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员流动风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人员流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企业而言,既可以给企业增添活力,也可能给其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就是人员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2.
任军 《中国科技信息》2014,(14):213-2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的IT企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虽然IT企业发展规模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但企业发展质量却始终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中国IT企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弱,短",企业规模偏向于微小型,整体技术实力偏弱,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有的IT企业甚至只有一年的生命周期。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下,员工的频繁跳槽,更是使得IT企业的发展雪上加霜。本文通过阐述IT人员频繁流动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危害,分析IT人员频繁流动的原因,总结在面对人员频繁流动问题上,IT企业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铁路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改革的一项关键问题是企业重组后带来的人员的重新分配、人员的流动,如何促进企业人才流动,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重组后的企业,同样面临着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缺乏,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探讨人才管理的科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决定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影响人员流动的若干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对应的人员流动预测模型,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山大学为例,试图通过奥尔德弗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又叫ERG需要理论)及其相互关系,探索高校流动编制人员生存、相互关系及个人发展现状,以此思考高校在流动编制人员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改善流动编制人员待遇和流动编制人员转为固定编制人员的方式两个角度,提出:满足高校流动编制人员以货币和安全为主要特征的生存需要、以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相互关系需要、以自我实现为主要特征的发展空间需要,是目前解决流动编制人员岗位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为高校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山大学为例,试图通过奥尔德弗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又叫ERG需要理论)及其相互关系,探索高校流动编制人员生存、相互关系及个人发展现状,以此思考高校在流动编制人员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改善流动编制人员待遇和流动编制人员转为固定编制人员的方式两个角度,提出:满足高校流动编制人员以货币和安全为主要特征的生存需要、以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相互关系需要、以自我实现为主要特征的发展空间需要,是目前解决流动编制人员岗位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为高校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7—2014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考察了R&D人员的流动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在利用人口迁移引力模型对R&D人员流动测度基础上,应用Moran I指数考察R&D人员流动的空间自相关特征;考虑R&D人员流动的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考察各种区域特征对R&D人员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R&D人员的区域流动规模庞大且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呈现出“高—高”聚集的R&D人员流动态势,而西部地区则处于R&D人员流动“低—低”聚集分布的洼地;工资、消费、就业等物质财富特征对R&D人员流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技术创新水平、医疗服务、公共交通和环境质量等区域发展特征对R&D人员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企业参与多元化产学研知识互动的情况,对广东省清溪镇所有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调研,获得166家企业参与14种产学研知识互动情况的数据。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多元化产学研知识互动形式可分为合作研究、人员流动、研究服务与支持和科研成果商业化四类。其中研究服务与支持形式的知识互动程度最高,其次是合作研究和人员流动,而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最低。但总体上企业参与产学研知识互动的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9.
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探讨未来企业发展的特点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的要求。未来企业具有经济知识化、经营国际化、管理柔性化、组织结构扁平化、构成多元化、联系网络化的特点。企业在工作体系、员工权利安排、人员流动以及薪酬制度方面必须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了解,有利于企业经营者选择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剖析研发要素流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收集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要素流动、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研发要素流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大小。发现:(1)研发要素流动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发要素流动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研发要素流动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发人员流动的三种效应均大于研发资本流动。(3)研发要素流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异质性影响:研发人员流动对东部地区的总效应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研发资本流动对西部地区的总效应最大、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软件企业专业人员流动及其有效保留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企业在国外有“骑在牛背上的企业”之称,在国内则有“走在钢丝绳上的企业”之称,这些都形象地表明软件业充满了风险与竞争。软件企业专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和高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有效地留住其专业人员乃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文章结合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软件专业人员特点,分析软件专业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有效保留软件专业人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员流动是许多企业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不合理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如何降低这种损失方法有很多,其中,从人员培训角度看,采用合适的人员培训模式是一种解决途径。随着知识模块化的发展,将知识模块化理论运用到人员培训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汽车4S店为对象,探讨知识模块化背景下的人员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中小型建筑企业的项目技术人员需求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使技术人员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不断加快,影响了企业和所从事项目的正常运行。文章从企业和员工两方面对工程项目人员的流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企业人才的流动速度也在加快,一个企业的文化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淀的更加深厚,但是很多单位都有一种守旧思想,认为企业成立时间越长企业文化就越浓厚,不需要刻意营造或传递,同时,很多人认为从学校毕业就是人才了,其实不然,企业文化需要精心呵护,需要这个企业中的所有人共同营造、保持并发扬,否则原本固有的也会流失,而人才在毕业后仍需在浓厚的企业文化中重新学习和历练,否则原本可以流动发展的人才也成了固定不求上进的人员。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相关费用的取消,流动人员档案数量激增,迎来了"全免费"和"大爆炸"时代。新的形势对档案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档案管理、保管保护、利用的理念、对象、体制和工作方式都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如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推动档案载体的更新换代,推动流动人员档案数字化建设,成为摆在档案管理服务机构面前的一大问题。下面,结合威海市谈一下中小城市流动人员档案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的问题有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转变落后、人员流动控制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提供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激励机制不够多元化等。因此,作为企业应该确立以人为本和人才兴企的观念,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和分配工作,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转变观念,注重人才培养,凝聚人才力量,增强企业文化宣传,提供宽松的发展平台,努力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要求为企业离职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企业离职造成了成本损失,为抑制与预防企业离职必须进行柔性管理,建立柔性的激励机制、柔性的组织结构、柔性的人员流动机制和柔性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王冠 《学会》2009,(7):36-38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专业人员流动速度过快的状况。通过访谈J组织员工,笔者发现,专业人员在非营利组织中虽然工资水平偏低,但是有自我实现的感觉;而非营利组织中专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增进存在障碍,不利于个体和组织的发展;专业人员对组织有着美好的愿景。非营利组织应该打破资源不足和专业人员流动过快的恶性循环,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峪 《大众科技》2010,(8):218-219
我国人员的流动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人员流动的管理也由原来的禁止和限制,逐步转变为尊重流动人员的流动需要,维护其合法权益。文章就如何加快我国流动人员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产业特性、内部研发活动、创新策略和知识属性对多元化产学研知识互动的影响,对广东省清溪镇所有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调研,获得166家企业参与14种产学研知识互动情况的数据。根据现有研究,将多元化产学研知识互动形式分为合作研究、人员流动、研究服务与支持和科研成果商业化4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在人员流动、研究服务与支持和科研成果商业化上的参与程度比非高技术产业高,但在合作研究上两者并无差异。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和探索型创新策略对4类产学研知识互动的程度都有正向影响。另外,企业所需知识的属性也会影响企业参与多元化的产学研知识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