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近日,一个号称"明代郑和用过的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因出现在央视《寻宝——走进晋江》节目上而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时的"奇谈趣闻"。节目上,鉴定专家们直率地调侃  相似文献   

2.
李军 《知识窗》2007,(12):29-29
中国大明王朝造船技术居世界前列,航海能力更是首屈一指。郑和七下西洋,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郑和船队组织严密、武装精良、训练有素,堪称“无敌舰队”。那么,为何明代海军未能称雄海上呢?  相似文献   

3.
<正>610年前,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由郑和率领从中国江苏太仓刘家湾的港口启航。此后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是文明礼仪之师,在中国航海史和对外开放交往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先驱性的意义。为何下西洋?环顾世界,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环游世界之壮举世人皆知。其实早在哥伦布环游世界70年前,中国人郑和就已率先环游世界,开启了一代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在中国进入到实质发展阶段.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呈现的新特点对于我们破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网融合”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的新特点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促进“三网融合”后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我国明代航海和外交上的一项壮举。三保太监郑和本人也因此而名垂青史。郑和,本来姓马,小名三保。他出身于云南一个回族家庭。洪武时,三保入宫当了太监。因他聪明能干,后深得明成祖的喜爱和信任,因赐名郑和。后来,明成祖想派人出使西洋,他便成了理想的人选。按照常理,太监本是在皇宫内侍奉于君主左右的,然而,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好端端地要派个太监千里迢迢地出使西洋呢?这还得从明成祖的一块心病说起。  相似文献   

6.
古人财富     
郑和,原名马和,回族,1371年出生在云南。祖先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1381年,明举兵30万进发尚处于元朝梁王手中的云南。马和在战乱中被裹挟到明营,并受到阉割。 1399年,创建了明朝的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发动兵变,于1402年夺取了皇太孙朱允 的帝位。马和因在战事中立功,被赐予“郑”姓,命为内宫监太监。郑和在宫中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10亿人收看同一个频道的记忆.可不停变换的电视频道却总给人在看“同一个节目”的锚觉。一时间,”砸掉电视“的言论尘器甚上.中国电视人也终于在这种压力下开始正视观众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所谓“节目语境”,是根据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点而形成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言语交际的环境。语境中的主客观因素对主持人的言语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主持人的语言要想做到与栏目和谐,不管主持人在栏目制作中参与程度如何,无论是真正意义上的栏目的“灵魂”,抑或仅仅“出声出像”,都必须对自己主持的节目有较为深透的理解和把握。所以主持人必须考虑节目服务对象群体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接受能力、语言习惯,根据对象特点调节自己的语言,以实现有效“对接”。主持人节目是将人际传播方式引入大众传播过程,使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性和人际性的双…  相似文献   

9.
马文林 《今日科苑》2010,(2):160-160
随着电视媒介的快速发展,电视宣传逐渐从以新闻节目为主向专题类节目仝面发展,也就是专题节目宣传越来越以其分量重、形式灵活等特点,倍受观众关注。作为地方台也更加注重专题节目的宣传工作。要做好电视宣传并非易事,特别是地方台由其所处的节目资源环境、位置、工作人员能力所限,要搞好电视专题宣传就显得更加困难。作者认为要搞好电视专题节目宣传,达到最佳效果,要从选题上注重“小”字,内容上突出“特”字,宣传上形成“合”字.这几方面着手,肯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长足发展,代表公众对节目取向好坏的收视率成了娱乐节目追求的目标。但收视率绝不是评判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中国电视娱乐传播只有坚守文化品格,以人为本,通过创新传播策略,打造健康向上的“绿色娱乐”空间,方能走出“唯收视率”的困境,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双赢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话说长江》专题节目,出现了“万人空巷,倍受赞誉”的盛况,节目以其一泻千里、磅礴非凡的气势,在观众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引发了中华民族对母亲河长江的巨大关注和景仰。那时,正值中国“新时期”的开始,亿万人民刚刚从十年动乱的噩梦中醒来,文化沙漠也  相似文献   

