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目前,人工智能由于缺乏创造发明的动机和对创造结果的理解,在发明创造活动中仍然是人类的工具与手段,不会构成对知识产权实践发展的颠覆性挑战.算法支持与数据保障下的超强算力是人工智能生成发明影响专利审查制度实践的根源,为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研发能力的极大提升,专利法应当提高专利授权标准,以防止因大量专利授权而减损授权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权利要求是指专利权人主张的其发明创造所应当包括的范围.使用权利要求来界定专利发明,是现代专利法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现在各国专利法的通行做法. 权利要求作为专利申请文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意义之一在于区别发明与其他物,为专利权人的独占权划定边界;之二在于向第三人公示专利权范围,社会公众通过说明书了解发明,通过权利要求认识专利权利的范围,以避免侵权;之三在于其是作为判定是否侵权的主要依据,在侵权判断过程中,先通过解释权利要求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然后,才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落入其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3.
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直接关系到专利申请是否能够授权以及受保护的权利范围的大小。医药生物领域发明具有不同于其他技术领域发明的特点,一方面该领域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专利保护;另一方面该领域专利申请的审查有其特别的规定。因此,为了充分保护医药生物领域的发明创造,撰写  相似文献   

4.
资讯     
我国专利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日前,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并将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次修改征求意见稿中主要的修改建议包括五大板块。一是关于专利权的归属、转让和共有;二是关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标准;三是关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中,提出了修改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增加不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申请主题、允许关联外观设计合案申请、规定简要说明为必须提交的外观设计申请文件、增加外观设计检索报告制度、明确外观设计侵权判断规则等6个方面的修改建议;四是关于强制许可制度中,增加了"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专利或者实施不充分"作为请求强制许可的理由。建议规定在流行病的出现、蔓延导致公共健康危机等国家紧急状态下可以启动强制许可程序。建议规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新规则,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颁发专利强制许可,授权中国制药企业制造有关专利药品,并将其出口到有关发展中国家;五是关于专利权的保护中,建议进一步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在专利权的侵权判断标准中,增加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断的等同原则,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断规则、禁止反悔原则和现有技术抗辩等规定。(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5.
何谓专利     
所谓专利,主要是指专利权——由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的一种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有行家称之为“一定期限内独占市场的权利”。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法保护专利权不受侵犯,任何人要  相似文献   

6.
《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从立法本意上讲,禁止重复授权是对专利独占性的保护,也是鼓励发明创造、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从专利权人的角度来说,在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可以凭借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实施许可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如果出现重复授权,专利权人的利益就缺乏有效保障.从公众角度来看,专利重复授权意味着不合理地提高了实施该发明创造的成本.因此,不得重复授予专利权是有专利制度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植物新品种作为发明的一种,在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地位并不相同,基于不同原因,或以专利法或以专门法或两者兼具的方式对育种人的权利进行保护。从整体上看,相对于植物品种权的保护而言,对动物品种权的保护是滞后的。一、不同国家动植物品种权保护的比较(一)美国动植物专利保护情况1.植物专利法保护1892年,美国国会提出过授予与植物相关的发明专利权的议案,但在通过1930年的植物专利法之前,有两个原因阻碍了植物发明获得专利。第一个原因是当时普遍认为植物,包括人工育种的植物,是天然产物,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对象。第二  相似文献   

8.
中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法的这一规定,首次在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任何人都享有自由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欣赏艺术,分享科学进步及其带来的收益。任何人对其创作的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都享有要…  相似文献   

9.
专利发明创造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仿生算法程序,其通过自身的认知计算系统来模仿人类智能,使系统具有像人类一样的创新思考能力来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人工智能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为了满足技术功能的需要,有可能涉及实施他人的专利,同时也有可能生成与他人专利并无实质性差别的发明,导致存在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潜在风险。尽管人工智能发明创造过程中的专利侵权呈现出多主体、多步骤的分离式侵权特点,看似适用直接侵权或者间接侵权规则来认定侵权均存在法律障碍,但其实质是直接侵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建议引入控制与指挥规则作为全面覆盖原则的补充,成为人工智能专利侵权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各方主体之间是否存在独立的侵权人控制或指挥其他主体,来确定一个实际侵权人承担专利直接侵权责任。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未完全脱离于人类主体的控制,从保障技术发展的安全性角度看,人工智能所有者承担专利侵权责任不失为一种权宜之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生产力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均得到提高,发明创造领域也迎来新面貌。以遗传编程、神经网络和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引导人脑和计算机的紧密耦合,不仅大大提高一般发明人的有限技术水平,为发明创造增速降本,甚至可以创造出具有可专利性的发明(采用和人类发明创造同等的判别标准)。在专利法领域,人工智能对专利制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专利审查和专利检索等业务,还体现在对可专利性和专利侵权认定等传统理论带来的挑战。对此,本文旨在简要阐述人工智能对专利制度的潜在影响,以期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算法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算法创新、规制算法风险的有力途径。知识产权保护的算法是以计算机语言编译,以代码化指令序列为表现形式,由计算机运行并产生独立理性价值结果的程序算法。文章梳理得出,知识产权保护程序算法的传统路径存在以下弊端:程序算法与著作权法体系冲突;商业秘密路径与程序算法治理背离;程序算法难以被认定为是方法发明,也无法适用方法发明权利规则。文章提出,智能社会程序算法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优路径为:参考国际上管制性排他权的理念,构建新型程序算法准专利权,并基于算法自身技术特性搭配公开审查制、同等侵权和分级保护期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贸易的激烈竞争,发达国家为形成持续的强势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普遍运用专利制度激励保护职工发明创造。日本为实现知识产权立国的国策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进一步重视激励保护职工发明创造。中日两国因国情不同,专利制度表现迥异,但日本重视运用专利法律激励保护职工发明创造的经验,令人深思,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珊  沈佳鹏  余翔 《科研管理》2019,40(2):54-64
合作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分享利用是中美科技合作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专利共有是难点。从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实践出发,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Pareto定律识别出法律差异引发的风险是中美专利共有的主要障碍。通过对比两国专利相关立法和典型判例规则,分析中美合作创新中、中方在共有专利的申请、权益处置、侵权救济等方面面临的法律风险。据此,建立中美合作创新专利共有风险识别及应对机制,提出风险应对原则和通过协议策略性约定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专利临时禁令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提出 我国《专利法》中所称的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措施“,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被称为临时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或者中间禁令(interlocutory injunction or interim injunction),TRIPS协议第9条称为临时措施。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实质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即在对专利侵权诉讼赏体审判最终裁决之前,由法院依据权利人的申请,作出要求被控侵权人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裁决。  相似文献   

