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行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第一阶段的参与主体,显然,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已经成为当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共担责任分摊原则给出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分别应分摊的碳指标核算公式,以2011年我国六大区域间交换电量数据为基础给出了各区域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并利用SE-DEA模型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判;鉴于碳排放总量不变的前提,进一步运用ZSG-DEA模型对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做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ZSG-DEA分配后,各区域的效率值均位于DEA前沿面,实现了整体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2.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行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第一阶段的参与主体,显然,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已经成为当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共担责任分摊原则给出了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分别应分摊的碳指标核算公式,以2011年我国六大区域间交换电量数据为基础,给出了各区域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并利用SE-DEA模型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判;鉴于碳排放总量不变的前提,进一步地运用ZSG-DEA模型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又做了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经过ZSG-DEA分配后,各区域的效率值均位于DEA前沿面,实现了整体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3.
区域电力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是将区域所获得的电力碳排放权总量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发电集团的过程。考虑效益原则、优化电源结构原则以及利于国家电力行业政策实施原则,构建包括机组分配与电厂集团分配的两步骤电力碳排放权初始目标规划分配模型。对江苏省2015年以及2020年的电力碳排放权进行实证分析,分配的结果合理、科学,说明模型的有效性与适用性,可以为江苏省2015年和2020年的电力碳排放权分配实践提供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Super-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区域(西藏及港澳台除外)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利用GML指数对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构成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采用Tobit回归识别不同类型的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发现:①我国大多数地区碳排放效率较低,未达到有效水平,且碳排放效率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②碳排放效率变化主要是由技术效率变化引起的。③ICT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30个省域整体、能源富集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能源贫乏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包含非期望产出Super-SBM的三阶段DEA模型对2009~2018年我国西部10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并对碳约束前后的效率和我国各区域的效率值进行对比,通过计算可以得出:(1)不考虑碳排放约束和考虑碳排放约束的两种情况所得出的物流业效率有显著不同;(2)剔除影响因素和随机误差能够得到更现实的物流效率值;(3)对比各区域物流效率值,我国西部地区物流效率总体偏低,且西部各省份的物流效率随时间变动不大,整体上略有上升,提升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6.
电力碳排放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碳排放,对其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电力碳排放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动态特征等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影响因素是对碳排放进行分析的关键要素,是对碳排放进行预测研究的数据基础。目前对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集中在行业、区域或者国家层面,影响因素多是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人口规模和经济结构等。本文通过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影响因素的选择,为企业级数据进行碳排放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果显著。随着碳排放目标约束的增强,中国政府将会针对电力行业出台更多政策和措施,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政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Vensim技术平台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三种情景:即参考、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了电力行业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的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研究发现,对电力行业来说,有多项政策可控制碳排放,如果政策组合得当,能推动电力行业碳排放早日达峰,并将碳排放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推动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电力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实现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市场背景下,针对发电商和售电商组成的电力供应链,并考虑电力行业碳减排技术投资与否两种情况,分别构建发电商、售电商两级供应链模型和发售一体化的一级模型,探究消费者碳足迹敏感系数、碳排放限额及碳减排成本系数对电力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和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力供应链可以通过投资碳减排技术获得更大的利润,同时减少碳排放量;在电力供应链一级模型中,由于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信息共享、共同决策,可以实现电力供应链整体利润的最优;政府在制定碳排放政策时,合理的碳排放限额能够有效降低电力供应链的碳排放量,同时提高供应链利润,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力行业是我国的重要部门,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各个行业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很多企业没有电力的支持不可能进行生产。企业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用电量与日俱增,这给电力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改变了电力企业工作流程,促进了电力企业发展,主要从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技术与电力行业发展的关联性、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策略、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希望能为研究电力行业发展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电力企业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运用循序结构突变检验、变结构协整模型、Cusum平方检验和Theil不等式系数分析出我国区域能源价格和碳排放强度的结构突变点,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拟合能力更强。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表明:能源价格通过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能源效率间接作用于碳排放强度。