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围绕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从AI4S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到S4AI (面向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讨论人工与自然平行的智能科技与数字人科学家的作用及其对科研范式和社会形态变革的可能冲击;认为范式与形态的变革刻不容缓,必须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如AlphaFold2、核聚变智能控制、新冠药物设计等诸多令人瞩目成果,表明AI for Science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实现智能时代的基础科学源头创新及其下游重大技术创新,需破解2个方面的核心问题:(1)如何利用新一代AI(特别是生成式AI及大模型)的通用性和创造性推动新范式的形成;(2)如何利用AI实现对传统科学设施的赋能与改造。文章提出一种智能化科学设施的建设构想,兼顾“高度智能化的科学新设施”和“AI赋能已有科学大设施”2个层面的需求,构筑AI for Science的科学设施体系,形成科学领域大模型、生成式模拟与反演、自主智能无人实验及大规模可信科研协作等创新功能,加速重大科学发现、变革性物质合成,以及重大工程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3.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它是以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人为目标,这样的人应懂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并且能够在日常决策中使用这些知识。本文通过明确初中科学课程中进行STS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同时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专题讲座、现状调查以及STS信息的收集和交流等途径进行STS教育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中的计算机模拟称为科学模拟(scientific simulation),文章从其狭义和广义层面出发,把科学模拟分为数值计算(numerical computation)、模拟智能(simulation intelligence)和科学大脑(science brain) 3个阶段,并描述了各阶段的特征。目前,科学模拟正在进入模拟智能阶段,即在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科学模拟正从传统的数值计算逐步转向与人工智能相融合的模拟方式。文章针对支撑模拟智能阶段的计算系统展开讨论,阐述了其设计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期,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开启人类社会智能化的新纪元。研究人工智能成功案例背后的技术原理,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AI4S)新范式,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以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领域为例,简述AI4S的研究进展。其次,面向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人工智能范例,分析AlphaFold和ChatGPT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算法、模型、数据、知识、人的因素等角度,总结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趋势,探讨AI4S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知识组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军 《情报杂志》2004,23(10):33-34,36
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情报科学在知识处理方面的映射关系。在分析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知识组织技术智能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知识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简称CORBA)是对象管理组织(0MG)为解决分布式处理环境(DCE)中,硬件和软件系统的互连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在电信运营系统中,网管系统一直是网络维护工作的重点。采用CORBA技术容易实现遗留系统的集成,符合标准的处理流程,系统的开放性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主要对CORBA技术在网管系统中的应用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田心 《科学中国人》2013,(12):122-125
英语naturalscience和socialscience中的两个science字形相同,词义截然不同。naturalscience的science的词义是“科学“.naturalscience因此翻译成“自然科学“完全正确:英语“(natural)science(自然)科学”是“science科学“的简称。英语中.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即科学。socialsciencea的science的词义不可能是”科学”了.“科学“已经被自然科学独自占用了.将socialscience翻译成“社会科学”,这个“社会科学”的含义就是”社会自然科学“了。把naturalscience和socialscience翻译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犹如将storybook和notebook翻译成”故事书”和”笔记书“。英语权威词典和百科全书都说socialscience的science的词义是人文社会学中的”学”或“学科”。“学“或“学科”与”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socialscience译成“社会科学”是误译。  相似文献   

9.
朱清楚 《科教文汇》2008,(30):85-85
本文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利用科学探究,开放评价方式等三方面,阐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概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社会创新理论在AI时代的解释力逐渐势微,学术界提出了重建AI时代社会创新理论的新任务。本文在比较传统社会创新与数字社会创新的基础上,提出AI社会创新的内涵,以此建构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本文强调AI社会创新有助于智能识别漂浮的社会问题,推进解决方案的最优匹配,促进社会创新成果的扩散。围绕AI在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匹配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以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方案的新颖性为框架,首次提出AI自主搜索式、AI赋能生成式、AI自主修补式、AI赋能探索式四种AI社会创新模式。研究发现拓展了已有社会创新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生命科学进入了数据爆发的新时代,传统生命科学研究范式难以在日益增长的生物大数据中揭示生命复杂系统的本质规律。随着人工智能(AI)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持续取得颠覆性突破,AI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呼之欲出。文章通过深入剖析AI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典型范例,提出了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的内涵和关键要素,阐述并讨论了新范式下的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万里  韩雅鸣 《情报探索》2020,(4):126-134
[目的/意义]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人工智能在造纸工业的应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方法/过程]以1988—2019年发表的人工智能在造纸领域应用的科技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用ucinet、VOSviewer等软件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结果/结论]整体上看,我国应强化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和形成多元化的研究合作体制;中西部地区应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研究交流,不断加大核心技术的攻关,提升科研能力,进而加快推动国内人工智能在造纸领域应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下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各国争先对其进行部署和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CNKI中人工智能相关文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双图叠加分析、共词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等功能,从全球的视角对我国人工智能研究近十年来的发展面貌、特点和演化历程做出了可视化的分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了多学科和学科融合发展的态势;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成果,但距离顶尖还有差距;我国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更为丰富,这与我国的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有关;未来我们应更注重人才的培养,对基础技术的长期支持和投入,同时期待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带来更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添薪续力已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成本黏性视角,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企业成本黏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对企业成本黏性具有抑制效应,能够发挥降低成本的效果。