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善治能够体现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是新时期世界范围的潮流和趋势。善治是高校行政管理权力向高校教育主体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还政于教的过程,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善治理论,将善治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我国高校行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根据高校行政工作所需要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现实要求,阐述了它的管理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国家“三个代表”的指导精神为准则,在高校的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推行“人性化管理”为宗旨,加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导向,推动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本文以善治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体制性障碍、结构性障碍和内生性障碍.提出增量改革的具体路径,要求健全善治治理下“多元”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法律建设,优化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具体思路,建立一个包容、合作、持续、均衡的社会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行政管理是个历史范畴,它伴随着高校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改苹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越发暴露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不创新,高校就难以发展,高校要发展,行政管理就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3)
现在我国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已经越来越普遍,这对于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即使机遇又是挑战。高校行政管理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吸收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从而创新自己的管理观念和模式,以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一个高校的行政管理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因此将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也就是将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在现代大数据的整体背景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必须要做到时刻创新以及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快速方便的网络系统,从而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随着高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质量的逐渐提高以及内部行政改革管理体制的不断优化,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更加突出,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对衡量高校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同时高校的行政管理也在高校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逐步改善我国高校内部行政改革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是深化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关键点[1]。  相似文献   

7.
杨毅敏 《科教文汇》2007,(2):128-129
高校行政管理是个历史范畴,它伴随着高校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改苹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越发暴露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不创新,高校就难以发展,高校要发展,行政管理就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8.
善治的勃兴是历史的选择,是理想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善治与民生幸福有着本质的内在关联性,民生幸福是检验善治政府行政能力的试金石,是善治政府的价值追求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行政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高校的行政管理对内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外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对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全面强化管理,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拓宽与深入,高校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考察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新时期创新高校行政管理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的毕生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的体现,是贯穿整个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内容。“人”是指真实、现实存在的人,具有精神、物质、社会需要以及自由发展需要的人。“人的解放”是指人的社会关系、劳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充分解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应用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雅楠 《科教文汇》2014,(19):188-188
高等学校制定“大学章程”,有利于完善高校的治理结构,促进高校去行政化,并逐步走向一个依法治校,学校自主办校的科学化轨道。推动高校章程,一方面将对大学举办者、办学者的权利边界和职责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对在大学内部治理进行规范,将成为中国教育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启航。  相似文献   

13.
叶子犀 《科教文汇》2014,(16):198-198,200
教学管理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几方面管理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重知识轻文化的现象。根据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笔者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始终把“人文关怀”视为基本坐标和基本理念。本文将以人文关怀的含义和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着眼,阐明人文关怀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14.
郑岩 《科教文汇》2014,(31):197-198
大学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的常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单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三观”变化,当前的大学班级管理育人弱化、制度流于形式、班风淡化、安全稳定高压态势等现状较为明显,改革班级建设模式,提高班级建设水平,是当前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入手,对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反思;提出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的新措施和对策,论述了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改善并完善对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丰韬 《科教文汇》2014,(12):183-184
人本化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前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还存在人性化缺失等问题,高校必须坚定“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柔性化管理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自由、和谐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6.
徐会艳 《科教文汇》2014,(27):15-16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学生在自我约束、人际交往、心理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和迷惘日益突出。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状况,对淮安市周边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笔者试图寻找一种适合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来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学术自由与自由探究这一美国大学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从一战到冷战再到小布什执政时期受到攻击和侵蚀,以及大学及其领导人如何回应这些攻击的历史。在人们感到国家安全处于危机时,个人权利和学术自由往往成了牺牲品。从机构的层面来看,布什政府时期学术自由受到威胁的程度甚至大于冷战时期。因此,重申学术自由的理念、捍卫教师的权力和大学自治的原则,是美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术自由旨在建立一套大学治理的结构关系和价值观,捍卫大学的治理规则,这些规则界定了教师在大学里享有的特权,它“是使整个学术事业合法化的关键概念”,亦是大学和美国社会建立的一种关键性的契约。只有保证学术自由,大学和社会才能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18.
孙菲菲 《科教文汇》2014,(26):197-198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后发外生”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因此我国高校外事工作必须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追求创新与超越,不断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外事工作的经验,思考高校外事工作方式的改进与提高。本文从国际学生交流项目管理、高校外事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推动高校教师外事活动参与度、高校国际知名度提升及合作伙伴的选择和沟通等五个方面阐述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外事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内容,希望对我国高校外事工作的开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幕课”来袭,它给中国高校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文希望将“幕课”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引入大学教育。同时希望更多的高校加入到“幕课”中来,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对适应世界大学教育发展潮流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伟祥 《科教文汇》2014,(12):16-17
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在初、高等教育中的普及,社交网络在中国各大高校发展得如火如荼。社交网络渐渐地融入了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活动、道德行为、心理健康及学习态度等。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新载体的社交网络应该受到各大高校教育者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重视。社交网络产生的影响不仅促进大学生与同群体及外界的交流,也可能因其信息传播的不当而对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高校教育者面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思想教育新形式的社交网络,必须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剔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不利因素,从而开辟大学生思想教育新天地,积极地对其进行疏导和科学的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