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欣  陈烨  杨康佳  王阳 《情报科学》2023,41(1):134-142
【目的/意义】探索运动损伤人群的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旨在进一步丰富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研究,为健康信息服务提供者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帮助运动损伤人群检视自身健康信息行为,减少由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方法/过程】采用关键事件法,对有过运动损伤经历的人群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构建基于SOR理论的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模型。【结果/结论】人们在发生运动损伤过程中,主要受到情感认知、环境因素以及信息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3种健康信息规避行为模式,分别为健康信息获取规避、健康信息吸收规避和健康信息利用规避。【创新/局限】在样本选取上,还需扩充社会特征更为丰富的研究对象;在研究内容上,可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定性、定量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行为模式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信息规避作为一种消极的信息行为,将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基于认知失调和心理授权理论,本文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的前因及其作用路径。[方法/过程]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信息质量显著影响用户的心理授权,进而对信息规避行为产生负向影响;社会比较和感知过载显著影响用户的认知失调,进而导致信息规避行为。fsQCA结果发现了3条触发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路径。研究结果启示社交媒体平台要建立有效的信息过滤机制,构建支持性的平台氛围,缓解用户心理失调,从而减少其信息规避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移动医疗服务的健康信息具有隐私和敏感等特征,用户健康信息披露行为日益受到学界和公众的关注。[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利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影响健康信息披露意愿的必要条件及不同因素组合产生的组态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任是影响用户健康信息披露意愿的必要条件,存在3条影响用户健康信息披露意愿的路径:路径一为风险消解型,当用户感知风险被消解时,即使需要披露的信息敏感性高,用户也会具有很高的披露意愿;路径二为权衡利弊型,当用户预期收益大于预期风险时,其信息披露意愿会随之增强;路径三为利益驱动型,当用户隐私关注水平较低时,其健康信息披露意愿主要受感知收益驱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索我国城市居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概念框架模型,以期为完善现实健康信息服务、提升健康信息使用效率提供理论借鉴,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35名城市居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相关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影响城市居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8个子范畴并聚焦为3个主范畴,以此构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讨论]个人内驱因素和个人行为能力控制因素直接影响城市居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社会环境因素则分别调节个人内驱因素和个人行为能力控制因素对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网络健康社区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健康信息的重要场所,探究用户健康信息交流行为认知动因有利于提高健康信息交流质量、增强网络健康社区的用户粘性、促进网络健康社区的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整合电子健康素养、健康数学运算能力构建网络健康社区用户健康信息交流认知动因的研究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使用SPSS 22.0、Amos 24.0和fsQCA 3.0对研究模型检验。[结果/结论]SEM分析结果显示,行动线索、感知收益、行为态度、健康焦虑、健康数学运算能力、电子健康素养对健康信息交流有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与健康焦虑两情感变量分别在感知易感性与健康信息交流行为、感知严重性与健康信息交流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感知障碍对健康信息交流行为无显著影响。fsQCA分析分别发现4种触发用户产生/不产生信息交流行为的前因构型。行为态度是触发用户产生健康信息交流行为组合路径的共有因素,其与电子健康素养、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等共同导致用户的健康信息交流;感知障碍是用户不产生健康信息交流行为组合路径的共有因素。既探讨用户...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的采纳行为是在线导学的关键环节,厘清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的采纳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可为提升研究生与导师在线导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来自26名被访者的访谈资料以及108条社交媒体数据进行编码,探索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采纳的不同策略、影响因素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生对导师分享在线信息的采纳策略可以基于采纳程度和速度分为初步采纳、深度采纳、信息规避、即时采纳和延迟采纳5种,不同采纳策略的影响因素存在交叉和平行,且发现了基于指令信号、时间匹配度和自我效能感3种信息采纳策略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讨虚假健康信息易感性的影响因素组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虚假健康信息对个体的影响机理,增强公众对虚假信息的应对能力,对全民健康促进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一个三因素析因设计的组间在线实验采集数据,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福格行为模型为基础,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两条信息精细加工路径和高低易感性影响因素的组态。[结果/结论]能力和动机构成精细加工路径的前置因素。能力强—动机强促进个体通过中心加工路径处理信息,分心、焦虑情绪促进个体使用边缘加工路径处理信息。高易感性的前因组态包括3类:强触发线索下的非深度思考模式、高信息质量—强触发线索模式和强焦虑—强触发线索模式。低易感性的前因组态包括两类:弱触发线索下的深度思考模式和弱触发线索模式。此外,人口统计学特征组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易感性差异。本文从信息精细加工视角探讨了用户为何对虚假健康信息有不同的易感性,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个体对虚假健康信息的免疫力,帮助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虚假健康信息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对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进行研究,为提升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过程]基于系统评价法,借助NVivo12软件对33份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梳理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构建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受个人实施成本、个人心理因素、信息因素及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据此,从系统导向和用户导向总结相关启示并绘制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生态环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探索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剖析其认知-动机-传播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用户的健康传播行为,提供优质的健康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风险认知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构建社交媒体用户的健康信息传播的影响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风险认知、问题认知和涉入认知通过情境动机正向影响信息传播行为;同时,社交媒体用户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健康问题认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的外部因素、个体动机与形成路径,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圈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过程]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个维度提炼出影响因素和个体动机,并选择技术接受模型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选取"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等在线健康社区为实证研究数据来源,采用"情境实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获取437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martPLS2.0检验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求助自我效能负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健康信息素养、求助经验、感知易用性、信息准确性、相关性、及时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求助自我效能和健康信息素养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按照显著程度,直接影响求助意愿因素依次为求助经验、社会容认度、感知隐私风险、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平台信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移动智能时代到来,用户与APP交互完成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常态。文章旨在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搜索的APP交互行为,为移动健康信息服务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移动经验采样法、关键事件技术与日记法获取大学生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信息搜索数据,并采取开放式编码、关联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APP类型、APP交互搜索功能、APP交互搜索主题和APP交互搜索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首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索路径一般由偶遇驱动,具有多渠道选择特征;其次,大学生用户的APP交互搜索行为受到目的和情境双因素影响,且呈现核心—边缘应用的模式;最后,APP是跨屏和线下—线上搜索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多信息源搜索的快捷性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2.