(2)在调整成本较高和代理问题较严重的企业中,人工智能对企业成本黏性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表明人工智能通过降低调整成本和缓解代理问题两条渠道影响企业成本黏性。(3)人工智能对企业成本黏性的抑制效应主要源自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而人工智能研发与成本黏性没有显著关系。(4)在区分不同成本要素后,人工智能会抑制物质资源成本黏性,增加人力资源成本黏性。研究结论对于加快人工智能和实体企业的深度融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尽快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基础研究资助的主渠道,一直对空间科学领域基础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口重点关注,开展相关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梳理关键科学问题,明确优先发展方向;并通过重大、重点、面上、青年等项目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等多种方式,予以持续稳定资助,支持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者产出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成果。面向未来,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面推进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重点关注我国重大空间科学任务的科学应用,以打通空间科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支持我国科学家利用科学卫星、深空探测器和空间站平台获取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开展前沿研究,持续产出系列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并成为建成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先行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际地位的取得与其拥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科技政策关系密切,美国科技政策跃迁为美国科技发展提供了系统指导,研究和回答美国科技政策跃迁给美国科技发展带来的成绩,借鉴美国科技政策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科技政策,对我中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ddresses two critical research gaps in human-robot interaction (HRI): the limited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trust in customers’ acceptance of artificially intelligent (AI) robots; and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robot acceptanc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Drawing on the AIDUA framework,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s of trus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both national (the U.S. and China) and individual culture on customers’ intentions to use AI robots in hospitality services by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model. The model is tested on data collected using online data collection platforms from 491 U.S. and 495 Chinese respondents. PLS-SEM and the bootstrapping method were used to test the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and analyz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culture, respectivel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ust in interaction with AI robots is a significant higher-order construct that influences the intention of use. Furthermore, uncertainty avoidance, long-term orientation, and power distance have been found to exhibit significant moderation effec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exte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 HRI and provide detailed guidance to promote AI robot applications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相似文献   

18.
Transformative artificially intelligent tools, such as ChatGPT, designed to generate sophisticated text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at produced by a human, are applicable across a wide range of contexts. The technology presents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often ethical and legal, challenges, and has the potential for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for organisations,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Offering multi-disciplinary insight into some of these, this article brings together 43 contributions from experts in fields such as computer science, marke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 policy,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publishing, and nursing. The contributors acknowledge ChatGPT’s capabilities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and suggest that it is likely to offer significant gains in the banking,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and enhance business activities, such as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Nevertheless, they also consider its limitations, disruptions to practices, threats to privacy and security, and consequences of biases, misuse, and misinformation. However, opinion is split on whether ChatGPT’s use should be restricted or legislated. Drawing on these contributions, the article identifies questions requiring further research across three thematic areas: knowledge, transparency, and ethic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sations and societies; and teaching, learning, and scholarly research. The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clude: identifying skill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needed to handle generative AI; examining biases of generative AI attributable to training datasets and processes; exploring business and societal contexts best suited for generative AI implementation; determining optimal combinations of human and generative AI for various tasks; identifying ways to assess accuracy of text produced by generative AI; and uncovering the 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in using generative AI across different contexts.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人工智能逐渐有能力独立进行发明创造和文艺作品创作。本文主要探讨现行专利及著作权制度中规定的保护对象、权利人资格、专利及著作权的权属、侵权判定、侵权责任主体等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适应及协调程度,研究指出:现有的专利和版权制度应当对人工智能的发明和作品持鼓励的态度,在排除不适宜作为专利或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发明或作品的权利授予标准应当与人类的有所区分;相关权利人仍须对应自然人或法人,而非人工智能本身;相关专利侵权行为应包括间接侵权,同时应对人工智能作品安排“登记-授权”的著作权制度、参考临摹作品为人工智能绘画作品提供相应的授权使用制度等。本文还探讨了当前的专利法及著作权法在人工智能时代符合公平原则的程度,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将人工智能的发明创造或作品作为公共财产,授予相应的开发者“数据处理权”作为一种新的邻接权,赋予人工智能创造物新的特别权利(Sui Generis),修改专利法与著作权法中关于主要权利的相关规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