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绿色速览     
《青海科技》2013,(1):9-11
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国务院1月底发布了《关于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通知从能源消费总量与效率、能源生产与供应能力等方面发布了2015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并提出能源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要加快步伐,要求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6%。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守先  张雷 《资源科学》2007,29(6):194-198
北京作为能源输入型的国际性大都市,其能源消费深刻影响着区域能源生产和供应格局的变化。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的战略目标,因此,正确地把握北京市能源消费及其增长变化是关系到能源节约总体战略实现的第一要务。论文运用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两个基本判断模型,分析北京市能源消费行为的规律,前者通过分析产业结构演进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两者运动的轨迹,从整体上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一次能源消费变化的基本特征。后者则通过产业结构演进与单位GDP能耗变化的相关分析,判断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果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结构演进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单位GDP能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在1952~2004年间,单位GDP能耗先升后降,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果明显,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R&D/GDP是科技规划的核心指标.从“十一五”各地区的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看,各地区在规划目标设定中存在一些问题,经济科技大省目标制定偏低,对完成国家目标的支撑不够;而欠发达地区目标偏高,脱离经济发展阶段.R&D/GDP指标不仅反映科技投入规模,还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资源条件密切相关.各地在制定规划目标时,应在考虑地方目标与国家目标衔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从而使规划目标既能够引导地区科技、经济的发展,又能为国家目标的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研究提出了各地区“十二五”R&D/GDP规划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在解读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相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国内多维度对标指出广东省能源消费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但面临国家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缺口以及总量与强度控制指标不匹配、制约结构清洁低碳化、难以支撑重大项目、统计纳入炼化项目非能耗、约束电气化进程等6大问题,提出严控新增煤炭消费,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创新统计考核机制等针对性措施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有效推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韶华  于维洋 《资源科学》2013,35(7):1438-1446
运用通径分析明确了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碳强度的直接与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分别对碳强度和GDP的贡献,据此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研究结论表明:煤炭消费比例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其他能源(水电、核电、风电等)消费比例、灰因素等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依据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矩阵的结论,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提高其他能源(水电、核电、风电等)消费比例对降低碳强度的贡献最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碳强度4.5722个百分点,对实现“十二五”规划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为26.9%.  相似文献   

6.
我国CO2减排目标的经济学分析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率、GDP能源强度下降率、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因子下降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品种构成中增长率等影响减缓CO2排放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数学推导和计算,进而测算了我国从1990~2005年GDP能源强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中,技术节能的贡献率约为56%,而结构节能的贡献率44%。2005~2020年情景分析方案中,对促进GDP的CO2强度下降的贡献因素中,技术节能约为43%,结构节能约为37%,而能源结构改善的贡献率也可达20%,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减缓CO2排放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中还分析了CO2排放实现零增长和负增长目标时各项相关指标需达到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从关注能源供给到重视能源消耗强度约束是“十一五”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应对气体变化的要求和国内资源环境制约的压力,从能源强度控制过渡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能源政策进步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能源消费强度向总量过渡控制的战略意义,既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本文还基于浙江省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的矛盾现实,提出了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实现路径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1-2010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基于基尼系数测度了能源强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出口额、FDI、GDP和能源消费总量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实证分析不同影响变量和地区能源强度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区域差异的不平衡程度也不一样;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区域分布差异是造成东部、中部、西部区域能源强度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珩 《中国软科学》2012,(1):176-182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的能源消费将会进一步增加。以能源消费为因变量,以城市化、工业化和能源价格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都会增加中国的能源消费;第三产业比重则会降低中国能源消费;另外由于技术进步和节能政策的作用,中国能源消费还存在着一个负的时间趋势。采用回归方程以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部分目标为依据,对中国2015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将维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和节能技术等方面对中国的节能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城市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城市特点及其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LEAP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湖南长沙市2015-2020年的能源需求,讨论了GDP增速、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增速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显著,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显著,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较小。节能情景(单位GDP能耗2020年较2015年降低15%)下,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4014万tce,较基础情景减少317万tce。该情景预测了工业、建筑、交通及居民生活部门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其中第三产业相对节能率最高为13.4%;工业部门其次为6.2%,交通和居民生活部门相对节能率也均超过4%。  相似文献   

