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建设特色资源,是信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和机遇这一问题,以我馆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特色资源建设为例,阐述了在参与建设过程中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资源建设的一些认识和看法,认为高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中应该更新馆藏资源建设观念,以本校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持既定的建设方向和建设原则,为读者、为社会提供更专深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陈颖 《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17-118
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特色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加上高职院校领导不够重视,馆藏文献资源质量不高,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和教育职能难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学校办学实际,特色专业建设和专业对口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加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逐步完善特色资源体系,为图书馆开展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以深化图书馆对企业的服务,推动图书馆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体现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居玲英 《大众科技》2013,(5):300-303
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类型的丰富,传统意义上以"古籍、善本"为收藏对象的特藏概念被扩大,许多高校图书馆由此创建了富有特色的新特藏,以彰显本馆的特色化和个性化。文章通过概述国内及港台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围绕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标,立足现实,确立本馆以学科特色和学校特色为重点的特藏资源建设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选定特藏的具体学科范围和确定相关收藏范围及途径。  相似文献   

4.
冯琼 《现代情报》2008,28(6):186-188
建设特色资源,是信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和机遇,针对这一问题,以我馆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特色资源建设为例,阐述作者在参与建设过程中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资源建设的一些认识和看法,认为高校图书馆在特色资源建设中应该更新馆藏资源建设观念,以本校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持既定的建设方向和建设原则,为读者、为社会提供更专深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开展特色服务有赖于特色资源的开发,特色服务的开展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特色资源的建设,图书馆应通过开发特色资源,开展特色服务,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知名度,以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韵桥 《科技风》2013,(23):273-273,275
本文阐述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通过襄阳市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图书馆如何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保障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数字资源在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符合师范类高职院校定位的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从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类型、建设方式进行探讨,提出符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环境中开展学科服务的背景,从韩文文献馆藏现状、韩文特色书目数据库建设、馆院书目数据整合、韩文学术数据库采购、学科服务平台构建5个方面阐述了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韩文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发现本馆韩文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本馆韩文信息源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本馆的学科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持山东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促进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开展特色服务有赖于特色资源的开发,特色服务的开展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特色资源的建设,图书馆应通过开发特色资源,开展特色服务,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知名度,以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各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点之一,通过对目前特色资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设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实用性原则,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利用率。并阐明了开展数字化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图书馆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万文娟 《现代情报》2018,38(6):117-121
信息资源是高校智库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通过对我国24家典型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调研可知,当前我国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图书馆主导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不仅符合国家智库政策导向,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职能、促进高校智库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制定智库资源建设的科学规划、建立用户需求驱动的智库资源建构模式、揭示与优化已有智库资源、采用引进与自建数据库相结合的主要建设模式、收集与保存网络智库成果、注重智库资源的共建共享等策略来开展高校智库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全国211工程116所大学的高校文库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从文库数据库存在方式、收录文献类型、论著信息揭示方式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文库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高校文库数字化建设在规范性、收录范围、论著挖掘、全文制作、长远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搭建科学的文库建设平台并解决好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旨在促进高校文库数字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晓军  王金 《软科学》2012,26(9):66-68
通过调研等方式收集产学研联盟发展状况,分析了制约产学研联盟发展的瓶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一套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联盟集成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侯明艳 《现代情报》2018,38(11):90-94
[目的/意义]分析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优秀案例的特点和不足,研究创新视域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实践,为今后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田野调研法,对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优秀案例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呈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现状,根据案例启示,提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服务工作,要一直秉承在务实中创新的服务理念,实现阅读推广工作的常态化和活动形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现代情报》2009,29(4):142-146
本文介绍了目前对吉林省各类型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调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吉林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公众响应情况及意识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红  马海群 《现代情报》2011,31(3):12-17,22
此次调查以了解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响应情况及意识需求为目的,调查对象涉及各学历层次的大学生、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家长、政府官员、其他公众群体。通过本次调查,大致了解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了解情况及持有态度,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内容需求、获取方式、满意度、对高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评价、以及信息公开产生的主观影响等情况,据此给出五条建议,望能对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进一步展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纪丽珍 《现代情报》2010,30(11):85-87,92
基于对甘肃省7所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找出6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主要从规范化和政策连贯性、服务方式多样化、咨询馆员与教师、专家合作、支持参考源建设与优化整合、扩大协作范围以及服务质量监控六个方面建立健全甘肃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陈廉芳  常志卫 《现代情报》2019,39(4):108-114
[目的/意义]借鉴美国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支持服务发展道路。[方法/过程]运用案例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选取中美两国排名前30的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结果/结论]与我国相比,较多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设置科研支持服务专门栏目,服务内容丰富并且能贯穿用户培训、研究选题、基金申请、调查试验、论文写作、成果存储和共享推广等科研活动全过程。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以科研用户为中心嵌入科研活动过程,深化资源导航、参考咨询和学科馆员等传统服务,拓展科学数据管理、学术出版和版权建议等新兴服务。  相似文献   

19.
徐会艳 《科教文汇》2014,(27):15-16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学生在自我约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和迷惘日益突出。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状况,对淮安市周边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笔者试图寻找一种适合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来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晶  明均仁  何博  曹鹏 《现代情报》2016,36(4):95-100
湖北省高校众多,各高校图书馆APP建设情况各异,对它们进行系统调查有助于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开展和推进。本文通过浏览高校图书馆网站首页、查询相关文献论文、下载APP应用、搜集新闻资讯、电话咨询、邮件咨询等方式,从普及与推广情况、开发模式、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服务内容、栏目设置及宣传方式等5个方面对湖北省123所高校图书馆移动APP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并从合作方式、个性化服务、宣传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