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韩小红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12-117
从高铁技术输出海外过程中国际技术转移战略视角出发,分析中国高铁建设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历程,对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认为国际技术转移战略从国际技术转移的战略主体、国际市场定位策略和国际技术转移方式的选择策略三方面进行补充,并根据技术转移相关理论指导,结合国际技术转移战略的内容,解释了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情况,为今后高铁技术跨国转移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实力不断增强,全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5%。中国从高铁产业的规模到建设速度,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结合这日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项目的签约,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目标正在快速实现。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范,肩负着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当前关于高铁技术的专利争端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潜在风险。本文基于短期资金偿付能力、长期资金偿付能力、需求国意愿、中国意愿、既有专利数量5项标准,将国际高铁市场划分为招标型、预期盈利型、远期利益型和战略型,并针对四种类型的市场研究提出进攻、防御、调控等相应的专利策略,最后从整体上对中国高铁的海外专利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范,肩负着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当前,关于高铁技术的专利争端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潜在陷阱。文章基于国际市场细分概念准则,以短期资金偿付能力、长期资金偿付能力、需求国意愿、出口国意愿、市场专利数量五项细分标准,将国际高铁市场划分为招标型市场、运营型市场、资源型市场和战略型市场。针对四种类型的市场制定了相应的进攻、防御和调控策略,并使每个市场的各种专利策略相互配合。最后从整体上对中国高铁的全球化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铁企业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知识产权是我国高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为敏感的问题,全球高铁市场迅猛发展,无论是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传统高铁强国,还是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高铁"新兴成员",都对高速动车表示出浓厚兴趣。为使我国企业了解高速动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全球专利布局,本文以高速动车技术领域全球专利文献为基础进行多维度分析,并对中国高速动车技术专利布局给出建议,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进行预警,以便相关企业提前制定应对策略,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相似文献   

7.
实践形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个体化内在机制。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赋予我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新的含义,即高铁产业的"走出去"和进一步"引进来"外商投资。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城市数据和中国高铁网络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高铁发展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高铁发展会轻微抑制我国FDI的流入。进一步引入交互项探究二者的关系发现当引入我国各地级市工业企业获利能力、行政能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财政支出时,高铁发展可以改善我国各地级市FDI流入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铁的发展不能促进我国FDI的增长,但是可以通过我国政府合理规划高铁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来减轻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有个体化的反遏制机制和标准化机制之争,但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基础性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进而发展成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当前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专利质量的关联因素和测度指标文献分析,构建面向产业安全的专利质量测度体系;选取高铁四大关键技术体系的全球793个PCT专利族为样本,结合层析分析法和专利指标计量实现专利质量量化测度,并以中国高铁为例检验专利质量测度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高铁各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法国、日本等国家往往通过较少量的高质量专利对他国形成有效遏制;中国高铁存在数量多而质量低的产业风险。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专利质量的"均值-方差"产业风险识别模型,提出将专利质量融入关键产业专利战略及其专利预警体系中,以及开展"小而精"的关键技术高质量专利"点穴式"布局,以应对中国高铁"走出去"中的专利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贸易便利化途径,助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分析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从国家竞争优势、平台搭建、风险防范和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阐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根据当前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企业走出去战略在竞争与市场、品牌与质量和转型与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5点建议:差异化服务、产业链打造、商业模式创新、国际间电商合作和金融配套体系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高铁轨道板技术领域,国内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申请占有较大优势,当务之急是抓住有利时机"走出去"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开始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轨道技术、车组技术和列车控制技术三大部分,而高铁轨道技术是这些技术中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中国70年的发展壮大,中国高铁也惊艳了世界的目光,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则成为中国高铁打破外国技术壁垒得以"走出去"的主要技术支撑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铁专利技术标准化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标准必要专利形成与标准制定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铁领跑世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在一国综合国力中作用的凸显,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较量的重要领域。本文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阐述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国内的变革与国际的文化营销创新,对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给予前景的预测和分析,对于国家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环。在产业层面,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章思考了在经济政策层面,如何借鉴国内其他产业和国外文化"走出去"的实践经验,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经济政策环境如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的市场本质,是产业利益的博弈。中国高铁“走出去”,悄然改变了全球高铁市场的格局,打破了日本、德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垄断世界高铁市场的格局,触动了高铁巨头的奶酪,必然引起竞争对手的高度关注和包括运用知识产权等手段在内的竞争遏制。面对发展迅猛的全球高铁市场,无论是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等传统的高速铁路强国,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以往经济高增长到经济稳增长阶段,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国内方面,国家对轨道交通的投资持续加强,2015年继续保持8000亿元的高位;国际方面,国家领导人继续强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克强总理甚至亲自担当"高铁推销员",我国轨道交通产业进一步"走出去"的空间已经打开。成都吹响轨道交通千亿产业群集结号四川省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中指出,  相似文献   

18.
高铁"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同行业的发展动态,加强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了解,服务我国高铁"走出去"。首先,本文对主要高速铁路设备供应商做简要介绍,追踪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其次,结合行业特点,设计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对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竞争力排名。最后,针对该体系所反应出的各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和市场占有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服务于高速铁路"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一条条高速铁路的修建和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的引领者。高铁俨然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率先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的背后,是一个个勇于拼搏、敢于创新、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贾利民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境外投资浪潮,与之相伴而生的法律风险也在多重复杂的国际投资法律体系中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受限于东道国国内法的制约,另一方面,中国境外投资相关法律进程及风险防范水平滞后。我国现有的境外投资实践即中国企业"走出去"基本上为境外直接投资,故本文着重讨论其相关概念、特征、法律风险的识别及防范,并简单探讨中国律师在"走出去"战略中的法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