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是形成国家"一体两翼"开发开放大格局的主干轴线。文章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的长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区位、生态类型、生态地理格局、自然条件、自然生态灾害等生态本底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长江干支流和湖泊水生态显著退化、重大工程生态环境累积影响不断显现、江河湖泊关系不和谐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建议将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率先实行水质目标管理,形成开发节约集约与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以及打破部门和地方分割,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策略,以确保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
构建长江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开发长江水资源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分析了目前水资源开发 所暴露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论述了构建长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关系的紧迫性,并 进一步剖析了开发长江水资源与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协调长江水资 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初步设想与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3.
袁玉顶 《今日科苑》2023,(1):32-41+94
清江是长江在湖北省境内仅次于汉江的第二大支流,干流全长423千米,流域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量充沛,沿岸生态优良,保护好清江流域生态环境对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清江深度开发和沿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上清江流域保护联动协调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正面临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加剧、面源污染防治短板突出、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风险隐患依旧存在等挑战。文章通过清江干流“十三五”以来10个水质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现状,深入分析清江保护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探索提出相关治理建议。对当前及今后保护清江,统筹清江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共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长江正面临着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据"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消息,中国首个基于流域尺度的湿地保护协调模式——"长江湿地保护网络"运行7年来,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初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  相似文献   

6.
正3月1日起,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下称《长江保护法》)将正式施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我们的文化摇篮,还以丰富的水资源哺育着沿岸人民。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长江并没有得到与之重要地位相匹配的保护。因此,尽管我国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涉及长江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政策规定,但制定一部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法律,针对长江特定区域、特定问题采取特别制度措施,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洪泛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鄱阳湖和洞庭湖为代表的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是我国最重要的洪泛湿地湖群,其独特的水文条件繁衍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通江湖泊与洪泛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研究挑战。本文首先论述了通江湖泊与洪泛湿地系统的开放性与复杂性特征,其次系统梳理了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洪泛湿地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通江湖泊洪泛湿地生态—水安全需要重点关注生态水文相互作用机理及耦合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湖泊湿地碳源汇格局及其气候效应、江湖关系连通格局的优化调控以及湖泊湿地保护管理与流域绿色发展5个方面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论文对于揭示通江湖泊洪泛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维持湿地生态功能与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对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5)
众所周知,流域水环境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我国大部分流域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且由于流域人口剧增和工业的集聚,污染程度逐渐加重,范围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流域水污染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控制方法与管理措施,从源头控制和流域综合管理的角度上促进流域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9.
《学会》2021,(7)
流域的发展与保护工作是系统性任务,具有复杂性、多领域和跨区域等特点,公益诉讼是开展该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该文以《长江保护法》的相关条款为视角,分析涉及流域传统公益诉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国水利学会为例,论述了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参与流域公益诉讼工作的可行性,并从参与相关配套法律的立法、法律拟制适格原告角色、与其他流域保护主体的配合、诉讼积极性的激励等方面对工作路径进行构想。  相似文献   

10.
长江的保护一、长江源头的保护。 1、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源头地带的生态环境状况,对维系整个长江水系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态地位和效应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但近年来,青藏高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十分严重。长江源头地区是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是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框架,回顾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建议。黄河流域是中国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的典范,通过自发和问题驱动机制,流域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开展了水量调度、探索了水权转换和进行了水权明晰。但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没有完成,存在用水计划没有灵活性、用户没有选择性、交易没有市场以及调度取代取水许可管理等问题。同时,水权制度还面临40年来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水资源量、用水结构和水沙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建议黄河流域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生态和环境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转变机构职能和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陈琛  郭甲嘉  沈大军 《资源科学》2021,43(4):799-812
流域水资源配置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本文应用破产理论和规则,研究了4种情形下的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包括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流域水量与入河泥沙量变化下的再分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再分配以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的再分配。得到以下发现:①1987年流域水量分配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发现,分配最接近SSRs-PRO规则,在考虑省区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体现了上下游统筹。②在当前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水沙关系变化情景下的分析表明,流域再次面临破产分配。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综合农业用水效率的再分配显示,用水效率高的山东、河南和四川在所有破产规则下分配水量都增加,而效率低的山西、青海、甘肃和宁夏都下降。④比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50.0亿、90.0亿和170.0亿m 3的规模发现,调水90.0亿m 3并继续沿用“87方案”的SSRs-PRO规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将破产理论应用于黄河流域为黄河流域水量分配和再分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尼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管理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文俊  杨建基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1,33(10):1830-1838
