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构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拉开档次法原理,测算新疆15个地州2008—2012年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差异系数、全局Moran'指数,Moran散点图,来探索新疆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新疆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以北坡经济带为主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和南疆西南区为主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呈现集聚的趋势,低—低集聚显著;近年,新疆各地州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差异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探讨不同区域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实证研究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同时,创业活跃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创业活跃度呈现不平衡性。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更显著。地区创业活跃度差异可能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高禀赋的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加大创业广度、提高创业深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外向型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省内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文章最后提出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东部地市带动中西部地市发展,中西部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速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虽然湖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仍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其内部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对14个地州市进行发展层次的划分,明确各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为促进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董锋  龙如银 《软科学》2012,26(11):85-89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疆能源消费强度空间公平性分析及节能潜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晶晶  杨德刚  霍金炜  于良  张豫芳 《资源科学》2013,35(11):2151-2157
能源消费强度空间公平性的本质是区域经济发展权的合理分配,维持能源消费空间公平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人均GDP能耗绿色贡献系数和节能潜力指数等测算方法,对区域能源消费强度的空间公平性和节能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发展阶段的差异导致新疆总体能源消费强度和工业能耗分配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其中新疆能源消费不均衡的原因是部分快速工业化地区能源消费过度,而工业能耗分配悬殊的原因则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发展模式;②基于影响因素呈现工业阶段化特征,提出根据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对各区域制定差别化节能目标和节能措施,不仅能有效缩小地区间的能源消费差距,经测算还将使新疆整体的能耗减少13%,这对新疆乃至全国低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九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了解圈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科学地发展武汉城市圈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用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对圈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划分,并提出圈内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又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促进区城经济快速发展战略: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鹏  陆浩然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82-86,97
以广佛肇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测算并分析了广州、佛山和肇庆三个城市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广佛肇经济圈内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广州、佛山两市的区域创新效率要高于肇庆市,区域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效率的推动作用大于研发经费投入的推动作用;同时,区域产权结构、区域基础设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和区域对外开放度这四个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正的影响,而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创新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14,36(10):2046-2056
本文在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基础上,利用单要素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1年我国各省份及不同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资本构成与企业规模、工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各省份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更高,广东和天津处于前两位;2在研究时段内高效率省份逐渐向东南沿海集中,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各省份效率水平逐渐趋同;3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省份间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并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工业用地配置的不均衡;4我国各省份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外商投资比重的增大能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作用,国有企业比重的提高会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在中国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以来,新疆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还是从地缘经济角度考虑,新疆与中南亚区域经济整合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环新疆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明确了中国新疆参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可以预见,21世纪的新疆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中介纽带,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循环与协作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成为欧亚大陆的又一国际经贸中心,从而为"大中华经济圈"在世界东方的崛起做出历史性的贡献。本文在环新疆经济圈概念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新疆在中国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远 《软科学》2012,26(5):76-80
利用2000~2009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新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经济贡献,研究发现:新疆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城镇化质量不足,综合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较之于人口转移的速度存在滞后;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同,东疆最高,北疆次之,南疆最低,经济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新疆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该文概述世界土壤标本数据库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土壤标本数据库建设进展,分析了新疆土壤标本数据库建设现状、需求和差距。阐述了建立“新疆土壤标本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平台对新疆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新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说明了新疆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新疆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姜悦楷 《中国软科学》2004,(10):10-15,29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本文从分析目前国内国际的环境资源形势出发,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同时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5个团场区域开发的空间分异性分析表明:兵团团场区域开发整体水平提升,不同地域间团场发展态势也表现出鲜明的空间分异性.天山北坡团场具备整体的区域提升优势,塔河流域团场集聚增长较快,各独立片区集聚增长性相对较弱.团场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具有突出的区住指向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兵团区域开发的"两带、五区"的空间组织和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ArcGIS平台探究山东省碳排放演化格局,根据山东省各市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四个年份各市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得出山东省碳排放总量未来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山东省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碳排放)系统动力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平台对山东省未来经济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模拟,研究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方案。设置四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省低碳经济综合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情景Ⅳ模式下,山东省2020年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耗量、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都要优于其他三种场景下模拟出的结果,得出山东省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为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杰  金海 《资源科学》2015,37(7):1384-1393
本文基于DEA-ESDA-GWR研究框架,全面分析了2000-2012年长江中游地区41个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总体特征、区域差异以及时空演化格局,探究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外商投资水平等5因素作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平均水平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差异性显著,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相一致的不平衡性;2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表现强烈的空间关联特征,2004年以前表现强烈的空间正相关,2004年以后演变成强烈的空间负相关,各城市随年份演进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3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变化是各影响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产业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吸引外商投资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效率产生的影响以2008年为分水岭,影响由负变正。其中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吸引外商投资水平是造成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异与演变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资源诅咒系数计算出我国30个省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偏离程度,并按照其大小将中国分为资源诅咒高危区、资源诅咒严重区、资源诅咒边缘区和无资源诅咒区。选择了4个省份作为不同资源诅咒类型区的代表,分析1990年-2007年期间资源诅咒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这4个代表区域的资源诅咒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资源诅咒严重区和资源诅咒高危区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资源诅咒现象产生的内外部动因主要是:短期行为导致资源开发的同时忽视了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过于依赖资源禀赋,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畸形发展;投资环境较差,缺乏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资源费(税)政策偏差,导致地区资源和经济利益双重流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生态学理论,将“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划分为群落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两个部分,分析了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依此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2015年我国28个省的统计数据,基于速度特征视角,运用突变级数法和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系统进行静态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东部经济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大多数省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但各区域动态发展趋势具有较大差异;中部经济区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及稳定性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动态评价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西部经济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较低,但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和动态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