12.
15世纪(1405~1433)我国航海家郑和(1371~1435)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执行明朝“朝贡贸易”的国策。郑和船队由200余艘海船组成,装载货物并有乘员2.7万余名,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经南中国海、越南沿岸、暹逻湾、中南半岛沿岸、穿过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每次航程约10余万里,遍访南亚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规模之大、人员之众、航程  相似文献   

13.
赵新图 《科教文汇》2012,(27):202-202,204
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青花瓷作为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为了更好地适应伊斯兰文化,青花瓷在器形设计上带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朱蓉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33-133
文化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丰富广电节目品种,提升广电节目品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生存市场化导向的日趋加剧,在追求高收视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压力下,文化类节目逐渐被挤到广电节目体系的边缘位置,甚至很多地方为了给民生类节目和娱乐节目腾出空间而不惜砍掉文化类节目。从长远来看,这种一味“砍”的短期行为会对广电节目体系的完整性和多样性造成伤害,对塑造广电品牌起到“拖后腿”的作用。而从实践来看,文化类节目并非收视和市场的“毒药”,只要找准定位和方法,文化类节目一样能成为受众的“宠儿”。本文从实践出发,对文化类节目在广电生存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县级广电文化类节目的“新生”给出了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史家宋正海先生曾两次撰文讨论如果郑和航海到达欧洲,历史将怎样发展演进这个问题。一文题曰《科学历史在这里沉思——郑和航海与近代世界》,另一文题曰《如果郑和航海到欧洲……》。后一篇文章实际上只是前一篇论文的缩写。这两篇论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涵已由两文的小标题表达得非常清楚:一、郑和船队有充分实力绕过好望角到达西欧;二、郑和船队与亨利船队可能相遇在马德拉群岛;三、郑和必将(取代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英雄;四、将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崛起和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殖民地化;五、美洲的发现要晚,但印第…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新近推出了一档课堂形式的特别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每期节目邀请一位知名专家登台演讲,和观众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政策、发展趋势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受到各界欢迎。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应邀来到“中国经济大讲堂”,做了题为“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演讲。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本刊在今年4·26到来之际,特刊出田力普局长这次演讲后的整理稿,以使广大读者能够详细了解田力普局长演讲的精彩内容。田局长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17.
闻看电视香     
电视里正在播放烹调节目,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菜肴是“牛肉与韭菜炒牡蛎番茄”。小朋友听到这个名字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更绝的是,电视一边播放,“牛肉与韭菜炒牡蛎番茄”的味道也同时从电视里飘出来了!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景吧。2005年3月在日本举行的“数字技术2005”展览会上,日本电视放送网现场演示了可与数字电视节目内容同步产生香味的装置。在电视接收机前面设置的“香味发生器”伴随着影像发出气味,进一步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次展出的香味节目以菜肴使用的原料和调味品为主,准备了“牛肉”、“西红柿”、“牡蛎”、“黑胡椒”、…  相似文献   

18.
“让你快乐地收看,让你快乐地知道”。现代媒体的发展,正以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节目的来源和视角,挖掘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感人故事,媒体的节目取向更富有“人文”色彩,更具有人情味,逐渐使栏目成为社拿良知和正义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9.
傅祖鉴 《金秋科苑》2008,(14):205-205
“让你快乐地收看,让你快乐地知道”。现代媒体的发展,正以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节目的来源和视角,挖掘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感人故事,媒体的节目取向更富有“人文”色彩,更具有人情味,逐渐使栏目成为社拿良知和正义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0.
海洋,烟波浩渺的水天世界,倾注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郑和率领的世界上第一支最庞大的远洋船队,奏响了人类征服大洋的凯歌;400年之后,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却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至今还可从殉难英雄的墓碑前,依稀听到当年大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