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以北京地区创业者作为样本,检验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其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有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各维度及创造性性思维在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孙永波  丁沂昕  王楠 《科研管理》2021,42(2):130-137
资源拼凑解释了创业者在资源约束的情境下如何将看似无关联的手头资源组合成有价值的资源,并进一步驱动创业者对机会的认知。然而,对两者之间的路径对接机制缺少关注。本文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组织学习方式推进资源拼凑和创业机会认知的关系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解析了资源拼凑和组织学习所涉及的关键构念;构建了创业认知过程的两阶段理论模型,包括机会发现阶段和构建阶段;构建了资源拼凑与机会认知阶段对接的机制框架,解释了组织学习如何桥接两者的路径。在总结研究贡献的同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新机会识别的促进因素这一观点可能夸大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好处而忽视了其潜在的成本。为此,关注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机会识别过程中的“黑暗”面,并将信息扫描频率引入创新机会识别过程,基于145名中国创业者的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信息扫描频率、创业经验与创新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信息扫描频率有负向影响,而信息扫描频率的降低不利于创新机会的识别;信息扫描频率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机会识别的关系中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而创业经验可以缓解信息扫描频率的负向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新创企业管理者应正确看待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新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创业者应积极进行信息扫描并更好地利用创业经验等对策建议,以此启发创业者在实践中更好地识别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字平台赋能的创业受到业界关注,但创业者如何借助数字平台突破创业机会资源双重约束尚未得到揭示。本文从平台赋能与价值共创的整合视角,结合机会资源一体化开发理论,选取基于小米数字平台的4家创业企业为主分析单元做嵌入式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在需求识别阶段,创业者借助数字平台的知识赋能与数据赋能,促进与创业服务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识别,突破机会资源识别约束;在产品开发阶段,借助数字平台技术赋能与供应链赋能,促进与技术开发商与供应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利用,突破机会资源利用约束;在市场推广阶段,借助数字平台品牌赋能与渠道赋能,促进与用户及渠道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拓展,突破机会资源拓展约束。本文揭示了数字平台创业突破机会资源双重约束提升创业绩效的过程“黑箱”,丰富数字情境下的创业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兴技术的产业化面临达尔文之海,亟需企业家发掘创业机会、整合创新资源,进而推动新兴技术的变革和商业化。基于胜任力理论,构建了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家胜任力的分析框架;进而借助跨案例研究方法,比较了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三位企业家的胜任力结构特征,探究了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家胜任力构成的共性和异质性特征,进而探讨了创业企业家胜任力结构与创业模式选择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1)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家的胜任力主要由元胜任力、认知胜任力、个人胜任力、职能胜任力、价值观构成,且企业家胜任力结构具有异质性。(2)新兴产业企业家胜任力结构的差异不仅会影响企业家创业机会的发掘,而且会影响企业家创业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影响企业家创业模式的选择。(3)能够准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并能高效整合市场资源的企业家倾向于选择商业模式变革导向的创业模式;而具有技术研发先验知识,善于捕捉技术创业机会,并且热衷推动技术变革和转化的企业家通常会选择技术范式变革导向的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尽管我国创业活动在全球经济体处于活跃状态,但我国的创业成功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创业政策供给与异质性创业模式的匹配度不高。以供需匹配为视角,借助MOS模型,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创业政策与创业模式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政策有助于提升生存推动型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2)动机激发和技能培育政策有助于增强机会拉动型创业者的创业自信心,提升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3)机会增加和技能培育政策有助于扩展创新驱动型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提升其组织管理能力。鉴于此,政府应采取异质性的创业政策供给,即关注生存推动型创业者的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注重机会拉动型创业者的动机强化和技能培育,侧重创新驱动型创业者的技能提升和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创业机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创建后初始创业机会仍然会不断迭代。尽管现有研究指出了创业机会迭代的重要性,但有关创业机会迭代的内在机制在理论上仍然不清晰。