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板模型是当今国际流行的数据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建立消费支出的PANEL-DATA模型,对江西省城镇居民收入等级因素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收入组的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很大。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沂  胡日东 《预测》2003,22(2):3-6
近年来我国城镇内部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不同地区、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消费需求的小型联立方程模型,揭示出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国家的内需拉动政策。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增加城镇困难群体的收入,减少低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居民的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敏  曹衷阳 《软科学》2011,25(11):30-35,41
采用1987~200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的收入差距双门槛模型,证实了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呈现递减态势。从我国各个省份来看,收入差距水平较低的省份数量在下降,而中等收入差距水平省份呈现逐步增加趋势,收入差距水平较高省份数量呈现稳定、缓慢增加的状态。收入差距的加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需要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刺激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数据探讨我国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对我国当前消费的影响,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三大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大约占67%左右。同时,居民收入的缓慢增长也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刺激消费需求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锦锋 《大众科技》2005,(4):106-107
文章以福建为例,详细阐述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及原因,并就这些原因探讨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本文根据详实资料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进行了观察、分析。正确认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居民收入分配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状况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198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回答了以下问题: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会削减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治理功能.研究发现:首先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这种影响存在着滞后效应;其次收入差距通过影响环境治理的公共支出从而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再次,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减弱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改善效果,延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的到来.不同的收入差距指标显示出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研究发现,初次分配过程中的要素价格扭曲、再分配力度有限、城乡差别和行业差别扩大以及隐性分配等原因共同导致了基尼系数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运行;因此,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是当前收入分配制度在不同领域中具体实施时导致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来设定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而结合党的会议精神和共享发展理念给出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琦  赵敏娟 《软科学》2012,26(12):26-31
在以往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消费习惯、收入等传统变量以及预期收入、房屋建设支出、教育与医疗不确定支出和收入差距纳入考察范畴,并利用2000~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上各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消费习惯、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预期收入和住房建设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虽然有影响,但是程度很小;教育和医疗支出由于其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利率虽然对消费有影响,但显著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分化加剧。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消极影响表明不能对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也仍然面临着众多矛盾亟待解决,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扩大的矛盾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中,城乡居民收入差又是重中之重。对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估,对造成差距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治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城乡比较视角分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收入分配和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绝对程度基本相同,但二者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性差异;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产生负向挤出效应;尽管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差距都呈负向变动关系,但农村居民消费对收入分配差距弹性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91~2010年黑龙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数据,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影响黑龙江居民消费需求的主成分,与因变量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回归,并对主成分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本文指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居民收入差距、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消费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的研究结论:(1)提高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减小收入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差距对消费增长的不利影响;(2)在不考虑居民收入这个控制变量以及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零增加到0.079时,居民消费率的下降幅度从0.697%减少到0.648%,而且提高平均消费倾向还显著地将自发消费率从0.016增加到0.073;(3)当把收入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到调节效应模型中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对收入差距影响消费增长的调节效应仍然显著成立,当收入差距以及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零增加到0.042时,居民消费率的下降幅度从0.357%减少到0.343%,而且平均消费倾向还显著地将自发消费率从0.01增加到0.044。其政策含义是,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仅有利于减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居民消费增长的负向影响,而且能够提高居民的自发消费率。  相似文献   

15.
孟庆华 《科教文汇》2007,(6S):129-129
失业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失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因此,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应该是积极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城乡教育支出差距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建立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教育支出差距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实际预测。最后,针对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具体措施,如增加教育支出,特别是农村教育投入,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双 《未来与发展》2012,35(8):98-103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天津市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收入增长对城市居民消费的作用较之农村居民大,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提高天津市居民消费水平需要着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这两大因素着手对形成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的多样化,带来了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及社会收入分层的加剧,居民收入差距在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扩大,始终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收入分配领域的焦点问题。 (一)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布状况、形成原因和变动速度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明显拉大,尽管现状基本正常,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发展趋势更不容乐观。根据本文所提出的两极分化三种判断方法分析,到目前为止我国总体上尚未出现两极分化,但受就业、财产性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