11.
依照苏州单位GDP能耗现状,构建包括城市低碳化、消费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和能源低碳化四维度的改进IPAT战略模型,确定产业低碳化发展视角。通过Divisia指数分解法分析产业碳强度和产业结构对整体碳强度的影响,设计苏州产业低碳发展基本原则,从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优化降低GDP能耗环境等方面入手,寻找适合苏州的产业低碳发展路径,提出保障措施,以有效降低苏州乃至中国单位GDP能耗。  相似文献   

12.
消费对GDP的贡献及影响我国区域性消费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运行的多年实践表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本文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出发,阐明消费与GDP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影响我国区域性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因素与非收入因素,进而提出改善消费条件的措施,对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康晓娟  杨冬民 《资源科学》2010,32(3):485-490
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消费及其变动趋势存在很大差异,这一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区域能源消费差异的研究大多采用极差、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很少有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本文用泰尔指数来测度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对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进行分解,并将以GDP为权重的泰尔指数与以工业增加值为权重的泰尔指数相比较,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对区域能源消费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而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地区省际差异所引起;自1995年以来我国区域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和东、中、西部内部差异均呈不断缩小趋势,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大;由于能源消费量的70%都用于工业部门,本文经对比分析发现以工业增加值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而以GDP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源结构的能源强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寿富  赵定涛 《软科学》2010,24(7):49-53,64
从能源结构角度对能源强度进行结构分解分析,找出影响能源强度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能源强度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了为实现"十一五"降耗目标各类能源增长率的变化范围,以期能为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能源投入产出分式规划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编制了中国2004年能源投入产出延长表,将投入产出技术与分式规划方法结合建立能源投入产出分式规划模型,并基于04年能源延长表使用该模型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效应进行了实际测算分析,得出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通过使用产业关联效应分析方法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方式,为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单位GDP能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业部门的能耗强度特征及节能减排的分类实现路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红敏 《资源科学》2009,31(7):1226-1232
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直接消耗能源之外,还有通过中间产品投入而产生的间接能源消耗。因此,仅仅依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进行节能减排,其作用是有限的,必须要综合考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物质投入的需求。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我国2002年各个产品部门单位产值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耗,发现大部分产品部门单位产值的间接能耗都大于直接能耗,即生产过程中的大量物质投入导致了大量的间接能源消耗。因此,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直接能耗高的部门要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而间接能耗高的部门要提高其中间投入的利用效率,同时要推动低能耗的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在全社会推进“减物质化”发展,减少物质消耗而导致的间接能源消耗,而这需要人力资本的大量积累以及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1998 年-2008 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鹤鸣  岳强  陆钟武 《资源科学》2011,33(9):1757-1767
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拉动,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中国1998年-2008年间的生物质、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国内消耗量指标进行核算,并应用资源脱钩指数(Dr)和脱钩曲线图对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只在2000年实现了资源消耗总量与GDP的绝对脱钩,在2003年和2006年未能实现二者的脱钩,在其他7个年份则实现了二者的相对脱钩;在这四类资源中,生物质资源的脱钩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脱钩指数则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的大力发展对这三类资源的消耗较大。所以,在制定脱钩政策时,应该将重心放在这三类资源上。在制定经济和环境规划时,应注意参照脱钩指数(Dr)的表达式将GDP年增长率指标和单位GDP资源消耗量的年下降率指标进行合理匹配,以控制资源消耗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当前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新能源的开发短期难以缓解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尽力做到节能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重点。同时由于能源的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已经将能源问题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25%-40%,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建筑节能列为节能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的价值是劳动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叠加价值.矿产资源的劳动价值是附加在矿产资源上的人类劳动,自然价值是由矿产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地理位置优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矿产资源纳入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就是从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矿产资源的自然价值.矿产资源纳入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对于北京这样一个资源并不很丰富、科技较发达的城市来说,矿产资源的自然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且绝对值较大,对于我国其它资源大省和资源型城市来说,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矿产资源纳入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将有助于克服传统国内生产总值的缺陷,有利于矿产资源管理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有利于合理地约束矿产资源消耗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部分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指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与评价》一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所选10个城市的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来验证政策优惠的城市是否高新技术产业就发达一些,以及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