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表征合作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效果的结构性指标:聚簇系数和到达率,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9—2015年间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ICT)的专利数据,提取生成涉及14 596家企业的大样本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聚簇系数和到达率等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合作网络的聚簇系数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2)到达率在存在交互作用的模型中,具有统计显著性;(3)聚簇系数和到达率具有负向的交互作用;(4)结构洞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5)研发人员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知识积累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效应。针对此结论对企业及政府等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ICT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层次全方位探究数字平台专利技术分布及其演进特征,本文以2004—2021年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平台专利检索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授权量、专利价值及专利权人分布的视角切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及Gephi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对全球数字平台专利技术的主题演进、国别独立技术演进、联合技术演进等进行全景式分析。结果表明:(1)华为展现了最强的研发活力,但中国数字平台在专利授权量、专利价值水平及聚焦领域上均与美国存在差距,创建数字集群还需吸纳更多研发力量;(2)全球数字平台经历了“基础技术研发—零部件生产—传统行业转型—智能化建设”的阶段式主题演化进程,中美欧技术演进较为专一、日韩相对较为分散,中美聚焦领域存在转变期,而美国早于中国“修正”了这一偏差,继续深入探究通信领域技术,中国应保持在通信领域的研发势头以增强数字平台的基础技术根基;(3)中国数字平台专利技术的联合布局网络特征初现,但尚未形成大规模联合趋势,应增强技术的兼容性与联合性,驱动核心主体与边缘主体创新成果的交互融合,在新一轮的数字平台创新中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战略版图。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生态中创新主体之间的互补和依赖特征,结合创新生态观、资源基础观等相关理论,探讨核心企业异质性资源对其创新活动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并利用463家新三板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研发投入不利于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客户集中度有效促进了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3)供应商集中度有效抑制了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4)政府补贴不利于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5)政府补贴在研发投入、客户集中度、供应商集中度与小微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表现出激励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首先评估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和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然后考察自贸试验区通过哪些路径影响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结果发现:(1)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但未能有效刺激企业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2)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在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3)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向自贸试验区省份转移,未能促进政府研发投入从非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4)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转向自贸试验区省份,但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地区行业内产业集聚和竞争状况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发现:(1)随着地区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的升高,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减少,即,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2)在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会显著加强;(3)在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则会显著减弱。本文为政府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竞争机构分布、专利相对指数、机构研发团队投入/产出I、PC分类等指标,对中国专利信息中心(CPIC)数据库中光伏发电产业相关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专利申请数量增长强劲;我国光伏产业专利优势不在于光伏电池与组件封装环节,这与我国的光伏电池与组件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为不符;相对于科研机构与大学而言,国内光伏企业人员投入强度较弱。研究旨在为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专利战略的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研发投入结构调整视角探讨实现高质量创新的有效途径,从理论上分析不同研发投入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作用以及政府支持和市场化的调节机理,运用中国省级区域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的申请数据,从经费和人员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结构对高质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显著促进中国地区高质量创新,而试验发展没有发挥作用;(2)政府支持基础研究显著扩大其对高质量创新的促进效应,而政府支持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3)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基础研究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仍没有显著影响。因而,为实现中国高质量创新有必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注重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3—2015年中国创业板357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并检验了研发投入在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货币薪酬激励、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2)高管激励与研发投入正相关,即高管货币薪酬越高,高管持有股份比重越高,则研发投入越高;(3)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即企业研发投入越多,企业绩效越好;(4)研发投入在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管激励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通过企业研发投入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4,(6):1-4
<正>我国科研机构在半导体照明领域首次开展专利维权[导读]记者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获悉,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在拥有核心专利及专利组合的基础上,通过与专业专利运营公司中科智桥及相关律师事务所合作,首次以发送律师函的方式开展专利维权行动。记者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获悉,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在拥有核心专利及专利组合的基础上,通过与专业专利运营公司中科智桥及相关律师事务所合作,首次以发送律师函的方式开展专利维权行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33个两位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估计了政府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住企业平均规模等相关变量的影响后,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创新机会差异使得政府研发投入的贡献在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别;国有企业的弱创新激励以及易获得政府研发资源的特性,对产业的创新绩效具有两面性;政府研发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企业寻租行为不利于产业创新绩效的改善。本文的主要发现对于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政府研发投入应向创新机会较多的行业倾斜,在确立企业研发活动主体地位的同时,扩大市场机制配置研发资源的范围,加快推进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治理模式转型是高技术产业突破技术锁定的关键。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以衡量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量的变化;基于技术交易市场顺差或者逆差,衡量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质的变化,由此可将高技术产业技术演进划分为技术追赶、技术升级、技术引领和技术退出4个阶段,并在多元治理视角下研究政府和企业角色互动的协同治理模式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分化明显,整体研发效率偏低;(2)在高技术产业从技术追赶向技术升级演进过程中,企业应用和实验研究投入激励不足是技术锁定的主要原因;在高技术产业从技术升级向技术引领演进过程中,政府基础研究投入职能发挥不足是技术锁定的主要原因;(3)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上处于技术升级向技术引领过渡的阶段,应着重发挥政府创新治理职能,加强政府基础研究投入,突破技术锁定并推动高技术企业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湖北省上市公司专利申请状况及年报信息,从不同板块上市企业专利数量、专利布局、专利类型、知识产权披露状况、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产业及政策等方面对湖北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从专利数据看,主板上市的大型科技型企业具有比较成熟的专利申请及海外布局意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专利申请质量更高,新三板上市中小型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意识更强,更加重视对技术的保护;从知识产权风险看,30%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欠缺,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议;从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看,创业板、新三板企业平均研发强度明显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企业每万元研发投入产出明显高于主板和中小板,说明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的保护;从区域看,湖北省东湖高新区企业更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区内创新环境更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高价值专利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体系,以高价值专利密集度、高价值专利占比、研发活动规模和研发人员占比4方面指标综合界定专利密集型产业;通过综合评价法分析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济效益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存在发展不均衡、创新产出未与经济效益形成明显相关性以及经济效益优势不显著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及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研发竞争态势以及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领域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提出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分析模型,并以OLED产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客观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研发比较活跃,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但在专利开发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已经在我国进行了长时间的OLED技术专利布局,成为我国OLED技术专利的重要持有者,并且一些专利是集中在我国OLED技术的空白领域,这将对我国在OLED产业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产生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16.
邹亮 《科技广场》2011,(8):101-104
本文实证分析了包括FDI、进出口和公共R&D等国内外不同技术溢出渠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创新和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是产业创新的基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公共研发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出口学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提升产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FDI流入和技术引进没有给产业带来模仿创新和技术泄露。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以2010—2015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研发投入、专利产出、企业业绩三者间的相关性和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研发投入对专利产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专利产出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专利产出是研发投入影响企业业绩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8.
企业研发投入行为能客观反映企业创新活跃程度,进而反映产业或国家的创新能力。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制药和生物科技高研发投入企业特征,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印度7个国家的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增长迅速,但是制药和生物科技产业依然被美国、日本和欧盟所统治,中国高研发投入企业在制药和生物科技产业覆盖率非常低,在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上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在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和盈利能力等方面,中国已经全面落后于印度。为了解我国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现状,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企业专利申请类型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bi-probit模型,深入分析规模、产业竞争及研发投入对企业专利申请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促进了企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且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更大;研发强度促进发明专利的申请,但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专利战略选择和我国专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2015年之前上市的创业板及中小板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研发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量两方面研究天使投资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天使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并且对发明专利申请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影响;(2)天使投资存续时间越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大,发明专利申请量也越高,但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申请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