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通过对德国碳市场相关法律资料的分析,介绍其碳排放和交易过程中在监测、报告、核证等重要环节的技术要求与制度设计,分析市场和政府在碳交易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监管体系中重要监管部门的设立和职权划分,梳理德国在碳交易体系中运用的惩罚机制,最后提出建立中国碳市场监管机制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掌握国际环境谈判主动权的有效途径和当务之急。本研究在分析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认为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必须先建立区域性碳市场;借鉴重庆市"地票"模式的成功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了"碳票"为主的碳交易模式;通过碳汇、碳源评价,摸清市场基础,创新设计重庆碳交易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在政策的规范指导下,推行区域碳票示范交易试点,逐步推向规范化的市场交易,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推广;最后基于市场设计,提出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樊威 《科技管理研究》2016,(17):235-240
碳市场作为新兴的具有环境属性的未来第一市场,建立健全其执法监管体系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能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和安全的大问题。通过对英国碳市场相关法律资料的分析,介绍其碳排放和交易过程中在监测、报告、核证等重要环节的技术要求与制度设计,分析市场和政府在碳交易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监管体系中重要监管部门的设立和职权划分;梳理英国在碳交易体系中运用的惩罚机制;最后提出建立中国碳市场监管机制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4.
准确地说,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决定,并非涵盖全部美国地方政府和企业。由于《巴黎协定》积极而稳妥的开放和进取属性,个别缔约方的单边行为不足以终止甚至改变"巴黎气候进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不必然表明美国会退出全球气候治理的领导地位,也不必然意味着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经济体量第二大国的中国可以填补美国退出所产生的空缺。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所作出的反应表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产生的负面冲击,继而带来的却是正向效果。推进"巴黎气候进程",中国的引领地位不可或缺,但也不可急于求成,只能有限担当,顺势作为。  相似文献   

5.
碳交易机制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已经在全球各国逐步推进实施中。交通运输行业是三大碳排放行业之一,积极应用碳交易等市场机制管控排放是大势所趋。目前,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碳交易已经在国内外逐步探索实践。系统梳理分析全球交通运输领域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碳交易现状,结合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从借鉴国际交通运输CDM经验、注重交通运输方法学开发和应用、探索创新交通运输碳交易机制、建立低碳交通基金等方面提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碳交易机制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樊威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267-274
近年来,国内外碳市场严重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暴露出碳市场监管的问题表明,无论采用何种监管模式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防治困境,迫切需要探寻新的路径。通过对澳大利亚第一手文献的分析,研究其开展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进展情况;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和跨界研究法等,通过数据、案例提出并分析问题,剖析其监管制度运行的内在机理;梳理澳大利亚在碳排放交易监测、报告、核证等重要环节的技术要求与制度设计,及其碳排放交易监管体系中政府各部门的权责划分等情况。最后提出建立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监管机制的法律建议,事前设立制度性引导,使碳市场创新与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创新呈现循环促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约束,探讨不同碳交易政策工具对减污降碳效果的影响,为实现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基于2003—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以CO2和SO2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碳交易政策的减污降碳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碳市场政策工具的减污降碳作用。【结果】(1)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地降低碳污排放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产生减污降碳效果,并且逐渐趋向于“高水平耦合与优质协调”的协同关系。(2)异质性的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北京、上海、广东的碳污排放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影响大于天津、湖北、重庆、福建,并且对碳排放相对较低地区碳污耦合度、协调度的影响更显著,同时碳交易政策的“降碳”效果相对高于“减污”效果。(3)碳交易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主要由碳价格、碳市场活跃度、碳市场规模、惩罚工具通过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实现,各项政策工具也具有优化产业结构水平,降低产业间差异的作用,但现阶段无法显著改善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结论】因此,应进一步建立...  相似文献   

8.
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有效减少碳排放,对传统的环境经济学框架带来新的挑战。现有的国外碳交易市场和国内的碳交易试点,都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为此,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在中科院举办“碳排放交易的理论前沿和实证经验”国际研讨会上,从碳交易市场规则、交易机制效果评估、减排成本、国际碳市场经验总结等多个方面对碳排放交易理论和交易实践进行了专门深入的研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文章对此进行综述,并提出碳排放交易理论方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蓝碳交易机制及其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  胡锋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187-193
通过对蓝碳相关理论一手文献的分析,明确蓝碳交易的研究进展。基于国际国内双重视角,运用归纳分析及学科交叉等方法,研究梳理国际蓝碳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蓝碳建设的实践历程,发现既有制度存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制度推进缓慢、交易各环节的市场监管及环境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等现实困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以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蓝碳交易市场,应当以自然科学原理、陆海统筹等理论为指引,科学控制蓝碳交易配额总量并进行初始化分配,在中央与地方蓝碳专门保护立法统筹推进保障下,通过设立专门的蓝碳基金及保险制度,引入综合性海洋蓝碳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补偿等制度配套,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蓝碳交易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0.
