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科技期刊作为能源科技期刊中的一个大系,其创建与兴起与石油工业密切相关.第一份石油期刊可追溯到1953年,这一年正是国家集中力量进行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的建设的开端年.随着石油工业的崛起与发展,石油期刊数量快速增长,期刊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文章按照三个不同时期,即初创期(1953~1959年)、非常成长期(1960~1976年)和迅速发展期(1976年至今),分别论述了中国石油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同时指出了石油科技期刊的地域特征.以1976年为分水岭,之前石油科技期刊经历了50年代短暂的繁荣发展,随后因社会动荡,石油期刊发展停滞,至1969年全部停刊.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石油期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期刊数量逐年增长,1976~1979年新增期刊约13种;1980~1989年新增期刊约30种;1990年至今新增期刊约25种.期刊类别从1976年前的地质、勘探、开发、机械拓展到目前的海洋与陆上油气地质、勘探、测井、钻井、开采、集输储运、地面工程建设,以及油田环保和经济等,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期刊结构.石油期刊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我国石油科技发展的历史,石油科技期刊在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物探》等6种石油天然气工业类优秀科技期刊评价指标表明,合理提升影响因子数值、努力扩大期刊的读者覆盖面、竭诚为本学科发展服务、倾心打造精品期刊等是期刊发展的必要途径。认清科技期刊办刊的误区,闯出自己的办刊路,保证编辑素质,提高创新服务意识、促创新论文产生等是创新办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的长期共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如何在开拓新的电子型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兼顾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服务,使二者之间既继承又延展,是每个图书馆人所要面对和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图书馆期刊利用现状的调查,比较和分析了印刷型期刊与电子期刊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从期刊自身发展的长远趋势探讨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长期共存、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晓鸣 《情报杂志》2001,20(7):69-70
阐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外文核心期刊的确定意义、理论依据及过程,讨论依据《中图法》分类体系的工程技术学科核心期刊确定方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简述欧美期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期刊在传媒中的地位越发显著.面对近14亿人,国内期刊市场潜伏着巨大商机.但综观国际期刊市场,我国期刊无论从品种数量、品牌价值,还是经营规模、产业实力等方面来讲,与国外期刊相比尚不具备竞争的实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欧美期刊的现状作一扫描,从而开阔眼界,以利汲取.  相似文献   

6.
面对报刊改革的深入和非核心期刊不利的发展环境,以《河北林果研究》为例,分析了其目前遇到稿源紧张,期刊存在必要性,期刊定位及影响力等问题,提出了积极扩展稿源,培养作者群,科学定位,加强宣传,提高服务等对策,为非核心期刊高校学报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美国《石油文摘》收录中国油气类期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石油文摘》数据库收录中国大陆油气类期刊的基本情况,以及所提供的主要服务。认为中国油气类期刊应该在国际期刊数据库中占有更大的比例,努力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提高英文摘要的信息量,坚持沟通提高期刊的自身显示度是进入国际著名检索数据库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简述《建筑节能》创刊后通过跟踪本学科科研基金课题,靠近科技创新源头,贴近编委和作者,争取原创性科研项目论文,增加基金项目论文的占比,提高期刊的内在质量,扩大期刊在建筑节能行业内的学术影响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成长为全国建筑行业内的优秀品牌期刊和核心期刊的实践历程,探索了新创办科技期刊面对市场竞争如何成为有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电子期刊对纸质期刊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电子期刊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对电子期刊的用户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优势和局限性地做出了具体分析,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从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的转型时期,在这转型时期,我们将面对新兴的期刊与传统的纸质期刊并存的局面,且这种并存的局面将存在多年。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学术期刊目前所处的困境,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创办一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期刊一直是我们办刊人的"中国梦"。本文主要针对英文期刊Light创刊一年多来的发展状况,分别从期刊发展定位,国际化编委会的建立,国际稿源的争取,期刊的宣传及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Light编辑部希望借助国际化的期刊平台,通过期刊国际化运作,把Light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精品期刊,在国际期刊领域享有一定话语权,向世界发出来自中国光学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高校期刊影响力与转企改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进入决胜年以及河北省作为全国两个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的严峻态势,河北省高校期刊面临着出版体制改革、办刊模式创新的艰巨任务.从河北省高校期刊的出版体制以及不容乐观的期刊影响力现状出发,探讨了高校期刊尤其是大学学报所处的位置以及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了改革对高校期刊提高影响力、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高校期刊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应遵从期刊定位,不能搞"一刀切",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12.
面对电子期刊的空前繁荣,指出新时期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两者需优势互补、缺一不可。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对纸质期刊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思考,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当前纸质期刊服务的三方面改进措施,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人性化的期刊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面对高涨的外文电子期刊价格及我国高校科研快速发展导致外文期刊需求急增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可行的指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崔晓静 《现代情报》2003,23(8):17-18
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期刊文献的特点、地位及在科研中作用的论述,阐明了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方法、手段及面对21世纪网络信息环境下我国期刊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闻出版系统现代化发展中,医学科技电子期刊面对生存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及我们的思考:主要为找准新形势下医学科技电子期刊在市场中的特有定位,在风险与机遇并存下求生存发展,注重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把"发挥专业优势和提高办刊质量"作为良策,突出多媒体特色以形成医学科技电子期刊独特的风景,实行学术引导下的多元化经营手段,通过国际化提高影响力,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培养"复合型"的编辑人才.若能正确处理好以上问题,则医学科技电子期刊必能适应市场经济,走出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6.
期刊的质量是期刊生命的源泉,期刊的质量包括论文的内容和论文形式的整体质量.论文的新知识的报道、跟踪学科发展方向以及重大科研的研究成果报道都是提高期刊内在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期刊的可读性前提因素.充分利用编辑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科技期刊的选题、组稿、审读和加工的现代化,可大大提高期刊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7.
科普期刊如何达到传播科技知识的最佳效果,是传播主体必须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就要认识和解决传播主体与受众、科学性与艺术性、模仿与创新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面对期刊编辑部全面转企的政策形势,本文采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逻辑思维,结合地方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实际情况,探寻地方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需求,认为学术交流需求长期持续存在,学术评价需求短期不会消失;进而提出在编辑工作中科学设置栏目服务读者,缩短发表时滞服务作者,以满足市场需求.最后,主张通过提高期刊知名度和开展期刊衍生业务的方式完成期刊销售.本文旨在为地方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生物科学的研究、生物科学期刊的发展和面对我国加入WTO形势等三方面的需要,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进而对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期刊国际化发展应以加强我国生物学研究的力度为基础;实现稿源 、编委和语言国际化,以体现期刊的国际化水平;缩短论文发表周期和提高出版频率也是实现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期刊国际化的基本保证;引入竞争机制,优先扶植高水平期刊发展为国际性期刊是实现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步骤。文章最后呼吁创办生命科学领域的评述性国际化期刊,以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这对加速我国生物科学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和提高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对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交流内容进行归纳,提炼了出版发行改革、核心期刊、精品期刊、期刊网络出版、期刊统计分析等五个与科技期刊休戚相关的关键词,认为科技期刊工作勇于面对改革、珍惜核心地位、争创期刊精品、充分利用网络、重视评价指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