本文通过对四家案例企业的比较分析发现,创业者与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推动了初创企业创业机会的迭代,且迭代遵循着从创业机会迭代动力生成到创业机会迭代决策制定,再到创业机会迭代结果形成的内在机制,其中:(1)利益相关者机会共识的破坏是创业机会迭代的主要动力;(2)创始人动态心智模式影响了创业机会迭代的战略;(3)组织内是否达成战略共识最终决定了创业机会迭代的速度。本文关于初创企业创业机会迭代的交互机制研究,是对创业机会构建理论的拓展,本文结论对精益创业实践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会评价是创业认知观的关键要素。对71名小企业创业者与82名企业管理者基于创业情景的机会评价研究发现:创业的机会评价过程中,创业者的认知机制是认知偏差系统作用于或通过风险知觉作用于机会评价;创业者比管理者运用了更多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推进,国民的创业热情被点燃。然而,我国创业资助的供给体系仍不够完善,部分新生企业家在选择创业导向时存在迷失的情形。基于GEM指标体系,解析了创业资助对新生企业家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并借助社会认知论探究了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资助影响新生企业家创业导向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 创业资助不仅能促进新生企业家追求产品研发,还能推动新生企业家实施规模扩张。相对而言,金融支持更能驱动新生企业家实施规模扩张;政府项目和税收优惠更能激励新生企业家追求产品研发。(2) 创业资助能增强新生企业家对创业机会、自身能力及网络关系的感知度和对创业风险的容忍度,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进而促进其实施规模扩张或追求产品研发。(3) 与OECD国家相比,非OECD国家金融支持、政府项目及税收优惠等创业资助体系尚不完善,因而对新生企业家追求产品研发的激励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0.
钟榴  余光胜  潘闻闻 《科研管理》2019,40(6):205-214
如何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初创企业的产品创新一直是学界和商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决策逻辑理论中的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的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分别探讨了锤子和小米两个初创企业产品创新流程决策,并以理论模型对比了两种决策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锤子手机的研发过程体现了目标导向的特征,而小米手机的研发过程体现了手段导向的特征。本研究认为,创业更多是介于精密计划和非系统性试错之间,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逻辑的适用性取决于不确定情境下创业者战略决策的权变性,权变性影响了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创业机会的识别;初创企业在发展早期比较适合采取目标导向逻辑进行决策,通过提高资源整合效率,能加快创业机会的识别,而手段导向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产品创新后期,随着产品的约束性条件不断演化,创业者通过保持资源整合的柔性来持续识别新的创业机会,产品创新是外界环境各种约束性条件不断迭代而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夏李慧  罗彪 《科研管理》2021,42(1):10-19
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切换的断档时期,高科技新创企业作为促进新动能成长的重要主体,其高效的机会塑造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关键。效果推理理论为研究高不确定性情境下高科技新创企业机会塑造提供新思路。借鉴高阶梯队理论,分析创业者效果推理对高科技新创企业机会塑造的影响机制。以141家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效果推理正向影响企业关系网络构建和企业机会塑造;企业关系网络构建在创业者效果推理和企业机会塑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激情不仅正向调节创业者效果推理与企业关系网络构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正向调节企业关系网络构建在创业者效果推理与企业机会塑造之间的中介效应。结论表明在高不确定性情境下,充满激情的效果推理型创业者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关系网络构建更好地进行机会塑造。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创业者大多经历失败,但经历失败的创业者并不一定能走向成功。能否将失败视为学习机会并从中进行有效学习对新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创业失败学习问卷,并检验创业失败学习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索团队创业精神对该过程的作用机制。通过29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表明,创业失败学习可以区分为认知改变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创业失败学习与团队创业精神、新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团队创业精神中集体创新和协作进取两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影响创业失败学习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创业生态系统下新创企业与其他主体间建立的网络关系,能够帮助其获取关键资源、开发创业机会,支持并推动其生存和发展。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采用一般创业网络关系特性衡量创业生态系统下新创企业的网络关系,忽视了其具有的独特性以及在创业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定性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深入探析创业生态系统下新创企业的网络关系特性内涵和维度,依据规范的开发程序编制初始测量量表,对问卷调查所获得326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生态系统下新创企业的网络关系具有异质性、多重性和变化性,最终形成的测量量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未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相应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4.
