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翟杰全 《科研管理》2001,22(1):8-13,123
科技传播在20世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为促进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支持社会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需要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对科技传播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规划,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本文讨论了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社会(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认为在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中,应加强组织平产业平台、技术平台、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等支撑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面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农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加强农村料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事业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如体系不健全、科普工作不规范等。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需采取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培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国家创新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技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才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制度保证。因此,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为实现新世纪三大任务服务。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从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来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和知识库;教育和培训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人才和提高人的素质;中介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政府部门的作用对创新将发挥重要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包括“国家系统”和“创新”两部分,“国家系统”最早由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他率先提出“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选择的巨大影响,提出了后进国家应采取的国家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4.
加强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高校承担着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双重任务,多年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必须进行科技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完善高校创新系统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的高校创新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蟀低的“两低”现象,分析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问题,讨论了高校创新系统对解决“两低”问题的作用以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与政府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社会化科技服务创新系统的关系。提出建设高校创新系统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创新组织完善运行机制,建设创新基地,培养科技人才;开展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动态研究;建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评审管理机构,提高科研成果的配套化、集成化、工程化和产业化程度,增强科研成果的竞争力;建立科技创业基金;建立创新网络,加强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效科技传播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郁冰 《软科学》2003,17(3):5-9
建立高效科技传播系统,提高科技传播的质量,是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率的最重要潜力之一。为了保证新的科学成就最快地被生产出来,为了保证新知识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去,高效率的科技传播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依据,对建立一个适应且能促进科技发展的高效科技传播体系作了相关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传播事业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翟杰全 《科学学研究》2002,20(2):167-171
科技传播对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必须把科技传播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本文认为 ,发展科技传播事业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建立有效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 ,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发展科技传播产业 ,在科技传播中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 ;定位于“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 ,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科技传播事业应该选取一些重点发展方向 ,建立“公益—产业”双驱动的科技传播事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科技中介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及其体系构建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马松尧 《中国软科学》2004,(1):109-113,120
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结构的优化和效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科技中介组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我国科技中介体系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完善法律政策环境、为科技中介组织创造发展空间和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平台建设的历程、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科技平台建设已经历了第一个十年建设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较为简单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期,进入到了以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期,从国家带头建设到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科技平台建设。但是依然存在着规范化不足和缺乏宏观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起因于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缺乏协调和资源与服务的质量管理等方面。所以,可以从提高整合质量、完善合作机制和强化考核加后补助的支持方式等方面入手,推动下一步的科技平台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要改变科技知识普及过程中的乱象就要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其根本就是要就加强人才培养,高校不但要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传播人才,更应该注重科学通才的培养,并通过对科普人才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人才强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君亮  王延超 《科研管理》2006,41(2):277-282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以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导向性和方向性,项目设置高度反应了国家意志和发展需求,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申报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自身不足,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力、加速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例,科技计划改革以来,针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实施的研究主要针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特定单位的思考,对高校在面临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申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的总结和分析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形成机制和组织管理特性,分析高校在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优势与不足,对高校有效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独占性和联动性等特性,以及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要求,高校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基础扎实、学科门类齐全和科研人才丰富等优势,着力解决示范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寻求突破,建立健全“大兵团”联合攻关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高效共享、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强战略研究,结合自身特色、区域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使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和管理程序等拥有完善制度依据,创新管理方式,做好服务保障,从而着力提升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加速创新性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专利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专利的聚集地,其“高产出、低转化”的现实难题亟待解决。对此,研究从整体视角出发,以高校、科技中介和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专利转化的全过程,探究高校专利转化的多元等效路径。研究发现,高校的专利转化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大数据能力是提升高校专利转化绩效不可缺失的关键因素;产生高专利转化绩效的有高校创新主导下的科技服务驱动、企业能力支撑下的商业资本赋能以及科技中介连接下的校企协作转化三种模式。研究结论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了不同的路径选择,也为高校专利商业化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际上,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酝酿和形成之中,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新技术、新领军人物异军突起,创新模式在创新链衔接、扁平化运作、知识资本再造和创新服务方面出现大幅度的转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国家创新能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体制机制的整体有效性和活力上,我国仍存在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诸多障碍。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进程中,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共性、核心技术;搭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疏通科技与经济的通道;加快培养新一轮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力和创新领军人才。最终让科技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使科技创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挥起更加强有力的驱动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般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和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是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一般地方高校应准确定位,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创新观;面向地方,加强应用性研究;强化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不断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纵观科学发展历程,人类通过科普实现知识体系的开放与共享、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明理性的启蒙与教育。文章分析了科普的作用和价值,指出科普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升科技治理水平效能,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保障公民行使科学文化权力,有利于加强创新系统和创新文化建设。进而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背景,指出科普在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社会治理、对外开放等方面大有作为。最后,从坚持科技为民的科普理念、筑牢科普传播阵地、立足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推动开放科学的大力发展、促进科普国际交流与协作等方面指明了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与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7.
行动中的科技与广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天科学技术一体化步伐越来越快,知识经济日益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对传统的科技传播体系形成了挑战。广告在科学技术社会化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使得广告必然在今后的科技传播和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论述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广东科技创新智库目前总体上呈现出智库数量不断增多、智库水平明显提高、智库类型多样化、政策影响力增强等特点,但在制度体制、政策供给、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质量与水平与国内外先进科技智库还有差距等问题;从构建广东创新智库发展机制应注意的基本属性和发展机制的具体构建两大方面指出其具体发展方向;指出广东应通过完善制度、创新体制、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路径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支英杰  赵晖  谢雁鸣 《科研管理》2020,41(7):275-278
 作为管理岗位的一员,承载着一个单位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凡经手的文件、材料、成果等都是国家宝贵的科技资源和无形资产,更是体现了在这个时代本单位科技工作的发展脉络、核心线及演进逻辑,体现了这个时代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的现实基础,并树立“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局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坚定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融会贯通政策精神,透彻理解文件内容;增强政策的执行力,提高政策可操作性;适时开展制度或办法的宣讲,促进制度或办法的贯彻与落实;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或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善于运用工作语言,提高有效沟通的能力;善于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管理人员本身提升存在感,增强归属感,才能秉承一种敬畏感,这种敬畏感才能体现一线管理人员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