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专利分析是有效刻画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构成进行分析与界定的基础上,运用专利统计与专利地图方法,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分析思路与流程,并以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系统阐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具体分析过程,并给出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优化策略,旨在从专利视角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科学构建与动态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指导与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性,研究其创新扩散的机制网络对于制定人才创新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设定的创新扩散,是由潜在模仿者基于个体效用决策所决定的行为,以此作为网络自组织的基本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中关村产业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某一集群的网络边界。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集群创新扩散网络的特性,如创新扩散的拓扑形态、创新扩散强度及密度等相关指标,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扩散的问题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莉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4):235-237
高新区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温床,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高新区产业集群可以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成本,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网络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扩散.政府要营造适宜于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的市场环境,通过中介机构对高新区产业集群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在高新区产业集群中构筑多元化核心技术聚集创新平台,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法律支持,建立创新补偿机制,保护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长三角地区3 124家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研究FDI嵌入集群情境下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FDI嵌入集群情境能够促进集群中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提高;内外资高新技术企业间的技术差距与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绝对技术水平、成立年限、已经拥有的专利数、规模大小和是否采用合作创新方式等也是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网络关系的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与学习,探讨了正式与非正式关系、冗余关系与非冗余关系对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的影响,强调集群中的企业一方面受制于网络结构,另一方面企业的战略行动以及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又会对网络产生反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强  应翔君 《软科学》2012,26(6):10-15
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出发,选择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等4个典型案例,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异同。从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的范围与程度两方面存在差异,并揭示了造成两类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首先回顾了集群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然后以创新主导企业的创新网络建构作为理解集群整体创新网络的逻辑起点,从社会网分析角度将企业创新网络看作个体中心网络,分层次探讨了具有产业链集成能力的创新核心企业对自身创新网络的建构;最后,以创新主导企业构建自身创新网络为起点,分层次描述集群创新网络的总体形态。  相似文献   

8.
复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复杂装备制造业及其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集群系统开放性、集群主体异质性和创新过程动态化的综合视角,研究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核心企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型公司、政府及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等为关键成员,以知识为关键要素,具有核心层、支撑层和外围层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创新网络系统。并对该创新网络中各关键成员的重要作用、成员间相互关系、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复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情化的非正式网络学习会渗透到集群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解决集群企业技术、资金、设备、原料及销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1 184家集群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非正式网络学习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程度,并提出集群企业要建立起学习网络,在网络学习中传播、创造和获得知识,在模仿、尝试、改进与使用中取得创新.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群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企业集群创新理论,选择长三角不同地区的三个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集群,收集了262个样本数据,以AMOS4.0和SPSS11.5软件包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可能影响集群创新行为的6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能力、沟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资源和相互信任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指导我国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扩散促进了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加快了集群内信息的流动速度,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迅速发展为创新创业优势,从而提高了集群创新能力。基于技术生命周期,从集群企业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的互动关系角度,研究随创新扩散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12.
集群创新是北京市产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在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两个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亦庄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形成了内生创新和外生创新相结合的“10创新模式”。基于产业集群10创新模型,分别从内生创新和外生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建议:企业内要拥有一流的研发团队、以人为本、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体系,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发挥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政府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界定及其基本要求和发展必要性的分析,设计并提出了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策略和对策,为发展我国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通过构建企业嵌入网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不同的成本、信任度和合作度条件下对企业的两种行为策略—"积极嵌入"和"消极回避"的动态影响过程.研究发现:第一,有限理性的条件下,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受企业博弈行为的共同影响;第二,从长期效益来看,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是企业的最优策略;第三,企业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成本、企业间的信任度和合作度影响企业是否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并与其行为策略的转变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降低成本、增加企业间的信任程度和合作程度,可以促进企业博弈实现均衡状态,从而正向推进构建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嵌入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和创新绩效理论,理清三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257家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创新意愿、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系;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想关系;(3)集群供应链网络关系强度在创新意愿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基于集群供应链网络背景,企业注重提升创新意愿的同时与集群供应链企业保持良好的网络关系,借助于创新意愿与网络关系的互动,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定的创新扩散,是由潜在模仿者基于个体效用决策所决定的行为,以此作为网络自组织的基本动力,同时也构成中关村产业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某一集群的网络边界。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集群创新扩散网络的特性,如创新扩散的拓扑形态、创新扩散强度及密度等相关指标,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扩散的问题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焦点企业进行界定,阐述其在集群创新中的角色;其次,分析集群网络的开放性对于集群创新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焦点企业驱动下集群开放知识网络的构建机理;最后,以许昌发制品集群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回顾,构建了网络强度、知识转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五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网络强度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在网络强度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还引入集群类型这一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不同集群类型中,研究模型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王晓娟 《科学学研究》2008,26(4):874-879
 集群中知识的流动具有选择性和不对称性特征,集群企业并不能均等地共享“产业空气”带来的溢出效应,进而形成了企业间创新绩效的差异。实证研究显示,集群知识网络开放度、网络中心度、关系质量和关系稳定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关系强度仅对集群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指出产业集群具有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学习和扩散的内在机制、文化基础(竞争与协作)、网络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