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以往研究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着正向影响与负向影响的不同结论,原因之一在于未考虑融资约束等情境因素的影响。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的方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结果表明:(1)进一步验证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的存在;(2)研发投入强度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存在着非线性倒U型关系;(3)检验了融资约束存在的调节效应,内部融资约束与外部融资约束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不同。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促进形成新产品研究提供理论与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2.
孵化器是促进创业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研究孵化器与创业企业的匹配情况对于提升创业企业培育效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孵化器与入孵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双边匹配理论分析双方在不同偏好特征下的互选匹配机制并实证检验匹配结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孵化器与创业企业的实际配对结果显著遵循了双边匹配机制,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企业家团队特征以及孵化器性质和实力等特征是双方形成稳定匹配的重要因素;(2)创业企业与孵化器稳定匹配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融资约束在“创业企业-孵化器”匹配度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孵化器与创业企业形成稳定匹配有利于提高孵化市场资源供需契合度和构建信任关系,二者之间的稳定匹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本文为优化创业企业孵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晓华  王昀  徐冉 《科研管理》2015,36(5):47-54
将金融发展程度纳入到融资成本函数和研发投资决策模型中,讨论了金融发展对于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激励研发投资的理论机制,进而以中国2006-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欧拉方程"就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研发强度与内部现金流显著正相关,说明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的融资约束的确存在;(2)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RD投资对内部资金的依赖,强化银行贷款和实收资本的作用;(3)资本市场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不完善,尚未真正成为企业研发投资融资渠道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网络嵌入是为企业提供关键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南高新技术示范区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网络权力为中介因素、吸收能力为调节因素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2)网络权力在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融资能力评价对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至关重要,是厘清企业融资障碍的首要前提,但传统观点只强调自身能力的作用而忽略对融资环境的研究。以兼顾自身能力与融资环境为出发点,运用无需赋权的突变级数法对我国26个省(区、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采用突变级数法与障碍因子诊断结合的改进障碍因子模型剖析其主要障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总体表现为从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增强的趋势;(2)不同地区企业融资能力的中间层障碍因素表现出明显差异性;(3)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科技成果市场化与市场中介发育程度是企业融资能力提高的"短板"因素。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异质性企业创新投入主要资金渠道及其伴随经济环境波动而产生的变迁趋势,本文基于创新投入对资金来源的敏感度,使用2007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为政府补助,非国有企业则为内部融资;(2)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为政府补助,而非高技术企业则为内部融资;(3)随着经济环境波动,2007年至2015年间上市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呈现出"政府补助→内部融资与股权融资→政府补助"的变迁趋势。这表明企业创新投入资金主要来源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并且当外部经济环境不佳时企业倾向于使用政府补助开展创新活动。此外,本文结论亦是对融资优序理论的拓展与补充,表明该理论在异质性企业与差异化经济环境中适用性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研发投资具有异质性的角度,把研发投资分为探索式创新投资与开发式创新投资,从这两个角度研究企业的融资约束与资金来源问题。实证结果发现:(1)企业存在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研发投资的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2)探索式创新企业的研发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大于开发式创新企业,探索式创新企业研发投资引起的融资约束程度高于开发式创新企业。(3)探索式创新企业极其依赖于内源融资,而股权融资也是其必要的补充,但得不到债权资金的支持;开发式创新企业的外源融资是其主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8.
