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生态补偿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财政介入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同时我国的财税政策对生态进行补偿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财政投入资金不足,税收调控力度弱化等都制约着我国生态补偿的进行。从改变现状,未来政策选择角度,本文提出应加大财政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完善现有税种,改革现有的收费制度,适时开征环保税,以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财税政策促进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生态产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补偿:概念、问题类型与政策路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对建立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框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但是目前在生态补偿理论探索和具体政策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或盲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分析阐述了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澄清了生态补偿与其他一些环境政策及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按照公共物品属性特征对生态补偿问题类型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归类;分析了不同生态补偿问题类型下的政策边界。最后,提出了中国生态补偿的政策路径选择、政策设计和实施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马军旗  乐章 《资源科学》2021,43(11):2277-2288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本文使用2007—2018年全国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且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呈现出显著的长期治污效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制度激励效应,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③从空间角度而言,与黄河流域中上游城市相比,生态补偿政策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治理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据此,从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重视中上游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建立多元主体联防联治水污染治理体系等角度提出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37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生态补偿措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补偿;在快速发展阶段,补偿范围拓展到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农村新能源、农田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范围过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基础性支撑制度缺乏等。基于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优先序,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标准,使监管与评估社会化,以及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5月8日,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等管理部门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目前中心有6名研究人员,研究方向包括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生态补偿政策和法律研究、生态补偿中外比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中心研究人员在我国较早、较系统地开展了生态补偿研究,近年先后主持研究和设计了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南阳市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项目,为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李文华  刘某承 《资源科学》2010,32(5):791-79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实践中,结构性的经济政策缺位,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协调发展。基于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和分析,本文明晰了中国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原则,分析了补偿的标准与途径,构建了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框架,同时就我国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态补偿现状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生态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制定生态补偿机制来激励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对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我国的补偿机制水平尚处于一般阶段,许多方面还很薄弱,必须通过不断的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机制是环境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补偿的实质是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补偿.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可以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政策是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建立生态补偿政策是实现"三个转变"和制度创新的需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正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项社会热点问题.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拆迁补偿问题.按照现行条例,拆迁补偿分为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方式,而其中的产权调换方式在拆迁工作中是应用最多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应产权调换式拆迁补偿业务的具体财税制度,导致许多房地产企业在会计处理和税务清缴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对房地产企业产权调换式拆迁补偿业务的财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政策扶持力度不高,政策引导功能不强,政策鼓励对象有偏差以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等方面.本文认为,要提高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必须明确现阶段我国鼓励政策的目标、原则、形式、政策协调和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进一步理顺政策体系,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现行的财税政策进行相关的调整和完善。文章对以上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基本上还不是以生态补偿为目标而设计的,带有比较强烈的部门色彩;整体上还缺少长期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充分参与;补偿标准普遍偏低;资金使用上没有真正体现生态补偿的概念和涵义。  相似文献   

13.
广义的生态补偿,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和生态功能的补偿,即包括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生态功能的补偿,即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本文从我国生态工作的不足之处着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效果评价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探究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回顾了近些年内蒙古在草原生态补偿方面的实践与成效,探索建立定量化的草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给内蒙古生态、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较准确地评价了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处在初期阶段。作为资源大省和欠发达地区,新疆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艰难选择。文章对新疆生态利益补偿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针对新疆生态利益存在较强的外部性的客观事实,提出了中央对新疆进一步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晖  顾典  吴霜  虞祎 《资源科学》2022,44(4):768-779
作为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正逐步探索由单一水环境治理向流域综合环境治理的转变之路。现如今,流域补偿政策能否实现碳减排效应,在碳达峰、碳中和双重挑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6—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对受偿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显著降低黄山市碳排放总量,抑制效应为4.9%;②补偿政策的外溢效应与政策效应的作用方向一致,且该溢出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③碳减排效应机制分析结果验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产业结构转型—推进技术进步—碳排放下降”正向传导机制成立,且该政策并未通过抑制经济增长实现碳减排。最后,从逐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现补偿模式多元化、警惕污染产业就近转移等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岳海文 《科技风》2012,(16):249
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关系到全国的水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本文以三江源为研究区,通过探讨三江源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及实现形式,提出了构建该区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微观态度和认知的角度研究西部水源地农村居民的不同类型及其生态补偿的接受意愿。论文首先分析了西安周至县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现状,再依据西安交通大学农户生计与环境课题组2008年4月在西安周至县王家河乡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地农村居民对退耕还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的收入变化认知,以及对林业政策和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态度等,并将农民对林业政策的态度、收入变化认知与生态补偿接受意愿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当地存在着对林业政策持有不同态度、退耕还林和建立保护区后家庭收入变化、非农收入比例、生态补偿的接受意愿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的五种类型农村居民,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关注不同类型农民的生态补偿接受意愿差异性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处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陕西省旬阳县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生态补偿的若干理论问题,如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谁来补偿和向谁补偿、补偿多少以及如何进行补偿等.笔者认为,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或权利的初始分配不同,造成了流域上下游事实上发展权利的不平等,需要一种补偿来弥补这种权利的失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正外部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游沿线享受生态服务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当是提供补偿的主体,而上游水源涵养区的地方政府、企业法人与社区居民等是接受补偿的主体;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在当前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界定尚不完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应强化中央政府对生态补偿的干预力度;在产权界定比较明确,市场经济程度较高的情况,可逐步侧重于利益主体间自愿协商的解决途径.在具体的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要关注为地方创造发展的机会、空间和政策;生态补偿方式应当多元化;同时要建立生态补偿的监管、评估和激励机制以及合理的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厘清生态补偿对受偿区技术创新非线性影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我国首个跨省流域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试点—安徽新安江流域2010—2018年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该地区生态补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补偿对该地区技术创新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呈非线性的"U"型曲线特征,即当生态补偿整体资金投入额小于一定数额即门槛值时,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一旦跨越门槛之后则对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注重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连续性以促进受偿区技术创新,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