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欧班列开通能否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技术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8-2018年25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平均提升了9.81%;异质性检验发现,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且集中在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机制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开通通过城市创新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渠道推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拓展性检验发展,中欧班列开通并未引致开通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创新资源虹吸效应,而且中欧班列开通对省内地区和省外邻近地区产生广泛的创新效率溢出效应。本文揭示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3)
中欧班列的发展为中外货运提供了更多选择,针对D公司存在的需缩短货运时间问题,本文在中欧班列开通情况基础上建立双目标路径选择模型对D公司存在问题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理论的中欧班列集成运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运行问题中的因果关系,认为国际中转枢纽港地位和功能缺失是制约中欧班列集成运作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按这一思路,在梳理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国际中转枢纽港形成国际物流境内集货、中转和发车等功能,并将其作为构成跨境快速通道网络中的内陆起始港,为国际物流快速通道网络在时间、空间和经济绩效指标比较方面奠定理论基础。在阐述国际中转枢纽港形成必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西安(陆)港作为国际中转枢纽港进行中欧班列集成运作的模型;结合当前各地中欧班列孤立运作与集成运作模式的比较,验证构建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理论与中欧班列集成运作的合理性;总结相关结论,并提出中欧班列集成运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中欧班列"是欧亚大陆货物运输新的渠道和基础设施"互通"的重要举措,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运输合作平台。文章在阐释"中欧班列"运营的战略意义和存在问题后,提出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新的运输方式,指出"中欧班列"在我国对外贸易运输中的地位与作用有限,只适用于远离东部沿海港口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国际大通道沿线地区,且在合理的地域范围内运输适宜的货物,才能盈利。最后,作者提出构建轴-辐组织模式,打造关键货物集散枢纽,统筹规范组织"中欧班列",以降低"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从而产生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利用北极航道对欧贸易运输的竞争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鹤 《资源科学》2020,42(11):2092-2105
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为东北地区对欧贸易通道的组织优化提供了新机遇。以运时和运费作为反映不同贸易通道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识别了东北地区主要物流节点经由传统航道、中欧班列以及北极东北航道开展对欧贸易运输的竞争态势,比较分析了各内陆城市对接北极东北航道的不同路径。结果表明:①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将为我国东北地区对欧贸易运输提供一条运时和运费优势更加均衡的贸易通道,该航道可缩减东北地区主要物流节点对欧铁海联运时长,越靠北的物流节点运费节省越明显,在适航期与传统航道存在竞争;北极东北航道与中欧班列仅在辽宁沿海物流节点存在潜在竞争,若中欧班列不提高运输效率,二者运时区间未来可能会出现部分重叠。②东北地区内陆城市经由辽宁沿海或日本海对接北极东北航道的运时和运费优势最为显著,沿黑龙江航道进入鄂霍次克海对接北极东北航道的竞争力较弱,北极东北航道开通有望提升日本海沿岸物流节点在东北地区对欧运输网络中的地位。③东北地区对接北极东北航道具有运时和运费竞争力的陆海联运节点为营口、珲春和绥芬河,其中珲春与绥芬河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至欧洲的运输里程相近,二者腹地吸引范围均涵盖黑龙江省部分内陆城市,作为陆海联运节点存在一定竞争。东北地区应发挥各贸易通道比较优势,规避不合理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对欧贸易运输格局。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23,(12):35-36
<正>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专题论坛话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围绕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等议题,共有6场专题论坛平行举行。贸易畅通专题论坛共有来自37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和工商界的300余名嘉宾和代表,就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电子商务、绿色贸易发展等进行深入交流。在专题论坛筹备和举办期间,各方共达成201项务实成果,建立电子商务、税收、中欧班列等合作平台和机制9项,  相似文献   

7.
