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GFE(L)I型测风雷达(以下简称L波段雷达)由于性能因素,过顶目标和有源目标的回波强度衰弱或回波频率超出雷达接收机中心工作频率以上时,就会出现丢球或跟踪失败,致使记录不完整。天气原因可能造成补测失败或重放球,甚至造成部分记录缺测。可见,避免气球过顶在高空观测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和方法,有效解决气球过顶丢球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3)
贵阳站受施放场地条件和雷达性能的影响,小风(定义风速小于等于1.0 m/s是造成丢球缺测或重放的主要原因。小风和静风条件下,贵阳近距离施放点在施放几秒内由于仰角变化率较高,接近脉冲宽度和波瓣宽度阀值,雷达跟踪困难,容易丢球缺测。通过计算分析小风和静风条件下,优先选择距离较远点作为施放气球点,偏北微风时,在该点施放气球,偏离正北方向适当方位角度施放,避开气球向南迅速越过雷达天顶。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L波段自投入使用以来,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探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在观测中近距离放球后容易丢球,造成低空失测.现对探空气球低空探测和低空过顶丢球进行讨论,以确保在日后的观测中争取得到第一手观测数据使所获取的探测资料的完整和连续.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即L波段雷达在我站正式使用以来,对探空业务工作起到了更准确更及时的作用,但也会因环境、人为等因素造成丢球,降低探测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文结合台站实际情况浅谈丢球原因及处理方法,与气象同仁共同探讨和学习,以便全方位提升高空探测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L波段雷达系统探测高空气象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了L波段雷达丢球的常见原因,并根据L波段雷达丢球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处理办法和应对措施,希望谨以此文章,给相关气象探测从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气象信息依赖性是越来越高。在气象服务中,高空气象探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中,L波段雷达具有采样速度快和精确度高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L波段雷达使用中,经常会发生丢球问题,导致所探测高空气象资料准确性不高,影响了气象服务质量。本文主要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原因和不同丢球问题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现象的探讨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自装备基层台站以来,凭借着优异的性能,赢得了广大技术人员的认可。由于其探测精度高,雷达脉冲宽度必然均较窄,所以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雷达跟踪丢球现象。本文对丢球的各种原因作出了分类和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为各地在进行高空气象综合探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简称L波段(1)型探空系统)的推行,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必须在观测业务中对探空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对拉萨高空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审核,包括L波段探空站的基本数据、探空气球施放和探测数据审核等方面总结了探空业务审核的要点,为高原L波段探空业务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探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和分析2005年~2018年发生在呼和浩特地区冰雹天气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资料和产品,得出了一些冰雹天气发生时反射率因子(R)、回波顶(ET)、垂直累积液态水(VIL)、冰雹指数(HI)等雷达产品的初步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指标指导雷达开展灾害天气的预报服务,可有效提高短时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为今后做好冰雹灾害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9)
L波段雷达即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与GTS1型数字探空仪构成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L波段雷达于2003年1月在贵阳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是全国120个常规高空探测站最早建设投入业务运行的5个台站之一。2011年8月,该系统完成大修。本文依据《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大修标准(初稿)》及中国气象局《2010年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大修试点实施方案大修标准(初稿)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大修技术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继业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收集2007年~2016年鄂尔多斯市冰雹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和鄂尔多斯市人工影响天气三维指挥系统,分析了55个冰雹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回波形态、45dBz回波顶度、垂直液态水含量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冰雹雷达回波多以单体和多单体存在,发生冰雹时45dBz回波顶高在7km以上。但6月份发生冰雹的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达到20 kg·m~(-2),7月~8月份的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在30 kg·m~(-2)以上。6月份0℃层高度多数集中在在4km~4.5km,7、8月份0℃层高度在4.5km以上。  相似文献   

12.
雷达作用距离与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密切相关,而作用距离是雷达对海试飞中重要的评估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配试目标船RCS工程评估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配试目标船和靶船的雷达回波数据,确定了配试目标船的RCS,使得试飞评估结论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王天正  刘宏  芦山  张建昌 《科技通报》2019,35(10):46-53
利用"华南季风降水试验"联合观测资料,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非降水云和降水云宏观结构的观测结果,定量对比了Ka波段云雷达、C波段连续波雷达、Ku波段微降水雷达和雨滴谱仪的探测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对比分析了Ka波段云雷达和Ku波段微降水雷达云-降水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得到了如下结论:(1) Ka波段云雷达和C波段连续波雷达对不同类型云的探测结果在回波整体的形状、高度及随时间演变上是一致的,云雷达对云的探测灵敏度要略高,对云边缘、云底和云顶的弱回波探测能力更强,但云雷达探测积云和降水云时稍微回波强中心偏弱,两部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和谱宽较为一致;(2)弱降水条件下,Ku波段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雨滴谱仪偏弱,但偏弱的最大平均误差在-2. 84d BZ,微降水雷达的探测结果基本可靠;(3)弱降水条件下,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回波强度较微降水雷达分别偏弱4. 81 d BZ和3. 01 d BZ,三者回波强度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42、0. 887和0. 920 (Ka-Ku,C-Ku,Ka-C),在考虑衰减、雷达采样体积差异、雷达灵敏度和天线积水等因素后认为3种雷达回波强度探测结果均较为可靠;(4)微降水雷达探测的径向速度分别比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偏小0. 59m/s和1. 02m/s,统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5、0. 690和0. 9442 (Ku-Ka,Ku-C,Ka-C),云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探测的结果较为一致,造成微降水雷达径向速度偏小的原因与多普勒速度谱偏移和多普勒速度谱速度模糊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央珍 《西藏科技》2011,(12):69-71
本文重点介绍了造成GFE(L)1型高空探测雷达重放球的原因和应对措施。通过笔者多年从事高空探测的经验,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探空气球施放高度,为各地进行高空气象综合探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2年4月24日石家庄市平山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程指挥、监测了此次人工增雨全过程.通过分析此次人工增雨前后雷达回波演变情况,发现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液态含水量增加、回波顶高向上扩展,作业影响区降水增多,说明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雷达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特定的工作模式或抗干扰等需求,导致雷达回波在某些距离单元上出现非连续采样时会导致雷达接收信号的频谱存在严重栅瓣问题,从而会影响对目标的检测。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矩阵填充的方法,利用少量的回波信息对雷达信号进行很大概率的恢复,从而实现非连续采样条件下雷达目标的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探测工作实践中丢球后如何将气球找回来,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反复的试验,积累起丰富的经验,使不用重放球了。  相似文献   

18.
判断冰雹云的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空资料,对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参数和环境场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人工的观测。结果表明:降雹与雷达回波顶温度,回波强度,0~20度之间云体的厚度,700hPa上的比湿及云体的冷暖厚度之比等参数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冰雹的短时预报方程,并为人工防雹提供可作为依据的简明判据。  相似文献   

19.
在雷达回波中,杂波功率较高,有时甚至远超过目标回波功率。双脉冲对消器可以有效滤除杂波,而保留运动目标信号。研究双脉冲对消器的作用效果对雷达设计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脉冲压缩雷达基于系统仿真的角度构建雷达以及目标的三维坐标系统,基于雷达信号脉冲压缩以及非相参积累模型,利用计算机Simulink仿真获得其目标回波,利用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结果,分析脉冲压缩以及脉冲累处理的效能。目标回波信号利用脉冲压缩以及脉冲积累处理,可以提升目标回波信号噪比以及其对目标距离估计等信息的精准度。对此文章主要对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仿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了解了雷达信号的产生,对仿真系统中的正交调频信号、脉冲压缩模块、Chirp-Z变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