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科学普及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一霎间,有关科普的新概念、新名词不断见诸于报端和学术期刊。科普是同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选择合适科普理念,制定正确科普战略对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有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基于21世纪国际竞争力发展趋势,着眼科普事业在社会进步中的战略意义,提出素质科普思想,强调素质科普是一个面向新世纪的科普理念,是新世纪我国科普事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刘霁堂 《学会》2002,(8):36-38
本文依据传播学理论从科普主体、科普手段、科普信息和科普客体四方面对现代科普与传统科普进行比较 ,指出二者的区别 ,告诫人们在现代社会不要死抱传统科普观念不放 ,要树立现代科普意识。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5,20(1):44-44
由浙江省科协和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嘉兴市科协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浙江科普节于2004年9月28日至10月22日在嘉兴隆重举行。科普节以“科学、化、生活”为主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新的理念、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载体,把科普节办成了科普宣传的大舞台、素质教育的大讲台、科技成果的大展台和科普队伍的检阅台。  相似文献   

4.
张风帆  李东松 《科协论坛》2005,20(10):12-17
科普评估体系作为现代科普管理的有效方法,能够为社会、政府等诸多方面提供服务,提高科普活动的效率和公众参与效果。但我国科普评估工作起步较晚,理论界和实际工作对它的探讨尚不深入,系统化理论研究尤为少见。因此,针对我国科普机构在总体上还不够健全、组织能力长期欠发达的现实状况,探讨科普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适应我国国情的科普评估体系基本框架,构建科学完善的科普评估体系,对加强科普评估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普创新迈开跨越式新步伐,为科普创作注入新活力。但由于创新动能转化薄弱,科普作品未能满足公众对科普作品的渴求,成为国家科普能力提升的短板。针对这一弊端,该文从四个层面提出新时代科普创作的理念创新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包括和谐与稳定、创新与发展对科普提出了更强的需求,时代新特征对科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科普在内容、渠道和支撑体系等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普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为持续提升科普能力,提出需革新科普理念、把握好传媒革命带来的机遇、将科普融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体系中三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推进城乡科普一体化进程大踏步向前迈进,近年来,张家港市科卧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注重实效,以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贯彻落实“科教进社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抓于,依托社区科普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科普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社区亮点工程,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科普期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农业科普期刊办刊理念的分析与思考,认为农业科普期刊传统的办刊理念已无法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并提出农业科普期刊应将培养农民科学素质置于优先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赵礼铮  何学勇 《学会》2004,(6):44-4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气象与各行各业及社会公众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公众自然产生了要了解气象和应用气象服务产品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新时期要加大气象科普宣传的声势和力度,树立新的气象科普理念,不断拓宽气象科普的内涵,从传统的气象科普  相似文献   

10.
要让公众从被动的“被科普”地位转变成主动的“要科普”状态,需要引入把公众作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政策参与者等新的维度,关键是要把公众放在科普工作的中心位置,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科普模式,从而将以往科普从外部注入、要求接受的方式变为需求导引、服务为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世界科学》“今日启明星”栏目的缘起和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其创建的经验及意义,论证和丰富科普期刊特色栏目建设规律。【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今日启明星”栏目近30年出版实践的研究,思考和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科研项目科普化”为内容的科普栏目建设的理念与路径。【结果】“今日启明星”栏目坚持“传播科学,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宗旨,专注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科普化议题,长期发表对青年科学家的采访报道和由青年科学家创作的“元科普”作品,在中国创新发展“两翼论”的实践中服务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结论】在科普期刊特色栏目建设中,把握科普要义、挖掘科普议题、整合科普力量以及长期坚守与创新,是彰显科普期刊个性和特色,满足新时代公众科普需求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科协论坛》2005,20(4):30-30
为解决对科普人才水准的测评缺乏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其工作业绩在职称评定时得不到社会和有关部门认可的问题,江苏省科协与省人事厅从2003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组织科普专家学编写了《现代科普高级教程》、《现代科普基础教程》(省委副书记任彦申为这两本书写了序)以及《科普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3本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学生作为高学识群体的特点开展科普教育,改善我国大学生科学素养不足的现状,以科普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塑造高校大学生现代科普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9,(8)
从需求侧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科技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注重科普产品功能性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文化价值。因此,从供给侧看,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普产业的融合发展,使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创意、文化价值等向科普产业渗透,融入科普产品的研发、设计、包装与营销等环节,能够有效满足公众对科技和文化的共同需求。文化元素因其很强的渗透性和关联性具有融入科普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通过突破文化产业与科普产业的边界、重组两种产业要素而融合形成的科普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科普资源匮乏,科普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我国将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以科普资源建设带动公共科普服务能力提高。近年来,我国科普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不能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要,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普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且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4,19(10):7-9
传统的科普形式主要是科普图书、科技报刊、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而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查询方便、传播速度快,且具有全球性、实时性、交互性和多种媒体的表现手法,以及人们对科普形式与内容需求的变化,正逐步成为科普的新形式和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上网用户已超过8700万,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满足公众获取信息、集各媒体多种优势的大众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作为创新发展的一体两翼,已成为决定国家物质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创造力最根本的因素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作为我国科技界的优秀代表,在我国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积极承担科普社会责任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知识爆炸和数字化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推动科普理念转变、实现高质量科普供给、构建大科普格局、谋划大科普战略,以高质量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基于院士群体开展科普(以下简称“院士科普”)的特征分析和实践经验,从新的历史方位重新理解院士科普的作用和意义,并对更好发挥院士作用推进科普事业繁荣发展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晨 《中国科技信息》2023,(17):114-116
<正>气象科普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普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了解气象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天气变化,还能增强他们在灾害事件中的预警意识和应对能力。然而,传统的气象科普形式往往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本研究,旨在设计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有沉浸式体验和交互性的气象科普产品,以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认知和参与度。气象科普产品设计1.虚拟现实技术在气象科普产品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气象科普产品中的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穿戴头盔或使用手持设备进入一个模拟的气象环境。他们可以自由移动、观察和与环境进行互动,如观察风向、感受气温变化、观测云层运动等。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使用户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天气环境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气象现象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馆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科普服务的公益性教育机构。主要是通过展览与科普相关的社会化活动,传播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和知识,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满足公众亲身体验和主动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增强公众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科普报告会在科技馆教育活动中具有独特性,理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公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一、科普报告会的作用和品牌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汕头市科协以共建共享科普资源理论指导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兴办各种类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实践基地,在创新中开拓科普工作新空间和新水平,取得明显的成效,为提升科普功能和促进科普社会化探索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