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软科学》2005,(5):159-159
为增进中国、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领域的对话和经验交流,促进新世纪中欧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丰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5月12-13日,“中欧科技政策和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欧盟委员会科研总司、卢森堡大公国政府(欧盟主席国)联合举办,中国科技交流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欧盟驻华代表团承办,并得到中欧科技界的大力支持。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科技发展与中欧科技合作”。来自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和我国的科技官员、知名学者和企业家约400多人出席了论坛。国务委员陈至…  相似文献   

2.
中欧科技合作现状、基本经验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的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本文在分析中欧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加快中欧科技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11日,中国科技部和欧盟研究总司联合发起的中欧科技年(China-EU Science&Technology Year,CESTY)启动仪式暨高层研讨会在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中国科技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吴忠泽同志率领的中方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中欧科技年的启动仪式并参加了作为启动仪式一部分的中欧科技合作高层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值此庆祝中欧建交三十周年之际,中欧双方在北京举办科技战略高层论坛,这是中欧科技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对筹划未来、推动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欧科技合作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宏观上的归纳,发现中欧科技各领域合作均从具体项目着手,由点及面,最终形成了以《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为指导、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科技、能源和信息通信三个领域为主要发展平台的合作制度体系。中欧科技合作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一对多"集中管理、多头管理和协作管理三个时期,管理模式的改进有效地整合了中欧科技合作的现有资源,使双方的合作朝着高效平等的方向发展。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的中欧合作是双方科技合作的主要形式,从FP4以来双方的合作项目数、合作资金、参与人员数等都有了大幅提升,正在执行的"地平线2020计划"中的联合资助机制更使双方科技合作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欧科技合作背后的理念透析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国际现实角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中欧科技合作的状况,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欧合作新的状况为重点,分析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合作背后的理念及其展望,并就中欧今后合作的策略与定位做了深入地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鄂欧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欧科技合作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加快鄂欧科技合作的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中国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参与中欧科技合作最活跃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参与中欧科技合作,本文分析了高校参与中欧科技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未来的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研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3):35-39
中欧关系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着方向选择.中美竞争加剧情况下,我国应主动作为,为中欧关系发展增添新的积极因素.以博弈论为视角看待当前中欧关系,中欧双方完全有可能实现"非零和博弈",充分释放中欧关系发展潜力.科技是中欧合作的传统领域,可作为引领新一轮中欧关系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技术转移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趋相互渗透,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对近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成效进行总结以及对今后的政策重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以中欧科技合作为例,对我国当前国际科技合作中技术转移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技术学的研究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系统整体为对象、以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扣规律为目的,并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从哲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四个层面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维度研究的一个新学科群.这些研究构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学科体系.走向科学技术学,要尽量继承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学和技术学等现有学科的成果,并尽快实现组织化和建制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应用普及程度的提高,作为以应用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技术科学的地位愈显重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使分工愈更加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理工科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的工科大学开展技术科学教育,对于培养能够较为全面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乃至构建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结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选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新的质量。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载着国家科技创新的使命,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载体,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是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文章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构成、不同类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选题模型,分析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重大科技项目选题的经验;提出了根据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性质采取差异化选题机制、探索性技术研发和战略性技术研发类项目选题引入“查需”机制、战略性基础研究和战略性技术研发选题“三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寻找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差距,分析了创新精神,完善技术创新的相应法规和政策,国争在创新上有所突破,从而提升我国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外科技报告服务模式现状分析,探讨我国科技报告服务模式,并以浙江省电子信息领域科技报告为例,探索面向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报告服务,为科技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硅谷的发展历史中,斯坦福大学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硅谷的“心脏”。基于对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实地深入考察,从其发展背景、具体课程和非课程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并就其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斯坦福大学良好的创业教育,强化了其师生的创业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业技能的创业企业家,这是硅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治理     
科技治理是公共治理理论在科技管理领域的延伸,理论背景包括科学治理、技术治理和府际关系理论。科技治理的特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纵向和横向科技活动的复杂结合,这种结合又分为协同、依赖、导向以及耦合等四种政府间科技治理关系。科技治理对我国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科技体制的演变,历经体系初建、全面规划、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4个时期。文章通过回顾史实,探讨各时期科技体制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举措的变化。研究表明,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科技体制的重要特征;国家发展的目标与需求、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与趋势,是中国科技体制演变的两种主要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9.
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广东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数量、等级、获奖率和领域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数据分析,并与近年来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基础研究投入、企业和高校研发经费支出、省级重大科技成果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广东省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主要存在提名和获奖项目数量和等级不高、获奖项目奖种和领域分布不均衡、提名和获奖项目来源不广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为广东省进一步做好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提出加强项目挖掘和培育、强化与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对接和激励服务、建立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工作后评估制度、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科技政策学尚未形成广为认可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通过梳理既往国内外科技政策研究与政策实践的主体内容,总结分析科技政策相关概念与内涵的演变,从科学学、创新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3个学科视角对科技政策学的主体理论进行分类梳理,在我国科技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需求与框架下探索提出科技政策研究的三层级框架,包括宏观层的科技战略研究、中观层的创新系统和政策工具研究以及微观层的政策过程研究,以期为科技政策研究的学科化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