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实现碳中和已然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提出CO2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届时,我国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将从目前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基能源转变成“零碳能源”,包括核电、风电、光电、水电、生物质能等,进而能源的产生、传播、转换、应用链条也将出现根本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助力“零碳能源”的相关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开展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更多挑战。作为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然而,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急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来实现。文章基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3R"原则,剖析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碳中和的内在联系,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阐释循环经济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作用,为促进我国通过循环经济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 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碳排放逐渐进入平台期,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80%以上。碳中和目标下,在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碳减排做法的基础上,如何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明确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战略路径值得深入探讨。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文明跨越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国需要在电力、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不断努力,减少碳排放量,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努力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云南科技管理》2022,(1):15-17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彻底改变,煤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因控碳导致的经营困局。文章从"双碳"目标、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碳交易权市场和新能源平价上网等方面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煤电企业面临的困境,并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趋势,提出煤电企业经营策略要从战略定位、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加强企业成本管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应对,为"双碳"背景下煤电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领导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政府、企业、个人都必须参与协同,政府制定碳中和目标并进行规划和引导,企业通过结构转型、自主研发或改进低碳工艺实现碳中和规划,而个人则应践行低碳/零碳的消费和生活理念。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并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相似文献   

8.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相关专家学者已对碳中和实施目标、实现路径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开展研究,文章根据云南省能源发展状况,梳理了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能源行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为云南省实现碳中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大国博弈阶段,中国的角色正由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逐渐转变。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加速技术生态化创新发展,低碳和零碳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对此,建议制定科学、可行的碳中和实施路线图,并在"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中强化指标和措施;构建完善的技术生态化创新结构体系;尽快研究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大会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习近平新时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精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开局"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们爱党、爱国热情,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在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开展了以"众心向党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约为每年10亿—13亿吨二氧化碳(CO2)。巩固和提升生态碳汇功能,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等相结合,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滨海碳碳汇,进而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增汇工程,同时还需要推动生态系统管理及新型生物/生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Bio-CCUS/Eco-CCUS)的开发应用。通过统筹陆地-河流-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种增汇技术,有望实现中国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和人为碳汇功能倍增目标,即在2050—2060年实现每年20亿—25亿吨CO2的碳汇贡献。当前,亟待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碳汇提升关键技术,科学评估其增汇效应、经济可行性和时间可持续性,集成不同区域增汇技术并开展区域示范。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贸易隐含碳失衡导致的"碳泄漏"问题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构建贸易隐含碳失衡模型,对2000-2011年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规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①中国各行业完全碳排放系数均高于日本,并且绝大多数行业差距巨大;②总体上,虽然中国处于对日贸易的逆差方,但是在贸易隐含碳方面却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即中国同时处于对日贸易及贸易隐含碳的"双失衡"局面;③从行业来看,中国各行业对日贸易隐含碳均处于失衡状态.其中,纺织业,电气机械/光学设备制造业贸易隐含碳失衡规模最大.在此基础上,采用SDA法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对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规模,中国中间投入结构效应是推动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碳排放强度和进口规模效应则主要起到抑制作用.因此,中国应加大推广低碳生产技术力度,降低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同时优化生产以及贸易结构,以缓解中日贸易隐含碳失衡,促进对外贸易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相似文献   

15.
<正>为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我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风能以其天然绿色、碳排放量低的特点,将极大地助力能源转型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现有的风电技术专利分析中,研究了风能发电技术专利整体趋势,基于德温特数据库对风力涡轮机技术进行技术热点监测分析,以及基于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CNIPR,对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共现网络图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对于核心部件发电机组的发展趋势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近20年来的风电技术领域发电机组的专利,充分了解发电机组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发电机组的技术研究现状。本文以风电技术领域的发电机组为主要分支,以incoPat检索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进行检索分析。本文关注的是近20年来的发展趋势,检索范围为申请日从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16.
高雅婷 《科技风》2023,(7):51-54+61
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生态治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可探索路径之一,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本文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治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碳中和与生态治理具有耦合性、协同性与整体性三维关系,深入挖掘碳中和对推动生态治理目标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雷  朱蓓雯 《科技通报》2023,(12):102-105+110
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浙江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碳减排工作,制定了碳达峰的目标和路线图。因此,研究浙江省碳达峰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碳达峰实现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法构建了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最后结合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得到国家政策、经济水平、能源价格、能源结构、绿化覆盖率等5个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天然气综合能源利用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先进的物理信息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以天然气为主,整合区域内其他多种可再生能源,实现多种能源之间的协调规划、优化运行和互补互济;在满足用能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概述天然气作为低碳清洁能源,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持续控制能源消费中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9.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号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20年9月中国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2016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及采取碳中和政策和行动进入加速期。内燃机作为量大面广的道路、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国防装备主导动力,在近中期肩负节能减排重要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未来如何实现碳中和的巨大挑战和重要机遇。内燃机作为一种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通过与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结合仍有较大的节能提升空间;未来通过燃用碳中和燃料的高热效率内燃机,仍可以在重型卡车、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大型动力装备以及混合动力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促进中国能源和交通领域早日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