李研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3):35-39
中欧关系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选择.中美竞争加剧情况下,我国应主动作为,为中欧关系发展增添新的积极因素.以博弈论为视角看待当前中欧关系,中欧双方完全有可能实现"非零和博弈",充分释放中欧关系发展潜力.科技是中欧合作的传统领域,可作为引领新一轮中欧关系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中欧科技合作现状、基本经验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本文在分析中欧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加快中欧科技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经过40年的曲折发展,中欧之间的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中欧关系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依然无法回避.“新常态”背景下的中欧关系走向何方关系到世界两大最重要经济体的未来发展.欧洲对华政策是否稳定、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效果如何以及美国强硬介入中欧之间等因素都将成为新时期影响中欧关系未来走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软科学》2005,(5):159-159
为增进中国、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领域的对话和经验交流,促进新世纪中欧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丰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5月12-13日,“中欧科技政策和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欧盟委员会科研总司、卢森堡大公国政府(欧盟主席国)联合举办,中国科技交流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欧盟驻华代表团承办,并得到中欧科技界的大力支持。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科技发展与中欧科技合作”。来自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和我国的科技官员、知名学者和企业家约400多人出席了论坛。国务委员陈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欧科技合作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宏观上的归纳,发现中欧科技各领域合作均从具体项目着手,由点及面,最终形成了以《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为指导、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科技、能源和信息通信三个领域为主要发展平台的合作制度体系。中欧科技合作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一对多"集中管理、多头管理和协作管理三个时期,管理模式的改进有效地整合了中欧科技合作的现有资源,使双方的合作朝着高效平等的方向发展。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的中欧合作是双方科技合作的主要形式,从FP4以来双方的合作项目数、合作资金、参与人员数等都有了大幅提升,正在执行的"地平线2020计划"中的联合资助机制更使双方科技合作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欧科技合作背后的理念透析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国际现实角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中欧科技合作的状况,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欧合作新的状况为重点,分析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合作背后的理念及其展望,并就中欧今后合作的策略与定位做了深入地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中国科技部和欧盟科研与创新总司共同设立了中欧联合资助计划,以支持各自的科学家开展联合研究。学界对该计划的评估和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基于“十三五”中欧联合资助计划绩效评估的展开,通过综合的评估方法,对联合资助计划的目标定位、资助现状、资助成效和管理现状进行评估,以期为中外联合资助计划和合作计划的评估,以及未来中欧科技合作的布局和发展提供参考。评估结果显示,中欧联合资助计划具有多边合作优势,产出多样、成果瞩目,促进了中欧间合作网络关系的深化和拓展,为合作多方带来了收益,促进多边发展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最后,结合中欧科技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对中欧未来科技合作提出加大重视程度和合作力度、以平等的机制推动开展项目合作、增设中欧间软科学合作项目、加大宣传力度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中国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参与中欧科技合作最活跃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参与中欧科技合作,本文分析了高校参与中欧科技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未来的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及中欧科技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统阐述了面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同时,展望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前景,提出了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中欧科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出口企业逐渐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由于中欧贸易的不平衡性,在欧洲保护主义大背景下,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如何在中国企业比较优势提升的情况下,促进中欧贸易良性发展具有极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政府机构和科技计划两个层面,对中国政府于2008-2012年资助的中欧合著SCI论文的数量、国别、领域、联合资助、高影响因子论文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政府资助的中欧合作研究规模大、领域宽,超过半数的合著论文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国家科技计划资助的中欧科技合作呈现出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特征。同时,也发现中国政府资助高影响论文数量少、重复资助、对多边合作资助比例低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科技计划加强对欧盟开放合作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003—2012年中国和欧盟国家的涉渔SCI论文和TDA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章从整体发文情况、渔业科技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欧渔业科学研究发展迅速,学科重叠明显;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本国及临近海域,欧盟则涉及了各大洋;中欧渔业科技研究热点逐步集中于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和渔业资源的变动、补充机制。鉴于我国渔业研究水平总体低于欧盟,有必要加强中国-欧盟渔业科技合作,提升我国相关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改进性发明专利的技术领域细分趋势明显。同时,我国大力推进专利事业,国内外高新企业高度重视产品、技术的专利布局。很多申请人出于获得更大的不恰当保护范围目的,采用在保护范围较大的独立权利要求下,大量并列保护不具有单一性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方式,给现有审查制度下的审查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比中欧专利局从属权利要求单一性审查实践的差异性,结合案例分析中欧两局现有审查制度的优劣,并对我国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值此庆祝中欧建交三十周年之际,中欧双方在北京举办科技战略高层论坛,这是中欧科技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对筹划未来、推动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