碳核查(MRV)制度体系目的是保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被公认为是支撑碳交易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欧盟碳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化的碳核查制度体系,本文全面阐述了欧盟碳市场的核查(MRV)相关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监督及处罚制度、成员国协调措施及信息公开等多方面制度建设特点和成果,鉴于中国即将全面启动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碳核查体系将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文章从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能力建设和市场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气候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其不仅重用了大量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来执掌联邦政府的核心部门,还极力推翻了奥巴马政府的气候政策遗产,更公开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种转变既不利于美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INDC)目标的实现,也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构成制约,更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向前推进和全球新能源格局的塑造带来较大影响。对此,本文认为中国可从三个层面来积极应对:在多边层面,维护已有成果,完善未决机制,推动涉气候治理的议题连接;在双边层面,通过与美欧及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深化全球气候治理共识,促使美国采取相关治理行动;在国内层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逐步完善全国碳市场的正式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碳金融是创新衍生品,在碳排放市场控制手段中居于重要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关于碳金融的涵义、市场动力机制、碳交易定价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要有力推动碳金融的发展,首先必须以碳金融依据的经济学理论为背景,结合现代金融衍生品的特殊属性的研究,界定碳金融特殊属性,分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碳金融的属性,把握其市场功能机制运行规律,是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突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作为新生市场,碳市场价格容易受到制度类重大公告事件的较大冲击。文章通过在传统AR-GARCH模型的均值方程和波动方程中加入双边修正虚拟变量,提出双边修正虚拟变量的事件研究方法;以欧盟碳市场国家配额分配计划(NAP)公告和核证排放量公告(VEA)事件为例,分析了重要公告的发布对碳价格的潜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双边修正虚拟变量方法可以有效捕捉公告事件对碳价收益率和波动性的事前、事后影响过程。国家配额分配计划公告对碳价收益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表现出较长的事前影响。核证排放量公告在碳市场第一阶段对碳价收益产生了显著的事后负向影响,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对碳价收益产生了显著的事前和事后正向影响,且在两阶段对碳价波动性都没有显著影响。第一阶段的核证排放量信息为市场预期提供了准确参考,使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核证排放公告对碳市场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4.
吴伟光  祝雅璐  顾光同 《资源科学》2021,43(10):2119-2129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发展碳市场以缓解气候变化问题和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碳市场的有效性不仅对于能否实现减排目标、有效降低减排成本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全国统一碳市场正处于政策设计、基础建设和模拟运行阶段,由于碳交易是人为创设的市场,配额分配、惩罚、可抵消等政策制度对其有效性的影响值得深入分析。本文基于我国7省市试点碳市场碳交易历史数据,首先构造指标体系,对试点碳市场有效性进行测度;然后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定量估计了政策制度因素差异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优化我国统一碳市场政策制度、从而提高碳市场有效性提供依据。研究表明:①2014—2018年,我国7省市试点碳市场有效性峰值在一年之中二、三季度出现。各试点碳市场有效性相差较大,其中,湖北碳市场有效性最高,而天津、重庆碳市场有效性较低。②相较于需求状况而言,目前碳市场的供给状况对碳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更大。从需求角度来看,控排企业数量、惩罚力度对有效性的影响较大;从供给角度来看,配额总量的影响作用较大。③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对碳市场有效性影响明显,尤其是三产比重。④地区可再生能源占比对碳市场有效性具有正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目前应重点完善配额发放模式、惩罚机制和逐步增加控排企业数量,以提高碳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区域碳交易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区域内碳汇与碳排放冲抵,实施碳交易,既是应对全球挑战、担当减排责任的远见卓识之举,又是适应经济迅速提升、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行动之策。基于立足国情、探索新路的客观分析,我国实施区域碳交易的条件基本具备。以"碳票"为主的碳交易模式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模式和实践,具有操作的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政策的规范指导下,通过虚拟交易步骤全面论证测试后,推行区域碳票示范交易试点。待条件成熟和政策体系完善后,逐步推向规范化的市场交易,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推广,为全国碳交易的推行提供范例。经过渐进实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碳交易如何影响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指标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进行实证检验。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碳交易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碳交易促进了试点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在经过安慰剂、PSM-DID、剔除用能权交易试点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碳交易实施对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绿色能源消费占比增加、高技术产业结构提升与技术进步是碳交易提高试点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主要机制。构建连续DID模型,研究碳交易规模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发现碳交易规模扩大对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碳交易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区域碳市场及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进一步扩容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我国被迫处在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从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入手,阐述了碳排放权交易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欧盟与美国排放权市场的借鉴及启示,并探讨了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径选择: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基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布局、基于市场经济不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选择、基于适度干预的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法国当地时间12月12日晚间,包括我国在内的近200个缔约方在长达32页的《巴黎协定》文件上签字,大家本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实现碳中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攻坚期,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资源消耗型转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转变,因此更加注重民生和生态保护。可以说,实现煤炭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和近零排放,并与其他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6年的世界地球日更具特殊意义——它是《巴黎协定》开放签署的第一天,届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将举行高级别签署仪式。虽然《巴黎协定》签署期有一年时间,但超过130个国家已表示将在22日签署这一协定。《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又一里程碑。但根据联合国环境署近期一份报告,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2030年全球最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14年减少20%。其中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刘南  孔军 《软科学》2024,(2):49-57
通过构建碳奖励机制下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选择模型,考察了基于碳减排贡献的碳交易方式的可行性及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奖励机制下,电网排放因子、新能源汽车平均碳减排量和购置成本、碳积分兑换系数是影响碳积分均衡价格的重要因素;平均碳减排量、购置成本、电网排放因子任一因素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的同方向变动;通过合理设定兑换系数可以调节均衡价格的变动,兑换系数越小,均衡碳价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