及反馈系统、政策法规体系、信用管理系统的主体确定等方面,探讨了电子商务中信用管理体系所应包含的基本元素。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重点应当放在企业间信用管理层面上的观点。文章最后从国内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现实出发,从明确政府职能、培育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用民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在山东某地区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了相关数据挖掘,通过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与资产规模负相关;与贷款净资产比率、流动性正相关;资产负债结构与成长性与信用风险的关系呈现抛物线状,存在一个相对合理区间,在这一区间内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较低。信贷管理过程中,利用本文结论,将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从财务数据入手,迅速而又直观把握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并以此作为授信审批及后续贷款定价的重要依据。本文旨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急需的理论探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相关科研人员及金融从业人员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两岸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兆本  缪林燕  李洪涛 《预测》2004,23(5):39-42
信用环境及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是两岸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并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试图指明信用体系的建立,信用环境的改善,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改进企业信用管理的关键所在。比较了两岸企业外部信用环境的现状;企业对其自身信用管理的认知,信用管理部门的功能及管理模式;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与征信机构.银行之间的互动关系;信用管理民间组织的作用等。相信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企业经济交往将会得到发展,两岸企业所处的信用环境将得到改善,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也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企业赊销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赊销风险的特征,提出将"赊销风险度"作为新的赊销风险度量标准,在定义赊销风险度的基础上,将企业赊销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并将支持向量机(SVM)引入赊销风险评价,建立了基于SVM的企业赊销风险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灏  刘嵩 《科技与管理》2002,4(1):73-75
为了中国个人信贷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银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提出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善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从对中国第一家信用公司所建立的个人信用体系的介绍入手,分析了中国现阶段的个人信用体系模式所存在的较大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述评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河北省2004-2013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和基于C-D生产函数下的贡献度差异分析方法,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入手,选择银行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信贷效率3个层面对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信贷结构,最后是信贷规模.但是整体上河北省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升级并未实现互动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苏凤启 《科教文汇》2012,(12):16-16,66
本文着眼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从构建多方位的诚信教育体系,完善诚信教育制度保障和搭建医学院校多层次的诚信品质养成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对医学院校的诚信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社会信用体系涵义的分析,认为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交易的辅助性社会系统”。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却有一个清晰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四层:基本经济秩序原则与保障体系、信用环境、信用服务机构和机构内部信用管理机制。据此结构,本文进而提出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政策取向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个人信用信息真实性保障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用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考察,一是征信数据源单位对当事人信息的采集过程;二是征信机构从对个人征信源数据的收集到数据的组织、加工等整个征信过程。围绕个人征信过程中保障个人信用信息真实性的实施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三种途径,即信息来源原始性保障、信息处理程序合理性保障与征信主体权威性保障。  相似文献   

20.
构建有效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模型,是信用违约互换研究的核心。针对核心问题。在信用违约互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信用违约互换的现金流出发,对信用违约互换的价值进行分析,并采用风险中性理论,根据面值挽回率的偿付结构得到信用违约互换定价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