尼罗河是非洲跨越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流域涉及10个国家。尼罗河流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压力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区政治局势的逐渐缓和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上、下游国家在尼罗河水资源利用上的竞争和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下,尼罗河流域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流域管理合作的步伐,成立了尼罗河流域合作倡议组织,开展了流域对话及有关联合行动,并协商签署尼罗河流域合作框架协定。本文对尼罗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历史水分配、当前开发利用与利益冲突、流域管理合作的倡导及发展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讨论总结了有关经验和结论:①地区政治环境的改善对推动流域管理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②共同利益的增多为流域管理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内部驱动力;③建立流域管理合作制度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④第三方在流域管理合作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及促进作用;⑤流域管理合作面临的挑战和难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和结论对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澜沧江干流梯级开发的跨境影响一直是国际社会激烈争论的焦点。随着流域内水能资源开发、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地形成和发展,研究与之有关的水政治,有利于共享水资源开发与协调管理。在对国际上关于澜沧江大坝水政治言论和观点综述基础上,判识了其实质和特征;从认识基础差异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外部势力介入、民间外交薄弱、全球化和气候变化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在水政治冲突与合作上的挑战;从建立互信机制、实施流域整体开发、构建合作机构、多方参与和利益补偿、科技与信息交流等方面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为澜沧江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协调上下游关系、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以及顺利推进区域合作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效果与综合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多年平均径流量则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139×108m3(扣除与河川径流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543m3,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5,远远低于人均1 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是一个水资源相当匮乏的地区。本文系统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最新进展:一是实现了黄河枯水年连续6年不断流;二是基本统筹兼顾了各方面用水;三是初步建立了黄河统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分析了黄河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尚未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现行的统一管理机制十分脆弱;配水模式严重失控;河流维持水量大量减少;河流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对策:建立河政管理与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水务管理体制;完善水权转让制度和建立水市场;制订推行科学的水价体系;制约供水与用水双方厉行节水;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综合管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草地多功能性及其调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李奇  赵新全 《资源科学》2020,42(1):78-86
三江源区是地球第三极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物种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大面积原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国和亚洲重要的淡水供给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和重点区。生态系统服务、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草地是三江源的主要植被类型,由草地管理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其管理和治理不仅是牧区的问题,也是包括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江河流域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三江源草地管理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对草地“生产—生态—生活”多目标需求的多重管理目标及管理框架,建立三江源区域草地进行多重目标管理的调控途径及技术支撑;以期对三江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梳理了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和典型通江湖泊水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长江流域现有水生态调度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及其不足;其次概述了近5年来长江模拟器研发的进展,以及长江模拟器在干流河道和通江湖泊水生态调度方面的初步设计;通过长江模拟器进行的干流河道和通江湖泊水文-水动力-水生态耦合模拟实践,初步获得了满足干流典型河段水生态需求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优化方案;最后对长江流域水生态调度的方向和进一步发展长江模拟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在介绍黄河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制体系、管理体制、现行制度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依据黄河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健全法规体系、改善管理体制、增强宣传力度、深化取水许可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疏通经费渠道,从而得出以行政手段与市场调节为辅、以健全的法制为主的黄河管理体系,这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研究与改革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塔里木河近50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灌区用水量的增加是导致塔里木河干流区来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塔里木河干流下游来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则因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耗水量增加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锐减,造成下游河道断流321km,尾闾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全面衰败,沙漠化过程加剧。为此,要坚持生态与经济、上游与下游协同发展的原则,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打破水资源发生和利用过程中的多元主体边界; 加快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的“供水、堵水和输水”工程;控制源流引水,减少干流上、中游低效耗水,确保下游基本用水,实现流域水过程的完整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快速进程中河道利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范围内土地占用、入河污染物大量排放、河道资源无序开采等活动,对河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本文探讨了城市河道自然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演变趋势及规律,总结了城市河道所面临的诸如河面率缩减、河道水质恶化、河道形态及结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挖掘了引发河道问题的深层原因。在借鉴城市河道利用与保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了河道保护的措施与建议,如在城市化初期开始完善城市河道保护体系,加强日常监督、工程治理、资金支持和行政管理以促进城市化建设与河道利用的协调发展,从而积极应对城市河道利用中的问题,为河道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