胡贝贝  张秀峰  杨斌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228-2235
本研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15位典型创新型创业人才为对象,通过非结构化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和方法探究了创新型创业人才基础素质与专业能力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和转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基础素质层面,创新型创业人才具有感性与理性复合的人格特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贯通的知识基础,以及高智力和充沛精力体力复合的生理素质。在创新型创业活动开展层面,具有创新型创业机会的识别/创造能力、开发能力,以及创新型企业的运营能力。其开展创新型创业的专业能力是其基础素质在特定契机刺激与创新创业意识驱动下,围绕创新型创业主题的聚合转化和显现。其专业能力的生成机制模型为:基础素质-(创业契机+创新创业意识)-专业能力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和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崔祥民  梅强 《软科学》2011,25(12):13-18,24
以江苏两个产业集群内的199个创业者为被试对象,对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如何通过信息能力影响创业机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能力在创业者社会资本影响创业机会价值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爱丽 《科学学研究》2010,28(9):1405-1412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了潜在企业家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潜在企业家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机会理想性、感知机会可行性、感知机会社会规范、创业意图和创业自我效能。本研究的学术贡献是提出并验证了扩展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并为潜在企业家、创业教育者和政府政策提供有益的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资源约束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探索突破约束并实现企业快速成长的途径成为创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企业资源观和人力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创业拼凑、先前经验以及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17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了相应的结论:(1)创业拼凑、先前经验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绩效正相关;(2)创业拼凑分别与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和工作经验正相关;(3)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工作经验未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推进,我国国民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但是,我国的创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仍不够完善,使得很多创业者处于“临渊羡鱼”的观望状态。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创业期望和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调节聚焦理论,解析了创业期望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了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企业家的创业期望越高,其创业积极性也就越高,并且会采取积极的创业投资行为。风险恐惧会降低新生企业家的创业倾向,但是个体一旦选择了创业行为后,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其创业期望水平。当新生企业家创业期望水平较高时,风险恐惧的增加会驱动新生企业家萌发促进聚焦的调节机制,此时积极投资将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生企业家会实施积极的投资行为。但是如果创业期望水平较低时,风险恐惧的增加会催生新生企业家产生预防聚焦的调节机制,此时害怕失败将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生企业家会减少创业投资。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Policy》2022,51(9):104579
Scholarly literature on th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has increased sharply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surge in interest has also heightened the demand for robust empirical measures that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dynamic relationships among ecosystem constituents. We offer a framework for measurement that places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entrepreneurs, firm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t the center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 We further emphasize the four role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s a catalyst, coordinator, certifier, and customer in shaping these relationships. Despite the central importance of these firm-government interactions, there is surprisingly little research on suitable methodologies and appropriate data for systematically and reliably incorporating them into measures of ecosystem health. Our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by first 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nd then describing an array of accompanying databases that provide rich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fir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ccelerat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 major advantage of our approach is that all the underlying databases are drawn from non-confidential, publicly available sources that are transparently disclosed and regularly updated. This greatly expands the potential community of scholars, managers, and policymakers that may independently use these databases to test theories, make decisions, and formulate policies related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相似文献   

20.
周键 《科研管理》2022,43(1):200-208
   “激情创业,理性行动”已成为创业实践领域的共识,也是提升创业成长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Affect-Behavior-Output”分析框架构建了创业激情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模型,并分析失败事件学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25份创业者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创业激情有助于提升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2)创业者的资源拼凑行为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的绩效表现,且创业资源拼凑行为在创业激情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失败事件学习正向调节创业激情与创业资源拼凑以及创业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