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路基边坡开挖后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对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道路边坡开挖后的塑性区随着强度折减系数的增加,路基边坡等效塑性应变自坡底向坡顶逐渐贯通。通过对路基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研究为路基边坡的开挖稳定性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等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最大限度发挥减震结构中阻尼器的耗能效率,本文研究了黏滞阻尼器耗能占比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单自由度结构体系,基于能量分析法,推导并得出简谐激励下结构弹性和弹塑性状态时黏滞阻尼器耗能比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验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并对附加黏滞阻尼器的SDOF体系进行能量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耗能比与频率比、阻尼系数、阻尼指数以及延性系数等参数相关;在地震作用下,将弹性结构的阻尼器出力之和与层间剪力比作为下限,附加阻尼比作为上限,给出阻尼器耗能比与阻尼参数的取值范围,弹塑性阶段阻尼器出力与结构层屈服力比远低于规范所规定的60%。  相似文献   

3.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大气的垂直温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气辐射对流能量方程出发,建立全球平均的多层大气垂直温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的结果与实际大气层结温度曲线相吻合。结果表明:由地表之上至60公里的空间范围,在近地表处大气辐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值较高,这可能与CO_2、水汽影响有关;25~30公里处辐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又达到较高值,这可能与该层O_3含量的增加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基于边缘的算法进行了改进,综合考虑了边缘和能量结构. 首先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NSCT)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和多方向的分解;然后将低频系数按边缘能量大小划分为边缘和平滑2部分,边缘部分采用边缘能量取最大的融合方法,平滑部分使用基于局部能量的规则进行融合,高频子带使用相关系数和局部方差相结合的重要性测度法进行融合;最后对融合系数进行NSCT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效果较基于边缘算法有所改善,是一种有效兼顾细节和能量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抗震墙广泛用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2001规范规定的7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中,除框架结构外,其余6种结构体系均与剪力墙有关,所以有必要重点对剪力墙结构作一个重点研究。在受力方面,因为剪力墙的刚度大,容易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尤其是高层结构的位移限值。在地震作用下,其变形小,破坏程度低,可以设计成延性抗震墙,大震时通过连梁和墙肢底部的塑性铰范围内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在与其他结构共同工作的同时,能吸收大部分的能量,降低其他结构的抗震要求,在设防较高的地区优点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主梁为结构内力计算为例,应用结构力学求解器(SM Solver)对工程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分析,将其结果与系数表人工求解方法所得结果的主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SM Solver计算的结果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将SM Solver计算结果导入数学分析软件MATLAB绘制出弯矩内力包络图,很好地解决了系数表人工求解方法中无法得到主梁跨中各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的问题。将SM Solver和MATLAB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内力计算和内力包络图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均匀来流风条件下单自由度索结构的纵向风响应以及对周围风场的影响。风场由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求解,索结构采用质量——弹簧系统单自由度模型求解结构的动力响应,不计系统阻尼。计算结果表明,索结构刚度对周围风场及自身动力响应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合理选择索结构刚度对减少结构响应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剪力墙的刚度大,容易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尤其是高层结构的位移限值;在地震作用下,其变形小,破坏程度低,可以设计成延性抗震墙,大震时通过连梁和墙肢底部的塑性铰范围内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在与其他结构共同工作的同时,能吸收大部分的能量,降低其他结构的抗震要求,所以在设防较高的地区优点更为突出。针对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设计的要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龚善初 《科技通报》2005,21(6):707-709
应用能量的方法,研究了简支梁的几何参数对动荷载系数的影响,作出了动荷载系数随几何参数变化的曲线。通过实例得到梁在受到横向冲击时,考虑与不考虑梁自身质量情况下,动载荷系数误差较大。结果表明:动荷载系数随梁的高度增大而增大,随梁的长度、质量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共生界面的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能量使用选择系数、阻尼特征系数三个重要参数,结合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这三个参数的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它们对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的减小,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从寄生向偏利共生、再向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转变,最终形成理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能量使用选择系数越大,说明共生系统的组织模式倾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倾向于一体化共生。阻尼系数越大,共生组织模式越偏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向一体化共生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9,(12):13-22
基于生态能量学和知识管理论将知识进行生态学解构,系统论述了知识能量的内涵和表征;提出"知识能量流动"概念,分析了知识能量流动的情境和机理,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知识能量流动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具有生态能量学特征,知识势能、知识动能和知识内能共同决定知识能量结构;技术替代是知识能量流动的必要条件;知识能量结构是影响知识能量流量和流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2、2007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建立新的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在内的12部门投入产出表,从中间投入率、最初投入结构系数、中间需求率、最终使用结构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等指标对江苏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其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江苏研究与试验发展业正在由中间产品型产业向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转变;研究与试验发展业还不是支柱产业,对推动和拉动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3.