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呈正影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呈负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各区域的经济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呈负影响,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能源效率对碳排放强度呈负影响,其中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15年中国电力行业数据,利用递阶LMDI法分解出电力碳排放的九个影响因素,得出人均GDP贡献度为正向最大,对碳排放的增长起促进作用,生产结构贡献度为负向最大,起抑制作用。根据影响效应的大小,利用情景分析法设置出九种不同的情景模式,借助STIRPAT模型进行建模,对不同情景下电力碳峰值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基准模式(中增长中减排)下,碳排放量在2030年达峰,峰值为494058万吨,但高于2030年的目标排放量;如果火力发电占比一直处于65%以上,仅靠经济增长速率的降低,无法出现峰值,电力碳排放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优化电力生产结构,降低火电占比,有效开发利用新能源,完善CCS等减排技术,能够在不降低经济发展速率的情况下实现2030年达峰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和效率份额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对寻找减排途径、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我国三次产业和生活消费进行碳排放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并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三次产业、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关系;然后计算出1995—2009年间的三次产业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析三次产业、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关联度。旨在揭示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指出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类,选取106个资源型城市(成长型13个、成熟型58个、衰退型22个、再生型13个)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DEA模型和SE-SBM模型对其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类型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在规模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收益和综合效率等方面仍表现出差异化;通过Tobit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能源强度与碳排放效率则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研究认为,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应根据资源型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性、差异性和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整。最后针对资源型城市不同阶段的碳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的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A方法测度中国1995~2011年间能源和碳排放效率,并拓展STIRPAT模型,通过Tobit回归分析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整体上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能源和碳排放效率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经济增长和节能技术是影响能源和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其中经济增长会降低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效率。工业化水平对能源和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不过统计上不显著。人口规模与能源和碳排放效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秋贤  高志强  宁吉才 《资源科学》2014,36(5):998-1004
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CO2排放也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作者认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不应只体现在其绝对排放数量上,更要体现在其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兼容度差异上。因此本文首先运用IPCC2006清单法计算出了2010年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数量,然后对之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接着在综合考虑碳排放的生态、公平和效率前提下,尝试性地构建了碳排放区域差异的3E模型体系,并用之进行了具体计算。结果表明,虽然广东、湖北、四川和黑龙江等省的碳排放绝对量大,但这些省份的Y3E值均大于1,表明这些区域的碳汇能力很强,无论从生态、公平还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其碳排放都是在其省域的生态承载范畴之内。由此证明新构建的3E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是有益的参考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对于现代电力行业发展来说,在针对某一区域进行电力工程设计时为保证其设计内容的精确程度,就必须及时做好电力线路路径选择与杆塔的定位,只有科学地针对这两点进行准确定位,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的线路可靠性及维护便利性,确保该区域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电力线路设计中如何对其线路路径和杆塔进行选择与定位展开了思考与探讨,以期对提升我国电力行业整体水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黑龙江省的农业碳排放量及排放效率作为研究对象来对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首先利用IPCC方法对黑龙江省13个市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后建立农业碳排放量效率指标体系并利用DEA效率模型对黑龙江省13个市2006—2015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可变的效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6—2015年间各地区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区域差异,且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出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大兴安岭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最高。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启示以期为其他省域实施低碳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电力行业是基础的能源行业。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电力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力行业企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本文通过专利结构、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专利被引次数及海外授权专利比重4大指标,将国内某电力企业与国外3家电力企业(美国电力公司、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法国电力集团)作对比,进行系统分析,以研究我国电力行业的专利发展现状。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我国电力企业的专利数量已经达到高水准,但在上述指标上与国外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专利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电力行业是基础的能源行业。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电力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力行业企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本文通过专利结构、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专利被引次数及海外授权专利比重4大指标,将国内某电力企业与国外3家电力企业(美国电力公司、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法国电力集团)作对比,进行系统分析,以研究我国电力行业的专利发展现状。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我国电力企业的专利数量已经达到高水准,但在上述指标上与国外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专利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