15.
专利侵权滥诉,是指专利权人在明知或者应知其所拥有的专利权并不真正具备专利性,而只是在形式上合法的假性专利权的前提下,仍然向法院起诉未经其许可而使用该专利技术者侵犯其专利权的滥用权利行为。专利权人明知其假性专利权而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是恶意诉讼行为;专利权人在应知而不知其假性专利权的情况下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属於过失诉讼行为。假性专利的恶意诉讼行为和过失诉讼行为都是专利侵权滥诉行为,专利侵权滥诉是滥用专利权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特殊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邮件侵权、有害信息传播、链接侵权、网络资源本地化与著作权保护等法律问题在数字图书馆开展的具体信息服务中会经常出现,如果处理不好,将给图书馆带来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7.
贺宁馨  李黎明 《科研管理》2016,37(10):137-145
首先,以我国2002—2012年的605件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专利侵权赔偿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侵权时间、侵权人数等12个变量对赔偿额有显著影响。其次,根据回归结果,选取以上12个变量,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专利侵权赔偿额,结果显示:该模型对0-5万元区间段赔偿额预测的正确率达94%,对5-10万元区间段赔偿额预测的正确率达68%,对10-50万区间段赔偿额预测的正确率达85%。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我国专利侵权赔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荣康  王艺棠 《科研管理》2021,42(5):153-160
随着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迅猛增加,如何通过事前和事后指标测度并识别技术和经济价值高的突破性技术发明就成为学术界面临的焦点问题。针对我国专利普遍缺乏引文信息的现状,本文利用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IPC)信息构建两两专利相似度指标,并引入时间维度对过去、当前以及未来三个时间段的专利相似度比较,测度专利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影响力,从而构建突破性技术发明的综合识别方案。然后,以纳米技术为例,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1975-2015年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于专利IPC四位和六位分类的相似度指标分别可以识别出6.23%和5.06%的纳米技术专利为突破性技术发明;(2)基于专利相似度识别的突破性技术发明与基于专利被引数识别的突破性技术发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两类识别方法得到的结果中仅有不足总样本的0.5%是相同的,表明以往单纯依赖专利被引数据识别突破性技术发明可能存在一定偏差;(3)对突破性技术发明来源特征的实证检验表明,基于专利相似度和基于专利被引数的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发明人和组织来源特征基本一致,而发明层面的知识来源特征呈现不一致的结果,进一步反映出两类识别方案的差异性。本文基于专利相似度构建的突破性技术发明识别方案既为企业在实践中挖掘和利用高价值的发明专利提供参考,也对未来突破性技术发明相关研究达成一致结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勇  顾明华 《情报科学》2005,23(6):950-954
专利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一项有限制的合法的垄断权利,但这种排他性权利的取得是以发明人公布其技术方案为前提的。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利人的实质控制能力较弱,导致专利权时刻面临着潜在侵权人侵害的危险。因此,对于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与救济制度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到专利权人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一国通过保障发明人的权利,达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目标的实现。美国作为一个极其重视专利保护的国家,在专利侵权的认定与救济方面,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了一套较完善的规则。本文通过对美国专利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理论、相同侵权与等同侵权的认定规则以及对权利人的救济制度的解读,希望能为我国专利司法实践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Early US patent law was machine made. Before the Patent Office took on the function of examining patent applications in 1836, questions of novelty and priority were determined in court, within the forum of the infringement action. And at all levels of litigation, from the circuit courts up to the Supreme Court, working models were the media through which doctrine, evidence and argument were made legible, communicated and interpreted. A model could be set on a table, pointed at, picked up, rotated or upended so as to display a point of interest to a particular audience within the courtroom, and, crucially, set in motion to reveal the 'mode of operation' of a machine. The immediate object of demonstration was to distinguish the intangible invention from its tangible embodiment, but models also'machined' patent law itself. Demonstrations of patent claims with models articulated and resolved a set of conceptual tensions that still make the definition and apprehension of the invention difficult, even today, but they resolved these tensions in the register of materiality, performativity and visibility, rather than the register of conceptuality. The story of models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how inventions emerge and subsist within the context of patent litigation and patent doctrine, and it offers a starting point for renewed reflection on the question of how technology becomes prop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