系统的能带工程应包括对能带结构、带隙和带边不连续性的研究,在量子阱能带结构计算当中,带边不连续能量直接影响计算的结果,如果带边不连续能量计算不精确,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能级位置。本文讨论了应变引入对量子阱能带结构的影响,用Model-solid及Harrison两种模型计算了带边不连续能量。最后举例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协庄煤矿-850西大巷软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以及围岩应力研究,得出非均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机制以塑性扩容为主,物化膨胀以及结构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塑性扩容为主的软岩巷道最为有效的加固方式就是对塑性区进行注浆加固,以控制其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固支护试验,同步进行矿压观测,施工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可以为相似工程的深井软岩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对称信息下软件服务外包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建立发包方参与的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发包方参与水平、报酬激励系数和承包方努力水平最优解,进一步剖析发包方参与成本系数、承包方能力系数、努力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程度、外生随机变量影响系数和不确定性对这三个变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设计与发包方参与相匹配的报酬激励机制,为发包方在软件服务外包中的参与决策和激励机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柴士改 《软科学》2016,(1):81-85
在考虑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情况下,构建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揭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与其碳排放系数的影响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进程中,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呈现机制转移的非线性阈值协整效应:1985~2002年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2003~2007年效应由负向正平滑转换;2008~2013年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有利于其碳排放系数的降低。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效应,逐渐向正效应转变,表明城乡消费差异不利于居民部门碳排放系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 FLUENT商用CFD软件,采用分区求解方法对两流体耦合传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并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其交替迭代收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侧冷热流体对流换热系数比值对迭代收敛有着重要影响。交替迭代过程收敛与否,与对流换热系数比值、选择迭代的边界条件类型及首次迭代计算域的选取有关。此外将计算结果与整场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完全吻合,表明所提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18.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10-14
合金元素Sb和Mn对Zn腐蚀的影响;国际塑性加工会议(ICTP)的回顾与展望;泡沫铝氮气保护炉中钎焊界面结构及力学性能;灰斗抽气对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影响数值模拟研究;轴向柱塞泵/马达技术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隔震结构对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的作用,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固定高层建筑和隔震高层建筑进行了模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结构的固有频率随着阶数的增大而增大;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消耗了大量的隔振能量;通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间设置足够安全可靠的隔震系统,形成柔性底层,使建筑物与基础隔开,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出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大幅度降低建筑物对地震的影响;隔振节点加速度明显降低;隔震后位移发生微小的减少。由模拟结果可知,地震破坏以水平破坏为主,震烈度决定了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隔震层吸收了地震中大量的能量,隔震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明显降低,基础隔震体系能够降低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动态冲击下具有不同设计特征的蜂窝结构的能量吸收效率和力学性能。讨论了拓扑形状、细胞角度和细胞高度对结构影响行为的影响。研究确定,在高速冲击条件下,正方形结构和内凹蜂窝结构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正蜂窝结构未显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由于独特的负泊松比效应,内凹蜂窝结构的能量吸收密度明显大于正蜂窝结构和正方形蜂窝结构。针对内凹蜂窝结构进行细观参数设计,其胞元角度为30°时相比其他胞元角度具有更大的能量吸收密度。当胞元高度从2.58 mm增加到5.05 mm时,结构的峰值应力逐渐降低,达到50%以上,能量吸收密度逐渐降低,达到60.3%以上。在未来高应变冲击环境下优先考虑内凹蜂窝结构,选取满足轻量化前提的最小胞元尺寸,最佳胞元角度为30°。该项研究成果将为高应变冲击环境下抗震结构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