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木兰,1967年3月出生,福建厦门人,厦门理工学院教授、博士,中文核心期刊《水资源保护》杂志社理事会理事,中文核心期刊《人民长江》特约编委,日本水软技术研究所技术顾问。1987年获河海大学陆地水文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1995年分别获得日本北海道大学土木工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其生平被美国的《Who’s Who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5-2006》,以及英国的《2000 Outstanding Scientists of the 21st Century 2005》所收录。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验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江南大学《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促进《环境工程工艺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8年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他还是一名学生,遨游于图书馆,奔波于自习室;8年后,在同一所学校,他已是一名博导,挥洒于教室,驰骋于科研高峰。8年的时间,勤奋和才智为他积淀下了深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更为他带来了无数的掌声和夺目的荣耀。中国的博导有很多,如此年轻的博导却如凤毛麟角。刚刚36岁的他,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严谨中带着文雅,成熟中充满朝气。他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谷延锋。年轻有为,硕果累累22岁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工程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4岁和28岁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白文龙 《金秋科苑》2012,(24):14-16
李子丰,1962年7月生,河北省迁安市人,中共党员和民盟盟员,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1986年于该院石油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中国石油大学㈡匕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199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  相似文献   

5.
杨义 《今日科苑》2007,(19):54-56
李子丰,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民盟盟员,河北省迁安市人。1983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1986年于该院石油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199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1994年~1997年大庆石油学院副研究员;1997年~1998年大庆石油学院研究员,大庆市政协常委: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做访问学者。兼任SPE Drilling & Completion Technical Editor、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燕山大学学报编委、石油钻探技术编委、石油钻采工艺编委、河北省石油学会理事、河北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议人、“973”项目评议人。 独立出版专著《油气井杆管柱力学》、《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人合著《小井眼钻采技术》、《井眼轨道实用理论基础》和《石油钻井工程力学进展》。在《SPE Drilling & Completion》、《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 y》、《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力学与实践》、《石油学报》和《天然气工业》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20多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生物化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出发,开展了环境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在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尝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生物化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程土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推荐课。文章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尝试。实践表明: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铭曾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报》编委。1935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县人。1951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计算机研究生班,同年留校工作。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实验室主任、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主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143名本科学生为样本,基于对照实验原理设计并进行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式教学大纲在《环境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中优于传统普通教学大纲,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绩,促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中心地位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张媛媛 《大众科技》2014,(3):121-122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是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针对目前其教学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在原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以增加实际工程项目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索《汽车构造》课程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学结合改革方案,倡导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以及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汽车构造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的特征,《油气藏地质分析》是高职高专油气开采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进行基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材建设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意在通过对油气开采专业《油气藏地质分析》教材开发过程进行总结,对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7,(3):112-113
胡铭曾 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报》编委。1935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县人。1951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计算机研究生班,同年留校工作。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实验室主任、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主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相似文献   

14.
白文龙 《今日科苑》2012,(24):14-16
李子丰,1962年7月生,河北省迁安市人,中共党员和民盟盟员,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1986年于该院石油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199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1994年~1997年大庆石油学院副研究员;1997年~1998年大庆石油学院研究员,大庆市政协常委;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做访问学者。兼任东北石油大学客座教  相似文献   

15.
蔡则苏,副教授,2006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博士学位,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足球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宇航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曾担任贵州亿丰升华科技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江苏久祥汽车电器集团公司技术总监。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方法是顺应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而产生的教学方法。文章从校企共建,构建行动导向课程,工学结合,促进职业能力培养。和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方面阐述工学结合一体化《机床拆装与维修》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建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美 《科教文汇》2009,(26):43-4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笔者认为要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以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为主线,探讨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方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为机械工程专业专业课,通过工学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专业知识记忆,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5月21日上午9时,第四届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开幕式在北京工业大学建国饭店大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解放军密码管理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北京工业大学、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与服务中心和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承办。  相似文献   

20.
百科撷英     
唐卫清(1965~),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江苏太仓人。1980年考入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1984年攻读CAD专业硕士,1987年3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深造,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