融资约束对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投资具有风险性高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使得企业不能够对融资约束有清晰的识别,企业外部投资者也会降低投资意愿,导致创新投资倾向与融资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将技术创新企业进行分类的情形下,应用双变量递归概率方法,研究了融资约束对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选取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建立投资偏好概率决策模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了样本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创新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过高的股利发放率会增加对外部融资的依赖,从而增大融资成本,但是由于创新重要性的突显,上市公司对RD投入的不断加大降低了股利政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利用2012—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基于RD投入调节作用下公司股利政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得到结论:(1)加入RD投入调节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融资约束有负向影响;(2)加入RD投入调节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融资约束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上市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创新融资约束是当前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D投资与内部资金约束角度,忽略了负债融资约束。基于RD异质性角度,本文把RD投资区分为探索式创新投资和常规式创新投资,运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之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RD投资数据和q投资模型,研究发现:探索式创新投资显著地受到负债融资约束,而常规式创新投资对负债融资却不敏感。不同来源的负债对企业的创新投资约束也有差异:银行借款与两种创新投资显著负相关;商业信用和探索式创新投资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常规式创新投资却可能利用商业信用来进行研发活动。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创新融资战略和政府的科技补贴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不同渠道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决策的理论框架,利用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制造企业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不仅没有抑制我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反而促进了企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2)《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颁布后,一些企业为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及政策补贴,采取研发操纵手段,扭曲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决策的抑制作用。并且,受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动机越强烈。(3)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分组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对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更为明显的研发操纵倾向;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制造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决策的扭曲效应更为显著;同时,外资企业参与研发操纵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将融资约束和FDI纳入统一框架,分析融资约束和FDI对企业创新的正负影响,进一步比较融资约束和FDI影响企业创新效应的大小,以期为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提供证据。结论如下:双边估计结果发现,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创新,而FDI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创新;比较两者效应发现,FDI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创新的作用大于融资约束抑制创新的作用;整体而言,FDI的正作用大于融资约束的负作用,利于企业创新。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外开放水平越高,融资约束的负作用越小,FDI的正作用越大,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3.
贺娜  李香菊 《科研管理》2022,43(9):76-82
   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和金融市场失灵是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可通过税收激励来调节,而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融资约束。本文基于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视角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动态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激励对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而且税基优惠的促进效应大于税率优惠,但税收激励对研发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不足。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强度影响显著为负,税收激励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其中税基优惠主要有利于缓解内部融资约束,税率优惠更有助于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文章最后提出应关注每项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提升创新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融资约束异质性视角出发,采用2010-2015年沪深A股205家跨国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双重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同时分析了国际化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源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具有负向的影响,外源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国际化程度对内外源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厘清跨国公司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对促进跨国公司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贞洁 《科研管理》2016,37(10):9-17
选取了2007-2011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对象,以"信贷歧视"背景下债务融资成本和技术创新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我国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歧视"降低了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低成本的债务资源流向部分技术创新动力匮乏的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民营上市公司和小规模公司却苦于承担着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而缩减技术创新投资规模;而近些年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于科技类行业的政策倾斜,强化了信贷市场的便利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两者作用机理基础上,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利用2011—2019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计量回归和门槛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其一,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且存在单门槛效应,对于融资约束指数SA大于-3.352的企业,政府补贴对其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其二,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对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的影响有差异,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其三,政府补贴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作用效应,也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直接效应比间接效应更显著;其四,政府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补贴强度大于4.417%时,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会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的样本为对象,使用Hadlock等(2010)的SA指数构建了融资约束虚拟变量,通过递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和研发效率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论显示管理层持股与融资约束是高度显著的U型关系,但与创新效率则是高度显著的倒U型关系,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中显著地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且管理层持股对公司融资约束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局限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为明确我国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实施股权激励和提高公司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对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政府补贴则对该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政府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约束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专利研发方面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胡永平 《科研管理》2022,43(3):117-124
   以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前后3年数据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IPO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和不同融资依赖企业IPO创新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实证结果表明:IPO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下降,且外部融资依赖企业IPO后创新投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内部融资依赖企业,因为外部融资依赖企业风险投资参与比例和持股比例较高,IPO后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负影响显著,体现了IPO后企业高管和投资者在市场短期盈利压力的“短视”行为。这为科创板市场弱化短期盈利的监管以强化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佟岩  孙毓  王茜 《科研管理》2022,43(6):121-131
   本文以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交叉上市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中介效应的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影响机理,通过Amos、Heckman检验等进一步验证了主要结论。结果表明:交叉上市缩减了企业研发投入,但并没有因此减少创新产出,企业的创新效率反而有所提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公司治理层面,成熟资本市场对投资者保护的重视、信息披露环境的完善以及投资者的监督促使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另一方面,在资本成本层面,融资约束的缓解也提高了企业追求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