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施栽培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栽培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露地,放线菌数量下降;在大棚中,种植年限长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低于种植年限短的,土壤中有害真菌数量增加:不同有机物料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有不同的影响,有机物料的施用能增加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尤以施用猪粪效果更佳;连作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各类微生物数量上升,以真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施用微肥对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施用微肥的麦田土壤微生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微肥后,各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仍均呈细菌>放线菌>真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这与土壤微生物分布数量的一般情况相吻合;施用不同种类、数量的微肥对不同类群微生物的影响不一,施用0.025%的铜肥可促进细菌、放线菌的生长,施用0.025%钼、硼肥可分别促进真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随着施用浓度的提高则抑制微生物生长,而施用0.05%的锰肥固氮菌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大棚种植是蔬菜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种植方式,大棚蔬菜有一定的连作年限,不同的连作年限对土壤的理化特征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棚蔬菜连作年限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对沙土的改良方法比较单一,只是简单的利用有机物料进行改良,本研究利用有机物料同时,加入化学物质聚乙烯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聚乙烯醇与有机物料混合施用对沙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有机物料混合施用可以有效的调节沙土p H值;减少沙土水份的散失量;减少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  相似文献   

5.
鸭稻共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鸭稻共作起源于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技术,许多研究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为了进一步探讨鸭稻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于200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共设计鸭稻区、浑水区、清水区和常规区4个处理,采用平板培养法和BIOLOG技术研究了其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鸭稻共作能够增加水稻生长中后期稻田土壤可培养的微生物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常规区相比,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在抽穗期、成熟期的差异显著,真菌数量在乳熟期、成熟期的差异显著。BIOLOG分析显示,与清水区相比,稻田放鸭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和整体代谢活性,显著增加水稻抽穗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说明鸭稻共作系统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提高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静  陈芝兰  李小卫 《西藏科技》2015,(4):70-72,78
应用稀释倾注平板法和MPN法对西藏15个湿地土壤中N转化功能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地间氮循环微生物数量差异性显著,其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固氮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较高,并且固氮菌对环境变化均比较敏感;土壤理化性质表明,西藏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总数与pH、土壤含水量等因子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硝化细菌与全量P呈显著负相关(p0.05),硝化细菌与全量K、C/N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施用有机肥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施用有机肥不仅增加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酶的活性,而且对土壤的有机质、团聚水平、团聚度和结构的稳定性、通气孔隙、水容量等的物理性状有显著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酶的活性和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益处和不合理施用有机肥引起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西藏拉屋矿山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倾注稀释分析法对西藏拉屋矿山不同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草地类型中,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80.78%~93.20%,放线菌次之,占微生物总数的6.79%~19.18%,真菌最少,占微生物总数0.01—0.04%;微生物数量呈季节变化,3月份数量较小,8月份上升至最大,10月份下降;不同土层的微生物总数和各类群微生物均为:上层土〉下层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极显著高于非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高寒灌丛草甸尤其以爬地松为优势种的灌丛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极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土壤。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玉米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枯秆覆盖、免耕留高茬+枯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磷肥处理农田黑土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氮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以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比值、磷酸酶活力以及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长期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活性严重退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而单施磷肥或氮磷肥配施对微生物活力与结构影响较小。有机肥处理中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1,远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可用来指示有机质质量与可用性;而支链/单烯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G+菌对养分胁迫抗性强于G-菌。磷脂脂肪酸PCA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个别脂肪酸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受无机肥施用影响显著;而G+菌更易受有机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