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的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性有着紧密的关系。针对近年来我国的资本流动状况进行特点总结,预测我国资本流动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中可能表现出的新趋势,并根据资本流动新趋势可能带来的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探讨我国资本流动相关政策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误差与遗漏的经济事实放松国际收支分析经典范式的隐含假定,采用综合账户差额的反面表述法,分析综合账户差额、地下资本流动、外汇储备变化、误差与遗漏的结构,认为地下资本流动是连接外汇储备和误差与遗漏的纽带,提出地下资本流动影响外汇储备变化的直接机制与间接机制,误差与遗漏正是通过间接机制影响账面外汇储备变化,估计间接机制的规模并对账面外汇储备变化和外汇市场缺口进行调整.地下资本流动、外汇储备变化、误差与遗漏之间的理论联系与逻辑表达式,为分析外汇储备变化的测量误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资本经营,是指产权主体(企业或其它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将所属的各类资本适时地与其它产权主体的资本进行流动,使资本优化重组,以便整体资本运作效率提高和回报率提高,从而达到自有资本不断增值的最终目的。资本营运的核心是把国有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在严格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实现国有资本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流动与优化重组,在流动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储蓄-投资关系的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新近提出的ARDL-ECM模型,通过检验各地区储蓄—投资的长期共积关系并计算其储蓄保留系数,从储蓄—投资相关关系这一新角度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实证结果与从不同流动渠道分析区域间资本流动的结论一致,即总体上东部是资本净流入地区,西部是资本净流出地区,中部地区基本持平,证实了资本向东部地区流动的区域间资本流动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5.
1982-2005年中国省域资本流动差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勇  李勇 《中国软科学》2006,(12):79-86
本文运用我国各省份1982-2005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度量资本流动程度的β系数。并结合β系数、储蓄率和投资率平均值之差、储蓄率和投资率相关性。探讨我国各省份资本流动的程度。研究发现: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程度大小与储蓄率和投资率平均值之差之间有较强的倒U型关系,β值较大的省份大多数是储蓄投资均差较小的省份,同时也是储蓄率和投资率的相关性较强的省份。反之则反是,各省资本流动表现出东部省份资本流动最强、西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最弱的格局。从时序来看,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省份之间在1982-2005年闻的资本流动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判别国际资本市场波动时我国的冲击路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冲击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国际资本流动、信息跨境传递以及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均可能在国家间传导金融风险.本文运用多元GARCH模型(BEKK)实证检验了美国资本市场波动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传导关系,进而判别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实证结论表明:汇率市场的风险波动程度显著低于资本市场,且美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我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汇率均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国际资本市场风险通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途径对我国市场形成冲击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短期国际资本、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起短期国际资本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对短期国际资本、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短期国际资本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是:在短期内,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显著引起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化,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又会显著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出现波动.本文进一步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波动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波动率是经济增长率发生波动的单项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中有约20%是由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波动率发生异动所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问题引发了国内外大量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汇率波动、国内外利率差异、国内的财政赤字率和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和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之间呈现了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和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资本占用结构,资本流动与重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创业资本流动主要有直接流动和间接流动两种方式。通过两种流动方式的交易成本比较,发现间接流动方式具有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因为创业资本间接流动方式降低了发现具有潜在增长价值的创业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与创业企业的签约成本,减少了监督执行成本,同时三方互动的契约关系、显性的激励合同、隐性的激励机制都减少了交易成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理论分析了汇率、利率、资产价格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在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汇率、利率差、资产价格和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短期资本净流入会促进人民币升值、利率差变化幅度加大和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会促进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利率差变大和资产价格上涨对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并没有明显效应;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差主要可以由其自身解释,在其他三因素中,汇率和利率差的解释性较强。基于以上结论,结合目前中国面临短期国际资本流出这一宏观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集聚效应与路径依赖性;(2)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RD人员流动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均通过资源效率的改善进而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均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结束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态势,而转向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国际储备下降,净国际资本流出的"新常态"。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汇率的国际收支说进行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影响的理论分析,然后选取汇率、净国际资本流动、利差3个变量,采集我国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国际收支季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分析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资本流动相当敏感,国际资本的流出,国内外利差正向扩大都会造成人民币贬值。  相似文献   

14.
戴勇  朱桂龙  肖丁丁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46-1055
 以广东省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为对象,对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知识流动影响组织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流动具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关系维度对知识整合维度影响最大,而认知维度对知识共享维度影响最为显著;(2)知识流动的两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但除了关系维度外,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并不直接影响创新,而是通过知识流动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创新绩效;(4) 在“内部社会资本→知识流动→技术创新绩效”链中,知识流动是改善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结构资本是智力资本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存储在组织内的知识存量。知识已经成为供应链中的关键性资源,如何确保供应链企业知识的顺畅流动是各企业的共同远景之一。文章从结构资本的角度来研究知识流动的问题,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法对供应链企业结构资本中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进行五层级划分,从而找出结构资本中影响知识流动的基础和关键要素为数据库、组织结构和专业技能的差异,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直接法以及间接法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热钱流动的隐藏渠道,并结合实际对我国热钱规模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1)热钱流动与中美利差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中美利差变动既不是热钱流动的格兰杰原因,并且热钱流动对中美利差的变动影响也很小。(2)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资产价格变动是热钱流动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成立。最后从堵塞热钱流动隐藏渠道、探讨资本账目对外开放模式、预警资本流动逆向变化以及探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鹏 《科学与管理》2005,25(4):18-19
本文从知识视角出发分析了智力资本的内部关系,提出了智力资本网络的概念,即组织内的智力资本通过知识的流动与转化相互交织,形成了智力资本网络。  相似文献   

18.
关志萍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6):31-32,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对西方发达国家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并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对此,我国也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产业的转移不仅是资本、人员等生产资料在空间上的位移,而且是伴随技术管理、技能水平等要素对外部市场渗透,且连同承接地原有的资源与劳动力等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和整合过程。为此,本文基于中国210个地级市的产业转移与创新要素流动(研发人员流动和研发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产业转移抑制创新绩效,而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流动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检验分析产业转移的迁入和迁出,以及在不同城市规模下两者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对资本突停进行数量界定的基础上,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期间的资本突停作了分析和探讨,研究了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导致资本突停的宏观影响因素。以1980-2009年间2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二元回归和泊松回归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金融贸易业的开放并不必然造成资本流的突然逆转,稳定的汇率体系有助于降低发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可能性,在同等条件下,过大的外债存量和资本流的激增都会加大资本突停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