田梅  韩月茹  刘菡 《情报杂志》2023,(8):177-184
[研究目的]明晰现阶段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元人种志这一定性综合集成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步骤对21项原始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转译、集成。[研究结论]社交媒体情境下健康信息行为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健康信息需求、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和健康信息采纳行为四个维度;针对各个主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从健康信息类型、行为动机和影响因素三个子维度展开,其中影响因素子维度包括个人、社会、信息和技术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过度的在线健康信息搜索行为增加人们的焦虑并诱发网络疑病症,而网络疑病症会反过来加剧健康焦虑使人们陷入“信息茧房”,本研究从信息传播视角探讨网络疑病症成因,以期为“破茧”提供启示。[方法/过程]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从外因与内因两个维度构建结构模型,通过SmartPLS的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1)网络疑病症与健康信息茧房效应正相关;(2)积极元认知、健康自我效能感、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信息过载正向影响网络疑病症并进一步导致信息茧房;(3)主观规范与网络疑病症之间没有显著关联。研究拓展了网络疑病症与网络健康信息传播的研究范畴,并为在线健康信息实践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识别风险认知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有效提升个人健康管理与决策水平,为社交媒体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构建知觉风险特征、相关渠道信念、负面情绪响应、信息充分性、信息规避规范和知觉信息收集能力6个维度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三角模糊数Dematel方法构建因素关系网络图,并借助DANP方法量化关键影响因素权重。【结果/结论】结合影响因素的极限超矩阵和原因度、中心度排序结果识别出了可及性、感知严重性、高唤醒情绪、现有信息水平等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创新/局限】本研究从风险认知视角揭示了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对促进社交媒体运营管理及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量化指标存在一定主观性,样本数据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旨在探索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并构建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为微信平台筛选健康信息、优化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本研究对27位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抽取10个范畴及3个主范畴。[结果/结论] 本研究按照影响程度大小,将影响微信平台中老年用户健康信息接受行为意愿的范畴进行排列,其中信息需求影响程度最大、信息可信度、自我效能、过往经历影响程度依次降低,认同动机影响程度最小。据此,从接受前、接受中和接受后3个主范畴,总结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利用扎根研究方法探究大学生创新团队信息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团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以参加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团队为研究单元,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数据,按照扎根理论的规范流程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结论]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改善其信息获取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黄传慧 《情报探索》2021,(1):129-134
[目的/意义]旨在揭示国外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内容、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对86篇文献采用综合、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知识脉络研究进行梳理,按老年人、成年人、青年人分别对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研究进行述评。[结果/结论]研究进展及对我国用户搜索行为研究的启示包括:①国外研究对象主体更加多元化;②国外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内容比较接地气;③研究方法不必过度“数学化”和“模型化”;④学术语言要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讨大学生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采纳行为的驱动因素,对提升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大学生群体特征,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健康信念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建立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社交满足需求、学习满足需求、感知健康威胁、感知健康期望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论据质量、来源可信度、短视频私欲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被替代搜寻者健康信息需求的有效理解是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顺利进行的前提,基于经典理论探究该环节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理解和优化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具有参考意义。[研究方法]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构建被替代搜寻者健康信息需求理解影响因素模型,提出7个假设。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获取213份有效样本,并使用SPSS和SmartPL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理论假设。[研究结论]信息内容质量、信息效用质量和同理心正向影响替代搜寻者对被替代搜寻者健康信息需求的理解;信息表达质量和社会陪伴对被替代搜寻者健康信息需求的理解不具有显著影响。此外,信息效用质量在信息内容质量和同理心对被替代搜寻者健康信息需求理解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敏  马臻  聂瑞  张艳 《现代情报》2019,39(2):94-104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分享意愿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健康网络的开发者、设计者和运营者的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管理启示。[方法/过程]基于"深度访谈+扎根理论"获取二阶信息链(含二阶信息链、二阶信任链)分析框架下社交健康信息生态链中信息内容与信息信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整合感知价值理论、信任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中提取出的关键因素,从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内容及信息技术4个层面展开系统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研究模型。选取微信的深度用户为实证样本,通过"情境实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400份有效数据样本,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结论]信息主体因素(分享价值、自我效能及面子意识)、信息环境因素(分享态度、信源引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宿推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息内容因素(信息正向情绪性、信息负向情绪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社交健康信息分享意愿,而信息技术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分享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